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老罗炮轰西贝使用预制菜,价格还特别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这两天我们熟悉的罗永浩回来了。
9月10日,老罗炮轰西贝使用预制菜,价格还特别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然后没想到西贝这边破防了,贾国龙站出来又是晒出老罗一行人点的十几道菜,又是强调他用餐时非常满意结果一小时后改口“恶心”,最后还愤愤地表示要起诉老罗。
对于吃瓜群众,好久不见老罗“开炮”那自然是看乐子“充实”生活的好机会。
但这整件事其实挺离谱的,无论是老罗的行为,还是西贝的反应,“横看也离谱,竖看更离谱”,简称“双离谱”。
先说老罗的离谱。
首先是这次老罗“开炮”纯粹是没有证据。
从法律角度,应当讲“谁主张,谁举证”。既然老罗说西贝用了预制菜,那就得自己找到确凿证据。
然而,这几天老罗在干什么?悬赏iPhone 17、悬赏10万元、朋友圈求助等多种手段搜集证据。
所以老罗直接利用个人影响力,舆论造势,凭“吃的感觉”像预制菜就“开战”。
这叫什么?
这叫腹诽心谤。
昨天,老罗发条微博,提到当年和另一个“姓西”的事情,说“只是不爽唠叨了一句,结果他们上门叫板,我下不来台,又不想让粉丝失望,才一路陪伴”。
可是,老罗你能“打赢那场仗”难道不是因为冰箱门关不上吗?然后调查统计发现大量类似问题,才有实锤赢。
回到现在第二个“姓西”的,连实质证据都没有,挺难绷。
这就不得不质疑一下老罗的动机。
不巧,今儿笔者看了看罗永浩视频播客播放量,挺有意思。
老罗最新一期的播客节目,是与仁科的访谈,在B站播放量34.4万;上一期与何广智的播客节目B站播放量71万。
而最早和李想的第一期访谈,B站播放量271.5万;之后与何小鹏的访谈播放量也有134万。
微博上,最新一期与仁科的访谈节目播放量280万;上一期与何广智的节目播放量286万。
同样是微博,老罗和李想的节目播放量350万;之后和何小鹏节目播放量428万。
不做评价,老罗不缺流量,恰逢播放量有下降趋势时候“开战”,这只是巧合吧。
然后看看老罗最新创业项目细红线。
呃……除了今年1月推出海外版AI助手 J1 Assistant外,3月老罗发过招聘信息,年初还被曝裁撤全部硬件团队,5月老罗现身百度杭州分公司……然后这家公司连有没有后续融资都未知。
可以理解,人有时候就挺怕被遗忘的。
扯远了,说回到预制菜这个事上。
它不仅对于老罗来说是个离谱的“开战”“抓手”,对于西贝而言也一样。
不明白贾国龙为什么要破防。
如今舆论被调动起来,大家纷纷为老罗拍手叫好。
但这种情绪表达,真的是在意西贝搞预制菜吗?
笑话,我们连孩子往锅里撒过尿的火锅店都不嫌弃,是不是预制菜真那么重要?
今年2月俩17岁孩子往上海一海底捞餐厅锅里小便,这事当时也闹的挺大。
然后涉事门店怎么样了呢?
大家还不是该吃吃。点评平台上,好评照样很多,只有偶尔几条评论提到“小便门”。
这都能接受的事,到了预制菜就不行了?
所以说,老罗离谱,西贝破防更离谱。
说到底,大家在意是你西贝用不用预制菜吗?
食品好吃不好吃,口感怎么样,都是主观感受,有人喜欢有人恨。谁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
可你东西如果又贵又不实惠,那能不找骂吗?
犹记得2020年,西贝前副总裁转发博主“餐品涨价被喷那是95%网友收入5000以下”评论,还来一句“学习了”。
然后当时西贝一个馒头21元,生菜49元,各种菜品贵的讨论层出不穷。
上面这位西贝前副总裁言论这件事,是在2021年发酵。当时西贝回应说他早已离职。结果让三言查出来争议言论实际上是2020年4月发表,西贝存在刻意误导嫌疑。
结果后来又跑出来道歉,承认当时在职。(西贝前副总再致歉“月薪五千不该吃西贝”:当时还在职,言论不当)
西贝公关水平,一言难尽。
当年,笔者还亲自买了西贝的生菜和馒头以及一个花卷,在享受优惠情况下还花了近90元。(详见:西贝一个馒头21元,生菜49元,月薪5千以下真吃不起!)
几乎可以说毫无性价比。
合着四年过去,西贝因为预制菜破防,不仅没明白网友发泄情绪内核是什么,更以“创造史诗级公关灾难”形式招惹老罗。
价格贵不贵、餐品实惠与否,那是完全避而不谈。
离谱。
但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也许看上去离谱的事,也会结出符合逻辑的“果”。没准儿下周老罗就预告播客邀请贾国龙。
再来一个5小时马拉松式访谈,这下罗老师有了流量,西贝知名度更上一层楼。这就不离谱了不是?
害,不说了,都是瞎猜,如有雷同,那真是巧合。
来源:笑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