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你看个瓜,结果掉一身果肉。”这话最近在瓜圈反复刷屏,主角不是别人,是黄一鸣和她的女儿闪闪。说实话,这两人的名字和“王思聪”加在一起,已经成了舆论的自来水,流量密码直接写在了脸上。黄一鸣的“未婚生娃”旧事每隔三五个月都会被挖出来重新嚼一遍,热度居高不下,原因
“让你看个瓜,结果掉一身果肉。”这话最近在瓜圈反复刷屏,主角不是别人,是黄一鸣和她的女儿闪闪。说实话,这两人的名字和“王思聪”加在一起,已经成了舆论的自来水,流量密码直接写在了脸上。黄一鸣的“未婚生娃”旧事每隔三五个月都会被挖出来重新嚼一遍,热度居高不下,原因无非就是那个“孩子到底是不是思聪正牌后代”,这话题自带吃瓜属性,堪比每年必出的新晋网红塌房事件。
这次黄一鸣拉满了一整套“情绪流量”剧本。直播间直接掉泪,说女儿遭受虐待,细节给到:请了个阿姨结果让亲妈发现,阿姨喂孩子果核自己吃果肉,还拧得一身青紫。老一辈发现问题,年轻妈妈又开始自我怀疑,一串“25岁承受不来”的呐喊,弹幕瞬间炸了。网友看戏看得明明白白,一半人直接充当“法外狂徒”,一半人站队“未婚仙女自救”,现场气氛说是家庭伦理剧都不夸张。
其实这个瓜能连环爆,不只是因为闪闪的身份卡——王思聪这个姓氏永远是一把双刃剑。黄一鸣从头到尾都没拿到他的官宣,虽然口头上支持所有亲子鉴定,但“你信不信都行”的态度,和王老板转发的“看不见、没回应”一样,两个人赛博互放鸽子,网友只能空对空打靶。每次黄一鸣出事,总有评论把她和韩安冉并列,仿佛“网红妈妈创业第一课”教材里写满了:先靠话题收割一波路人缘,再被反噬,最后舆论拉回孩子无辜。
但说黄一鸣蹭流量也太轻飘了,真相是她这两年一边带娃一边搞直播带货,经济上确实靠惯性赚了不少“王家粉丝”的饭票。“明明靠娃吃饭,却又哭诉娃受苦”这种戏码,网友已经见怪不怪,有人怼她:你既然敢生,那苦就得自己扛,这叫什么“反噬自作自受”。还有人说,这种流量模式才是网红永动机,随时加戏随时掉泪,剧本写得比现实还真。
但有句话要摆在前头,所有的争议和骂战,最后都归结在孩子头上。无论阿姨作孽是真是假,还是母女局里到底谁在玩流量,闪闪这个角色其实才最让人心疼。娱乐圈塌房那么多,不管是李小璐事件还是爽子风波,受苦最多的都是“未成年受牵连”。这回黄一鸣带娃直播告状,难免让人想起杨幂带娃风波和贾乃亮的“被父母流量反噬”。网友能吵得再激烈,其实都明白这个局最后伤害的永远是孩子。
圈内人士一路看下来,给出的评价就两句话:流量是把刀,不会选择“正义”一方。黄一鸣想靠娃洗白?不怎么灵。试图用眼泪换粉丝心疼?更是把流量模式玩成了博弈场。但有人早就看破了“剧本”:一场直播、几段哭诉、一票真假阿姨和亲妈的对线,最终留给舆论的都是未解的谜。这个时代谁都渴望真相,但大家其实更爱的是“剧情反转”和“带节奏”。
这种瓜其实早就脱离了单纯八卦,而是进化成了一个舆论游乐场。网友们吵归吵,看归看,到头来下一次热搜还是会被新的“网红妈妈”顶上。管你是不是王家的小公主,只要剧本够新,剧情够狗血,流量就能瞬间炸锅。黄一鸣是不是“第二个韩安冉”谁都能下结论,但闪闪这个名字注定不会在舆论漩涡中消失,最多只是等待下一个“顶流亲爹”事件重新洗牌。
最后留个“饭圈金句”——“娱乐圈风暴怎么吹,孩子都没做错。”网友围观的热闹,其实是一次次旧事重演。你是看戏也好,是站队也罢,别把流量的刀递给孩子手里。下一个瓜在路上,下一个受伤的可能还是无辜小孩,天真的世界,谁能护着不碎?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