摘要:昨天沈阳桃仙机场,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仪式现场,好多人都注意到了站在迎宾队伍里的朱一龙。一身深色西装,手捧白色菊花,站得笔直。当覆盖着国旗的棺椁缓缓经过时,他突然低下头抿住嘴,喉结上下滚动——就是这个不经意间的表情,一下子在微博上疯传,不到半小时就冲
央视直播里,朱一龙低头抿嘴、喉结滚动的瞬间,让屏幕前的我鼻子一酸。这个没被剪辑进去的细微表情,怎么就戳中了这么多人的心?
昨天沈阳桃仙机场,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仪式现场,好多人都注意到了站在迎宾队伍里的朱一龙。一身深色西装,手捧白色菊花,站得笔直。当覆盖着国旗的棺椁缓缓经过时,他突然低下头抿住嘴,喉结上下滚动——就是这个不经意间的表情,一下子在微博上疯传,不到半小时就冲上了热搜第一位。
昨天的沈阳,整座城市都在迎接英雄回家。到处都能看到“山河无恙,欢迎回家”的横幅,70辆警用摩托车开道,军乐队演奏着《思念曲》。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动。
朱一龙是因为拍了电影《志愿军》才能参加这个仪式的。他手里捧着鲜花,哽咽着说“代替李想接战友回家”。这句话一下子让人明白了——他在电影里演的李想,就是这些烈士中的一员啊。
朱一龙为了拍《志愿军》真的下了苦功夫。他不光看了好多历史资料,还专门去拜访了7位还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其中93岁的张振华老英雄让他特别难忘:“老爷子讲到战友牺牲的时候,突然站起来敬了个礼,那个颤抖的军礼让我一下子懂了什么叫‘活着的人要替死去的人看新中国’。”
这种感觉,在迎回仪式上变得特别真实。当朱一龙说出“山河无恙如您所愿”的时候,就好像电影里的李想真的通过他说话了。
仪式上有个环节特别震撼——两辆消防车喷出水柱形成“水门”。好多年轻人都在问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有懂军事的博主解释,这是航空界的最高礼仪,也是在向当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场景致敬。
朱一龙后来在微博上写:“当水雾中出现彩虹时,我觉得那是老战士们在天上微笑。”这句话真的太戳心了,一下子把过去和现在连在了一起。
有意思的是,在直播那会儿,朱一龙的粉丝们自发组织了一个“烈士家书诵读”的活动,居然有18万人参加。这才是真正的明星效应用对了地方啊。
有个数据特别说明问题:迎回仪式之后的一周里,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预约参观人数暴涨了240%,其中六成五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说明什么?说明年轻人不是不关心历史,只是需要更好的方式去了解。
朱一龙说过一句特别实在的话:“演李想的时候我总在想,如果他只是历史书里的一段文字,后来的年轻人怎么能感受到他22岁时的温度和心情?”这句话点醒了很多人——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事件,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仪式结束后,朱一龙在微博上写了句特别有感而发的话:“当水雾中出现彩虹时,我觉得那是老战士们在天上微笑。”这句话被转发了十几万次。
更让人感动的是,现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预约都排到下周了,来参观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有一条点赞好几万的网友评论说得特别好:“我们这代人的‘战场’不一样了,但同样需要当年那种勇气和精神。”
想想真是这样,虽然时代变了,但有些东西永远都不会变。朱一龙在仪式上的那个表情之所以能打动这么多人,就是因为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不是吗?
来源:素栈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