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拿外卖踹店门后续,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1:21 1

摘要:一份普通的外卖,本可通过沟通轻松解决,却在福州某地演变成一场激烈冲突 —— 女子因外卖被错送到隔壁店,拿到餐食后仍坚持 “为难” 骑手,隔壁店老板好心劝阻,反遭女子言语威胁与踹门报复。从口角之争到肢体冲突,从报警处理到女子被行政立案,这场由外卖引发的风波,不仅

一份普通的外卖,本可通过沟通轻松解决,却在福州某地演变成一场激烈冲突 —— 女子因外卖被错送到隔壁店,拿到餐食后仍坚持 “为难” 骑手,隔壁店老板好心劝阻,反遭女子言语威胁与踹门报复。从口角之争到肢体冲突,从报警处理到女子被行政立案,这场由外卖引发的风波,不仅暴露了部分人情绪管理的缺失,更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不公时的正义坚守。而事件后续,老板在问题解决后悄然离开当地,一句 “君子不立于围墙下”,又让这场风波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思考。


一、事件起因:一份错送的外卖
9 月 6 日中午,福州某商业街正值用餐高峰,各家店铺前都有外卖骑手穿梭忙碌。一家小吃店的老板老陈(化名)正在柜台前收拾餐具,突然听到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女子站在店门口,一手拿着手机贴在耳边,一手不时地在身前比划,语气显得有些急躁。
女子挂断电话后,径直走进老陈的店里,目光在店内扫视一圈,问道:“老板,有没有我的外卖?是一份面条,骑手说放这里了。” 老陈愣了一下,随即想起刚才确实有一名骑手将一份外卖放在了店里的角落,说是 “可能送错了,先放这里让顾客来取”。他指着角落里的外卖,对女子说:“是不是这个?刚才有个骑手放这儿的,你看看是不是你的。”
女子快步走过去,拿起外卖看了一眼订单信息,确认是自己的餐食。就在老陈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时,女子却再次拿起手机,拨通了骑手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女子的语气瞬间变得严厉:“我没收到面条啊,你到底放哪里了?你都已经点了送达,要是找不到我可要投诉你!”
老陈站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 —— 女子明明已经拿到了外卖,却为何要对骑手说 “没收到”?他忍不住开口提醒:“姑娘,你不是已经拿到外卖了吗?怎么还说没收到?” 女子回头瞪了老陈一眼,继续对着电话说道:“我是自己找到这里来拿的,他送达的时候根本没跟我确认,也没告诉我送错地方了,理论上来说,我根本没收到货!”
骑手在电话那头似乎在解释什么,但女子根本不听,反而开始 “教育” 骑手:“你送外卖能不能认真点?连地址都能搞错,耽误我吃饭时间,还敢点送达?今天必须给我个说法!” 老陈看着女子拿着外卖却不依不饶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忍不住又劝了一句:“姑娘,外卖你也拿到了,骑手可能就是一时疏忽,没必要这么较真,大家都不容易。”
正是这句 “没必要较真”,彻底点燃了女子的情绪。她猛地挂断电话,转头对着老陈提高音量:“我怎么较真了?我只是让他确认一下,这叫为难他吗?难道你也是送外卖的,所以才帮他说话?” 女子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讽刺,让老陈瞬间皱起了眉头。
二、冲突升级:从口角到踹门威胁


老陈本是好心劝阻,却没想到会遭到女子的无端指责。他压了压心中的火气,耐着性子解释:“我不是帮谁说话,只是觉得事情已经解决了,没必要再揪着不放。你拿到外卖了,骑手也不是故意送错,互相体谅一下不好吗?”
“体谅?我凭什么体谅他?” 女子的情绪愈发激动,声音也吸引了周围店铺的店员和路过的行人,大家纷纷围过来看热闹。女子见有人围观,似乎觉得自己的 “理” 更足了,指着老陈的鼻子说道:“他送错地址,耽误我的时间,我跟他理论几句怎么了?你一个开店的,管这么多闲事干什么?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
老陈被女子的蛮不讲理彻底惹恼,他也提高了音量:“我好心劝你,你怎么还不讲道理?这里是我的店,你在我店门口吵吵嚷嚷,影响我做生意,我还不能说几句了?” 两人的口角之争瞬间升级,周围的围观者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觉得女子 “小题大做”,也有人觉得老陈 “不该跟顾客吵架”。
女子见围观者越来越多,情绪更加失控,她突然提出要求:“你让那个骑手过来,当面跟我道歉,不然这事没完!” 老陈觉得女子的要求太过无理,反驳道:“骑手送完餐可能已经去送下一个订单了,哪有时间专门过来给你道歉?你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我为难他怎么了?” 女子像是被点燃的炮仗,对着老陈疯狂吼叫,“他做错了事,道歉不是应该的吗?你在这里瞎掺和什么,给我滚出去!” 这句话彻底突破了老陈的底线,他再也忍不住,回怼道:“我送你 M,这是我的店,该滚出去的是你!”
争吵声越来越大,女子突然做出了惊人举动 —— 她后退一步,抬起右脚,猛地朝着老陈店的玻璃合金门踹了过去。“砰” 的一声巨响,门被踹得剧烈晃动,玻璃上出现了几道细微的裂痕。老陈见状,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女子说道:“你还敢踹我的门?我告诉你,我现在就报警!”
女子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嚣张,她指着老陈的鼻子,放下狠话:“报警?你报啊!明天我不揍死你,总有一天也会收拾你!你骂我一句,我就踹你门一下,看谁耗得过谁!” 说着,她又抬起脚,准备再次踹门。周围的围观者见状,赶紧上前拉住女子,劝说她冷静下来,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
三、报警处理:监控下的真相与女子的怂态
在围观者的劝说下,女子暂时停止了过激行为,但依旧在店门口骂骂咧咧。老陈没有再与她争执,而是拿出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和地点。
几分钟后,民警赶到现场。此时的女子,情绪依旧有些激动,见到民警后,她立刻上前 “告状”,声称老陈先对她进行辱骂,还动手推她(事实上老陈并未动手),自己踹门只是 “正当防卫”。老陈则冷静地向民警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表示店里装有监控,所有过程都有录像可以证明。
民警随后查看了老陈店里的监控录像。监控清晰地记录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 从女子进店拿外卖,到对骑手撒谎说 “没收到”,再到老陈好心劝阻反遭指责,最后女子失控踹门威胁,每一个细节都一目了然。面对监控铁证,女子之前的嚣张气焰瞬间消失,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小,再也没有了刚才的理直气壮。


在民警的询问下,女子不得不承认自己撒谎说 “没收到外卖”,也承认是自己先对老陈进行言语攻击并踹门。当民警提到 “故意损毁财物” 时,女子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态度立刻软化下来,对着老陈连连道歉,表示愿意赔偿门的损失,希望能私下调解。
老陈看着女子前后态度的巨大反差,心中五味杂陈。他对民警说:“她刚才不仅踹我的门,还威胁说要揍我、收拾我,我现在很担心我的人身安全,所以不愿意私下调解。至于门的损失,我已经找维修人员来看过了,定损需要 5000 元,这个费用她必须承担。”
女子见老陈不愿调解,又害怕受到更严重的处罚,只能无奈地接受民警的处理。民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女子 “故意损毁财物” 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取证,并告知她将面临行政立案处理。
四、网友热议:两种观点的激烈碰撞
老陈将事件的监控视频(已对女子面部打码)上传到社交平台后,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短短一天时间,视频的播放量就超过了百万,评论区积累了数万条留言,网友们分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支持女子的少数网友认为,事件的起因是骑手送错外卖在先,骑手可能为了节省送单时间,没有仔细确认地址就点了 “送达”,导致女子需要自己找外卖,耽误了时间。女子对骑手 “较真”,其实是想让骑手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行为 “情有可原”。还有网友提到,根据女子的说法,骑手在电话中曾说过 “TM” 这样的脏话,女子可能因此觉得受到了侮辱,才会情绪激动,而老陈在后续的争吵中也有辱骂行为,“双方都有过错,不能只怪女子”。
然而,大多数网友都站在老陈这边,认为女子的行为属于 “无理取闹”。有网友留言:“明明已经拿到外卖了,却还要对骑手撒谎说没收到,这不是故意找茬吗?要是每个人都这样,骑手还怎么工作?” 还有网友对女子踹门威胁的行为表示愤怒:“自己做错事还不承认,反而动手破坏别人的财物,威胁他人安全,这种行为必须受到惩罚!”
不少外卖骑手也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们送外卖真的很不容易,有时候会因为地址模糊、顾客电话打不通等原因送错餐,只要好好沟通,大多数顾客都会体谅,但遇到这种蛮不讲理的顾客,真的很委屈。” 他们纷纷为老陈的正义之举点赞,认为老陈 “敢于站出来为骑手说话,是个有正义感的老板”。


随着讨论的升级,有网友开始关注 “5000 元的门损费用是否合理”。对此,老陈在评论区解释道:“我的店门是玻璃合金材质,不仅要更换玻璃,门框也有损坏,维修人员说需要定制配件,所以费用会高一些,我这里有维修报价单,可以证明费用的真实性。” 他还表示,自己并不是想 “讹钱”,只是希望女子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明白 “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 的道理。
五、后续发展:女子被立案与老板的离开
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老陈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事件的最新进展:“经过民警的调查处理,女子因‘故意损毁财物’被行政立案,目前已经被拘留。关于门的损失赔偿,她也已经按照定损金额支付了 5000 元。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这一结果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可,有网友留言:“这样的处理结果很合理,既让女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维护了老陈的合法权益。” 也有少数网友觉得 “处罚有点轻”,认为女子不仅损毁财物,还威胁他人安全,应该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对此,有懂法的网友解释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损毁财物金额在 5000 元以下,且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一般会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民警的处理符合法律规定,是合理的。”


本以为事件就此结束,然而几天之后,老陈再次更新动态,却让网友们感到意外 —— 他发布了一段自己开车离开当地的视频,并配文:“事情已经解决,感谢大家的支持。我虽然穷,但不缺钱,只是觉得‘君子不立于围墙下’,所以决定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发展。”
这段动态引发了网友的猜测:老陈为什么要突然离开?是因为担心女子被释放后报复吗?还是因为事件的关注度太高,影响了店铺的生意?在评论区,老陈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简单回复:“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只是想换个环境,开始新的生活,希望大家不要过度猜测。”
尽管老陈没有明说,但网友们大多猜到了他的顾虑 —— 女子曾多次威胁要 “揍他”“收拾他”,虽然女子目前被拘留,但释放后难保不会做出过激行为。老陈选择离开,既是为了避免潜在的危险,也是为了摆脱事件带来的舆论压力。有网友留言:“理解老陈的选择,安全最重要,希望他在新的地方能一切顺利。” 也有网友表示:“老陈是个好人,却因为一件小事不得不离开,真的很可惜,但也尊重他的决定。”


六、事件反思:情绪管理与理性沟通的重要性
这场由外卖错送引发的风波,看似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了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 情绪管理缺失与理性沟通不足。
从女子的角度来看,她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完全被情绪所主导:因为外卖送错而生气,因为骑手的解释而不满,因为老陈的劝阻而失控,最终做出了踹门威胁的过激行为。如果她能在拿到外卖后,冷静地与骑手沟通,说明情况并提醒对方以后注意,而不是撒谎 “没收到” 并 “为难” 骑手;如果她能在老陈劝阻时,理性地听取意见,而不是被情绪冲昏头脑,这场冲突或许就不会发生。


从老陈的角度来看,他的初衷是好的,好心劝阻女子不要 “为难” 骑手,维护了弱者的权益,展现了普通人的正义感。但在后续的争吵中,他也未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女子发生了口角之争,甚至出现了辱骂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化了矛盾。如果他能在女子情绪激动时,先选择回避,等对方冷静下来后再沟通,或者直接报警处理,或许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对于外卖骑手而言,这次事件也提醒他们,在工作中要更加细心负责,送单时仔细确认地址和顾客信息,遇到问题及时与顾客沟通,避免因疏忽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在遇到顾客 “为难” 时,保持冷静,必要时寻求平台或警方的帮助。


对于围观者和网友而言,这场事件也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在面对冲突时,不要盲目围观或起哄,而应该理性看待,必要时上前劝阻,帮助化解矛盾;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时,要基于事实,客观公正地表达观点,不要传播谣言或进行人身攻击,避免成为 “网络暴力” 的推手。
如今,老陈已经离开福州,开始了新的生活;女子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这场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心,学会控制情绪、理性沟通,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多一份冷静,少一份冲动;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情绪,用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小插曲。

来源:文安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