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运要来了!开放海参崴和库页岛还不够,俄罗斯要放大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03:29 1

摘要:历史上,从唐朝开始,这片区域就属于中国控制范围,清朝康熙年间还打过雅克萨战役,清军在那儿击败了沙俄入侵部队,1689年签了尼布楚条约,把大兴安岭以东、海参崴和库页岛这些地方明确划给清朝,归吉林将军管。

说起海参崴和库页岛这些地方,很多中国人一听就觉得心里有点堵,因为这些原本是我们国家的地盘啊。

历史上,从唐朝开始,这片区域就属于中国控制范围,清朝康熙年间还打过雅克萨战役,清军在那儿击败了沙俄入侵部队,1689年签了尼布楚条约,把大兴安岭以东、海参崴和库页岛这些地方明确划给清朝,归吉林将军管。

结果到了19世纪中期,清朝越来越不行了,沙俄瞅准机会,1858年逼着签了瑷珲条约,割让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两年后1860年又签北京条约,再割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参崴和库页岛,总共丢了100多万平方公里。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觉得亏,海参崴作为不冻港,地理位置太关键了,三面环海,能全年通航,对贸易和军事都超级重要。

沙俄抢到手后改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就是“统治东方”,建成了远东军事重镇和经济枢纽,太平洋舰队总部就在那儿。

苏联时期继续开发,冷战时布满导弹阵地,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下来,港口吞吐量越来越大,成了俄罗斯连接东亚和北美的要道。

中国东北丢了这个出海口,吉林黑龙江这些省想出口货物,只能绕道大连或营口,成本高了不少,经济上吃亏大。

不过,事情总有转机。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日子不好过,欧美制裁来得猛,外贸大受打击,尤其是欧洲港口基本瘫痪。

俄罗斯没法,只能把眼睛转向东方,中国成了它最大的救命稻草。2023年5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公告,从6月1日起,海参崴港正式成为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

这可不是小事儿,虽然目前只限于国内贸易,比如吉林的粮食运到浙江舟山这些地方,但对东北来说已经是突破。

以前东北货物南下,得走陆路或铁路到大连港,转海运,路程远,费用高。现在借海参崴港,距离短了,船回程还能带货,不浪费运力。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中俄贸易量暴增,中国东南沿海到海参崴的集装箱船运力大涨,俄罗斯进口中国工业品多,出口少,船回空舱多,正好东北粮食填补空位。

吉林黑龙江是产粮大省,粮食离海参崴近,这条通道一开,运输选择多了,成本降了点,当地经济也能沾光。

俄罗斯开放海参崴的背后,原因挺现实。俄乌冲突让俄罗斯经济承压,每天烧钱不说,还得面对全球制裁,花样百出。俄罗斯需要更多“造血”方式,远东开发就成了重点选项。

以前俄罗斯总盯着欧洲,现在明白欧美靠不住,中国才是真伙伴。2023年,中俄贸易额538亿美元,第一季度就涨38.7%,中国对俄出口涨47.1%。

俄罗斯为了回报中国经济援助,拿出实际行动,海参崴开放就是一例。专家分析,这不光是经济互补,俄罗斯远东人口少,开发慢,中国有资金和技术,正好互补。

俄罗斯远东有丰富资源,石油天然气木材啥的,中国需要进口,合作双赢。海参崴开放后,中国企业开始进驻周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带动当地就业和贸易。俄罗斯尝到甜头,自然想扩大合作。

库页岛那边也动静不小。库页岛就是萨哈林岛,油气资源超级丰富,总共9个油气项目。萨哈林1号和2号是主力,石油储量上亿吨,天然气几千亿立方米。

以前日本和西方公司参与多,俄罗斯跟日本合作开发萨哈林项目,加大鄂霍次克海油田力度。但俄乌冲突后,西方公司退出,俄罗斯接管,2023年7月萨哈林州代表团访华,会见32家中国企业,邀请填补空缺。

中国企业早就盯上这儿,中石化和中石油从2006年起就参与萨哈林3号开发,石油储量超8亿吨,天然气超9000亿立方米。2024年,中国企业增加投资,49个远东项目启动,能源合作推进,俄罗斯同意从萨哈林天然气供应从10亿立方米增到12亿立方米每年。中国在亚马尔LNG项目有20%股份,北极LNG2号也恢复加工,2025年已运五批货物。中国提供技术,俄罗斯绕过制裁,合作升级。

中俄合作不止这些,俄罗斯放大招的迹象越来越明显。2024年,中俄贸易额破24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9%。中国对俄出口1155亿美元,涨4.1%,进口1293亿美元。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1065亿美元,虽然同比降9.1%,但整体稳住。

1-7月贸易额1258亿美元,降8.1%,但能源、交通领域合作没停。俄罗斯推动Power of Siberia 2管道建设,增加天然气供应。2025年5月,中俄签《2025年能源合作路线图》,原油贸易升到3000万吨。

中国欢迎俄罗斯2025年担任“大图们倡议”轮值主席,支持交通、能源、数字经济、农业等合作。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到2025年,投资超60亿卢布升级高校和实验室,文化融合也在推。

俄罗斯开放远东的原因,主要还是现实压力。俄乌冲突让俄罗斯全球地位受影响,制裁导致融资难,远东成了突破口。

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占俄罗斯外贸43%。俄罗斯“向东看”战略,从2010年《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就开始,但冲突加速了。

普京政府批准纲要,开发东部油气,遏制中国影响力过度,但现在合作大于防范。中国好处明显,获得出海通道、能源供应,东北振兴有新动力。

吉林借海参崴港,粮食运输方便,黑龙江企业进萨哈林,油气分成赚钱。长远看,中俄合作深化东北亚自由贸易,维护地区稳定。

影响上,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2025年,中俄务实合作高质量发展,贸易额目标超2000亿美元,虽有波动,但潜力大。

中国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贸易额达3000-3500亿美元。俄罗斯北极LNG项目需中国技术,美国想撬生意,但中俄绑紧。

风险是俄罗斯依赖中国加剧,远东经济对中国倾斜,但互惠基础下,能持续。俄罗斯远东对中国开放,不是一时兴起,是战略转向。

中国国运转折,借此机会开发资源,扩大影响。俄罗斯放大招,开放海参崴库页岛只是开始,远东全境合作升级,中俄携手改变格局。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