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要说清朝谁最懂“搞钱”,别说马云,别说王健林,连乾隆都得靠边站——**真正的“大清首富”,是和珅!**这位爷,不靠直播带货,不搞P2P,靠一张嘴、一张脸、一身马屁功,硬是把自己从“包衣奴才”干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还顺手把大清国库的三分之一搬进了
你要说清朝谁最懂“搞钱”,别说马云,别说王健林,连乾隆都得靠边站——**真正的“大清首富”,是和珅!**这位爷,不靠直播带货,不搞P2P,靠一张嘴、一张脸、一身马屁功,硬是把自己从“包衣奴才”干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还顺手把大清国库的三分之一搬进了自家地下室。史书记载:和珅被抄家时,黄金三万两,白银八亿两!(注意:是“八亿”!不是“八百万”!)这什么概念?相当于清朝十五年财政收入!嘉庆皇帝看完账本当场吐血:“朕当皇帝三年,国库还没他家客厅多!”于是赐他一条白绫,外加一句灵魂暴击:朕让你富可敌国,没让你富过朕!
和珅这人,简直就是“职场逆袭爽文”真人版。出身包衣(就是皇室家奴),爹早死,家破人亡,按理说这辈子顶多当个看大门的。可人家不走寻常路——别人读书考进士,他读书考“皇帝开心”!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写得一手好字,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关键是—特别会察言观色。乾隆一皱眉,他立马知道是痔疮犯了;乾隆咳嗽一声,他都能听出是想听《梨花颂》。有一次乾隆念《论语》,翻书时掉页了,和珅站在下面,随口就把下一段背了出来。乾隆惊了:“这货比朕还会背?”从此一路开挂,三年升九卿,五年进军机,三十岁就成了“大清第一红人”。民间顺口溜都出来了:>“和珅一抬手,金银满地走;>乾隆一咳嗽,和珅就收狗(指贿赂)。”
你可能以为他就是个贪官?错!他可是“贪得有水平,贪得有艺术”!第一招:垄断经营,搞“和氏定制”全国盐税、铜矿、海关,他全插一脚,谁想做生意?先给和大人“上供”。他家仓库堪比“大清阿里巴巴”,茶叶、丝绸、人参、西洋钟表……应有尽有,连嘉庆大婚的龙袍布料,都是从他家“采购”的!第二招:金融操作,玩“影子银行”他开当铺、放高利贷、搞地产投资,北京城三分之一的房产写着他亲戚的名字。他还搞“期货”——预测明年米价涨,提前囤粮,灾年一放,百姓哭爹喊娘,他笑出八颗牙。第三招:心理操控,专治“皇帝纠结”乾隆晚年耳朵聋、眼睛花,但权力瘾大。和珅就天天在耳边念:“皇上圣明,天下太平!”大臣奏事,他负责“翻译”——实际是“编辑”:好话全说,坏话全删。搞得乾隆临死前还纳闷:“我怎么感觉全国人民都挺爱我的?”
但再聪明的人,也躲不过“站错队”的终极坑。乾隆一死,嘉庆皇帝立马动手,一道圣旨:“和珅结党营私,欺君罔上,着即赐死!”和珅被关在牢里,翻着自己写的账本,突然冷笑一声:> “我死后三年,大清必乱!”结果——三年后,白莲教起义爆发,国库空虚,无力镇压。嘉庆这才明白:和珅是贪,但他也管着整个国家的“财务系统”。他一倒,税收没人催,贪官没人压,大清的“财务总监”没了,公司直接破产!有人说,和珅不是贪官,是“背锅侠”?毕竟,他贪的钱,很多也是替乾隆花的——修园林、办庆典、打胜仗,哪样不要钱?皇帝不能贪,那只能他来贪。-
最讽刺的是,和珅死后,百姓拍手称快,可十年后,民间又开始传:>“要是和大人还在,哪轮得到这些小官猖狂?”连纪晓岚(就是铁齿铜牙那位)晚年也叹气:“和珅是坏,但他办事,真利索。”---
所以你看,和珅不是简单的“大贪官”,他是**大清版“权力+资本”操盘手**,一手把帝国经济玩到巅峰,也一手把自己送进绞索。他像极了今天那些“一边被骂,一边被怀念”的大佬:> “骂你贪,是因为你倒了;>想你稳,是因为后来更乱。”历史不演戏,但比戏还扎心!我是【历史笑出声】,专挖那些“表面风光,背后心酸”的帝王往事!---
来源: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