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0150】马保国:一个深谙流量之道和包装术的精明商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18:27 1

摘要:网上关于马保国的“槽点”已是累牍连篇,不加赘述。那么,他有哪些长处和可取之处呢?总体上可以说是:江湖上有贬名,兴趣上好武功,学业上有其成,教子上情亦浓,挣钱上开脑洞,口碑上留踪影,岂不“成功”人生乎?

网上关于马保国的“槽点”已是累牍连篇,不加赘述。那么,他有哪些长处和可取之处呢?总体上可以说是:江湖上有贬名,兴趣上好武功,学业上有其成,教子上情亦浓,挣钱上开脑洞,口碑上留踪影,岂不“成功”人生乎?

第一,江湖上有贬名。马保国的人生轨迹,混杂了传统武术、网络流量、争议和商业运作。他通过夸张的言行和自嘲式幽默,吸引了大量关注,褒贬不一,但也总算“名人”一枚。

出身于50年代第二个春秋的马保国,他可算是:早期有积累——自称出身武术世家,先是参军后成为工人,高考恢复后考入大学。海外能拓展——2002-2007年赴英国开馆授徒,创立了“英国混元太极拳协会” 。国内能立足——2013年回国创立“浑元形意太极门”,在上海开设武馆。全网能爆红——2020年,30秒被KO三次,凭借“不讲武德”等语录爆红网络,随后被官媒点名批评,全网爆红。“重生”与商业化——2023年后在多平台复出,直播带货,参与商业演出,挣得盆满钵满。

第二,兴趣上好武功。他素与武术有缘。这位地道的中原人,自称祖父和二爷是武术高手,父亲是八路军战士,也学了一身本领,并称自己从7岁开始就随父亲习练祖传的山东马家功夫。在西安上大学期间,他结识了形意拳名家尚济,并开始学习形意拳,之后又陆续拜师学习武术。至于后来在国外、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也大都结缘于这个“武”字。

第三,学业上有其成。他经历过参军、进厂当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作为时代佼佼者他考入了南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又到长安大学学习,可谓学业有成,也有了思路和视野上的开阔。

第四,教子上情亦浓。他当年远赴英国开武馆的直接动力是为了支付儿子的高昂学费。2001年,为了供儿子赴英国读MBA,马保国借了巨债。同年他陪同儿子前往英国。为解决经济困境,他利用当时西方人对中国功夫的好奇和痴迷,开始在英国传授武术。

在英国5年期间,他在异国他乡教授中国功夫,并在2004年2月创建了“英国混元太极拳协会”,自任首届会长。为了扩大影响力,他很懂得包装和营销自己,曾聘请英国MMA选手皮特·欧文配合拍摄“比武”视频,视频中他“击败”了皮特,这些视频后来成为他宣传的重要资料。但皮特后来澄清:“那只是表演性质的教学片,并非真打。”

第五,挣钱上开脑洞。马保国的挣钱密码是其国内“大师”人设与网络爆红。2013年夏,马保国与儿子及众弟子共同创立了“浑元形意太极门”。2015年秋,协助儿子在上海创办了“上海浑元国术馆”并任名誉馆长,学费不菲。

真正让他爆红网络的,是赛前赛后的一系列搞笑言论和视频。尤其是他在一个视频中讲述自己与健身房年轻人“切磋”经历时所说的:“我大意了啊,没有闪”; “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好自为之的谐音)......这些视频被网友大量二次创作和恶搞,“闪电五连鞭” 等梗也迅速流行,马保国成为了现象级的“网络顶流”。

而这一次次的爆红,又为他一波波吸金。他通过直播带货,创收不菲。有报道称,其单场出场费高达20万,直播打赏收入也曾超百万。

第六,口碑上留踪影。巨大的网络流量背后是巨大的争议。马保国的言行被认为是为了流量而进行的哗众取宠和招摇撞骗。2020年,马保国与民间武术爱好者、搏击教练王庆民进行了一场擂台战。结果,马保国在30秒内被击倒3次。这场惨败让他成为了全网的笑柄。

2020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文章《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指出这场闹剧背后是商业利益在推动,批评其“哗众取宠、招摇撞骗”,并呼吁及时刹住这股“歪风”。此后,各大平台开始限制关于马保国的内容,他逐渐在网络上沉寂。

然而,流量时代的“生命力”有时超乎想象。到了2023年初,马保国又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活跃起来。他入驻了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了大量短视频,吸引了数百万粉丝。虽然不再高调宣称自己能打,但其视频内容依然以“闪电五连鞭”、展示“武功”等为主,风格诙谐。

综上,对马保国的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许多人认为他是“江湖骗子”与“审丑狂欢”的代表。因为他根本不会实战功夫,通过虚假宣传和表演误导公众,消费了传统武术,其走红是一种“审丑”式的网络狂欢,反映了流量时代的荒诞。

也有一种声音认为,他抗揍、不讹人,且年过七旬仍积极“营业”。他从一个下岗工人到在英国立足供儿子读书,再到年过古稀成为网络顶流,某种程度上也展现了一种草根的生存智慧和顽强的生命力,也有“励志”的成分。

我认为,对他最中肯的评价或许是——“精明的商人”。他从来不是一个什么真正的武术大师,而是一个深谙流量之道和包装术的精明商人。他准确地捕捉到了网络时代的情绪和大众的猎奇心理,并成功地将知名度转化为商业利益。马保国的故事,是一部集家庭责任、海外奋斗、自我包装、网络爆红、争议批评与商业变现于一体的复杂叙事。他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林大师”,但无疑是网络时代一个无法忽视的独特现象。

来源:陈集锦icon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