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航到“导流”:高德“扫街榜”的商业化阳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2:35 1

摘要: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阿里旗下高德地图正式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同时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元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

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阿里旗下高德地图正式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同时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元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

“扫街榜”一经上线,便引发行业震动。根据数据分析机构QuestMobile监测,高德扫街榜上线首日,用户访问量便突破4000万人次,单日即跃居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美食类榜单。

从导航工具到出行平台,再到如今大举进军本地生活,高德地图的战略转型路径清晰可循,这背后是其独有的底气——手握海量实时数据,背靠阿里系业务协同。对高德而言,“扫街榜”并非隐秘的战术试探,而是一场光明正大的战略“阳谋”——高德地图正凭借沉淀多年的时空数据优势,强势切入本地生活赛道,成为阿里生态协同中一枚蓄势已久的战略活棋。

为何“扫街”的是高德

高德地图最初以专业导航工具切入市场,凭借精准的地图与导航服务积累了早期用户。

2013年,高德地图做出关键战略转向:主动放弃每年数亿元的授权收入,宣布导航业务永久免费。这一战略以牺牲短期收入为代价,换来了用户规模的爆炸式增长:在6个月内实现用户量跃升十倍。同年,阿里巴巴战略注资,获得其28%的股份。

次年,阿里巴巴以11亿美元完成对高德地图的全资收购,标志着这家地图服务商正式融入阿里生态体系。随后,高德地图正式接入支付宝,完成了“地图+支付”闭环,为推进本地生活服务奠定了基础。

被收购后,高德地图开启了“地图+生活服务”战略转型。2021年7月,高德地图整合高德打车、实时公交、景区门票等服务,将品牌升级为“出门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这一时期,高德地图凭借免费策略成功击败竞争对手,确立了在地图市场的主导地位。

尽管此时的高德地图用户基数庞大,但其发展已逐渐触及纯工具类应用的天花板——使用频次低、停留时间短、变现能力有限等问题渐显,高德地图开始探索从“工具”向“平台”的转型之路。

在阿里巴巴2022财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高德从地图服务起始,逐步演变为消费者找寻目的地周边服务的入口。”这句话清晰勾勒出高德地图的战略方向——利用其在地理位置服务方面的优势,将用户引导至具体的消费场景。

如今的高德地图,已经具备了承接到店业务的基础。根据阿里今年年初发布的财报,高德地图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取得较大突破,首次实现盈利。9月10日,在“扫街榜”的发布会上,高德地图首次披露,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市场规模预计达35.3万亿元,线上渗透率突破30%。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手握1.7亿日活用户和8.9亿月活用户的高德地图显然不可能无动于衷,阿里亦不会浪费这颗关键棋子。

提供数据变现新思路

当别人还在苦心“种草”,高德地图已然开始精准“收割”。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地图与导航服务提供商,高德地图每日处理的用户数据规模堪称海量。这些数据,往往隐藏着用户丰富的消费意图和场景偏好。“扫街榜”的推出,正是高德地图将这些数据商业化变现的大胆尝试。

“扫街榜”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可以精准捕捉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特征——基于当前位置、实时热度与即时可达性进行推荐。不同于传统平台需借助内容创作和用户评价逐步引导消费决策,高德地图直接截流了消费决策的最终环节——当用户已经在外出状态并产生消费需求时,为其提供最直接的决策参考。

高德地图方面介绍,为了确保商家综合评分的真实性,平台将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数据纳入评分体系,并结合复购率、专程前往、人群宽度等因子,通过AI模型驱动计算得出分数,作为排名依据。同时,经用户授权后,芝麻信用将作为用户评价分的重要校准因子,影响商家的综合评分。高德地图CEO郭宁强调,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核心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

为配合“扫街榜”的上线,高德地图同步启动了“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发放超10亿元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希望每天能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1000万客流。其中,出行补贴方面,针对出发地或目的地是线下商家的用户,平台会发放包含公交地铁补贴、打车券、加油券等在内的出行补贴券包;交易补贴方面,平台将发放9.5亿元消费券,用于到店优惠券、招牌菜折扣等。

与此同时,高德扫街榜发布首份“烟火小店榜”,首批上榜的2962家烟火小店覆盖全国61个城市,其中有几代人传承的深巷老店,有家庭式经营的夫妻暖心小店,也有不靠流量只靠口碑的好店。高德地图将通过首页AI推荐、搜索热词推送、导航语音播报等方式,每天为优质烟火小店提供5000万流量的精准曝光,并投入3000万元激励行业达人创作推广内容。

高德地图方面介绍,打开“扫街榜”,用户会看到对应不同类型行为的排行榜,有体现远距离专程前往的“轮胎磨损榜”,有体现多次前往的“回头客榜”,还有本地人爱去、城市特色体验、高分烟火小店等多类排名,每个分类都会根据动态数据每日更新。

“高德的最大优势是它的被动使用场景。”一位互联网分析师表示,“用户打开大众点评是主动寻找服务,而使用高德地图可能是为了导航,顺便发现服务。这种被动推荐模式如果能够成功,将大大降低用户决策成本,提高交易转化率。”

根据数据分析机构QuestMobile监测,高德扫街榜上线首日,用户访问量便突破4000万人次,而国内最大的消费点评平台大众点评,今年8月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为3260.57万。这意味着一天之内,高德扫街榜在用户数上完成超越,成为国内最大的美食榜。

目前,高德扫街榜已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的160万个线下服务商家,包括超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以及近5万个景区。未来,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算法的持续优化,“扫街榜”有望进一步挖掘数据潜力,为用户和商家创造更多价值,同时也为高德地图的商业化探索开辟新的道路。

阿里生态协同再升级

“扫街榜”不仅是高德地图的产品创新,更是阿里巴巴整体战略的重要落子。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阿里选择高德地图作为发展到店业务的入口,在早年收购时就有布局——高德地图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和高频的使用场景,能为到店服务提供精准的流量导入。“长远来看,高德地图巨大的用户数据和流量有望为阿里本地生活业务提供坚实支撑。”张毅表示。

这场关乎本地生活市场的“阳谋”,其真正图景远不止于高德地图自身,它更是阿里生态一次深刻的协同进化:高德地图在前端精准锁定目标,饿了么实现从发现到交易的服务闭环,支付宝保障用户完成全流程消费,阿里云则在底层提供算力支撑——这是一场环环相扣、彼此赋能的多重协同。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高德地图的升级,反映了阿里巴巴应对市场竞争的策略调整——面对美团在传统到店业务上的优势以及抖音在内容引流方面的创新,阿里选择通过高德地图这个差异化入口切入市场,避免正面交锋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战场。

高德扫街榜产品经理李刚称,高德扫街榜未来会作为一项基础能力开放给所有合作伙伴,目前该榜单已接入飞猪,帮助飞猪用户根据其榜单选择酒店。这也意味着,饿了么、淘宝闪购等阿里系本地生活相关业务,均有望接入“扫街榜”体系——未来它们可依托该榜单的场景优势与用户决策价值,成为用户制定本地生活消费计划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借助榜单流量,进一步强化自身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入口的功能定位。

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指出的,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往往来自边缘地带。高德地图作为地图服务商切入本地生活领域,正是这种创新模式的体现。然而“扫街榜”最终能否成功,还是要取决于能其否持续为用户和商家创造独特价值,毕竟在本地生活服务这个万亿级赛道上,竞争才刚刚进入下半场。

来源:经济导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