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们”:走出“镁光灯边缘”丨人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6 14:05 1

摘要:这导致该功能逐渐从“可选消费”变成“必选消费”。更重要的是,为了在该领域提高竞争力,各大车企主动将消费者的需求抬高——打造搭载高阶智驾的低价汽车。

作者:谢媛媛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曾这样预测,智驾将在2025年迎来真正的拐点,未来三年将进入“脱手开”的时代。

这个观点一点也不夸张。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 余凯

智能驾驶功能正逐渐被消费群体接受,其定位有点像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那就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

这导致该功能逐渐从“可选消费”变成“必选消费”。更重要的是,为了在该领域提高竞争力,各大车企主动将消费者的需求抬高——打造搭载高阶智驾的低价汽车。

这使得高阶智驾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也让背后的“华大地魔”(地平线、大疆、华为、Momenta)等供应商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空间、提高了自身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成为左右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华大地魔”新机遇

汽车行业内卷的战火正烧向智驾,且愈演愈烈。

此前,只有定价20万以上的中高端车型会配备高阶NOA功能,自从今年年初比亚迪喊出“智驾平权”的口号,高阶智驾便被下放到了10万级车型,再加上吉利、奇瑞等一众车企的响应,该技术的使用得到了大范围普及。

这意味着供应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以“华大地魔”为首的头部企业。

以地平线为例,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地平线发布的芯片产品均集中在低阶智驾领域。而在去年4月车展期间,地平线画风突变,不但发布了覆盖高、中、低的征程6系列芯片,还推出了首款搭载征程6P的高阶智驾系统HSD。

凭借创新性技术以及行业影响力,征程6系列的全球首发便与比亚迪达成了合作,落地于助力其车企打响智驾平权之战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随后,吉利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奇瑞猎鹰的智驾系统也纷纷宣布搭载该产品。

得益于新产品的助力,在202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中,地平线凭借全阶计算方案布局摘得桂冠,占据33.97%的份额;在中国整车制造商(OEM)高级辅助驾驶(ADAS)解决方案市场同样博得头筹,份额超40%;在中国独立第三方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位列第二。

这份成功并非偶然。余凯此前就表示,“我们是芯片公司里面最懂软件算法的,是软件算法里面最懂芯片的”。

地平线确实有这样的底气。

自从2015年成立到现在,地平线的研发人员已经扩充到了2000多人,虽然是做芯片起家,但研发团队中绝大部分都有做软件的背景,且地平线成立之初的发展规划就是软件硬件结合,做完整的智驾产品。所以即便是研发芯片,也是基于对算法理解。

更重要的是,地平线树立起了正确的产品理念。

HSD成FSD最危险对手

地平线副总裁苏箐曾表示,蔚小理、华为,甚至特斯拉,都不应该是地平线的对手,真正的对手,是人类本身。

他直言,“自动驾驶的价值是一个拐点式的价值,比不过人的时候,简单讲就是高科技的玩具,有一天比人好的时候,价值立刻就会跳上去,是两段式的价值”。

基于这个观点,地平线研发智驾系统的理念一直都是使其向人类靠拢,这被地平线看作是提高自身差异化和优势的关键。

HSD今年要实现的两个目标中,就包括用一段式的端到端把类人做上去,帮助人类做好预防性驾驶。

背靠强大的人才资源,HSD已经在领先技术的加持下,具备了这样一些特征。

借助国内首个融合了倒车能力、自主规避拥堵的能力、支持漫游模式(城区+园区)的城区NOA,HSD已经能像人类司机一样在狭窄路段、甚至死胡同中自主倒车掉头,在不开启导航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漫游行驶像人类司机般在城区园区里“绕圈等人”。

结合国内率先落地的端到端VLA(视觉-语言-行为大模型)智能驾驶系统,HSD不仅能“看清”,还能“读懂”交通环境,比如对红绿灯、路口标识文字等信息进行识别,做出“红灯停绿灯行”、进入待转区等动作,同时还能识别交警指挥手势按照交规行驶。

人汽传媒在一次试驾中切实感受到了该系统高超的驾驶技术。

在北京路况复杂、行人较多的望京将台路,搭载HSD的大众ID4穿梭自如在,不仅起步快、驾驶启停平稳,跟车时延也非常低。

对于超宽无车道线路口通行、拥堵换道,还是跨车道变道、连续异形路口通行等复杂场景,HSD也都能轻松应对。遇到过马路的行人,甚至还会友好礼让,宛如一个老司机。

通过多项创新的智驾黑科技,HSD全面刷新了智能驾驶用户体验和行业天花板,外界就评价其为"特斯拉FSD最危险对手"的系统。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熟,地平线等供应商在产业内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

stay in the game

过去,地平线、大疆车载、Momenta等供应商一直站在镁光灯边缘,以赋能者的身份看车企在舞台中央大放异彩,华为入局后改变了这一定律。

基于3C领域的技术沉淀,华为进军智驾的消息一传开就引发广泛关注。在其他车企还在观望的时候,无人问津的赛力斯已经靠华为成功打赢翻身仗。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全年42.69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1.8倍,超额完成计划。其中,与华为打造的问界全系销售量达到38.63万辆。

至此,赛力斯从一个四年(2020年至2023年)亏损近百亿的边缘车企,成功逆袭为年盈利55亿元的头部新势力。

虽然华为多次强调只赋能、不造车,甚至在去年将“问界”商标卖给了赛力斯,但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知一直都是华为车,购买动力也都源自于华为。

各大车企见状纷纷与华为展开合作,并将其作为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卖点。阿维塔在推出新产品07 Pro+时,就将宣传方向设定为“最便宜的华为车”。

这意味着,供应商已成为左右消费者决策的一大因素。

华为的成功让更多供应商不甘于再扮演幕后角色,地平线就是其中一员。

和博世、装电等“前辈”不同,这些公司不但提供智驾解决方案,还靠洗衣机、热水器、车载空调、车载充电器等产品积累了一批C端用户,不同业务之间可以互相导流。而“华大地魔”等“后浪”业务单一,不加大宣传很难被消费者注意到。

为此,地平线创始人在阔别微博8年后,于去年7月重启微博。这个时间点正处于征程6系列和HDS的推广期,随后连续更新的几条内容也都与HSD相关。

这之后,余凯就从微博“禁言”模式切换成了“话痨”模式,试图让地平线从“镁光灯边缘”走到中央的象征。

车企的认可证明地平线具备这个实力。

目前,中国排名前十的车企、主流新势力车企都是地平线的客户,带动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整个2024年,公司产品交付量达到约290万件,累计交付量突破770万件大关,交付规模全国领先。2002年,地平线征程家族累积出货量将在正式跨越1000万量产大关,HSD高阶智驾系统的车型也将于在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上市。

但这还不够。

正如余凯所说,人工智能迭代日新月异,大浪淘沙,一代一代的英雄辈出,所以最重要的不是谁进来得早,而是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stay in the game,持续突破,不然也没人记得地平线是谁。

这句话适用于地平线,也适用于业内所有供应商。

来源:人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