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被点名!真相曝光,煽动仇视父母、颠倒黑白只是冰山一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2 11:08 1

摘要:特别是在评论区,不管是交流国家的政治大事,还是名人的风流韵事,只要用拼音缩写来代替,那就没关系的。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迸发出了很多可以供人们交友聊天的地方。

就比如抖音、微博、小红书等这样的APP。

人们在这些软件中除了交友聊天之外,还可以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触。

就比如小红书,它之所以那么的火爆,就是因为大家可以随意的畅所欲言。

特别是在评论区,不管是交流国家的政治大事,还是名人的风流韵事,只要用拼音缩写来代替,那就没关系的。

也因小红书的“放纵”,原本供人们娱乐的软件成为了滋生谣言的“温床”。

连官方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点名怒批。

不少网友得知这一幕,气愤不已,甚至呼吁:严查该APP,不能再这么纵容下去了。

不过,谁能想到,曾经的小红书还走出国门过呢!

之前老外们听说小红书与TikTok相似,所以纷纷加入,很快小红书就成了苹果美榜第一。

随后,他们在该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生活照和视频,玩的不亦乐乎。

那段时间,小红书靠着“平替”这个身份,真的算是“吃饱喝足”,从而拥有了更多的网络用户。

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做大做强”的它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管理越来越松懈了。

小红书里面的负面言论,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了文化的软刀子有多么的厉害。

就比如,在娱乐方面,它放纵那些小黑粉们肆意的造谣、诋毁,完全不把法律放在眼中,发表出来的言论震碎人们的三观!

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吴某某,谁都知道曾经的他犯了不可饶恕的罪名,也因如此,本人进监狱服刑了,也算是自食恶果。

但是令人无语的是,在小红书上,人们竟然能找到支持吴某某的坚定者,他们甚至还觉得自家偶像进监狱那都是被别人做局的,是冤枉的。

他们这样做,那简直就是在公然踩踏政府公信力,是对法律的不满。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言论还是光明正大的公之于众,这种放纵的行为简直太猖狂了。

要知道的是,小红书可不止一两个人在看,那是上亿的用户。

环境是会影响人的,人们沉浸在这种文化刀子的氛围中,会丧失了对深刻内容的思考和追求。

但是即便如此,小红书还是不管不顾,为了流量,任由这种事情发生。

不仅如此,该平台上还有男女对立、放大婆媳之间的矛盾话题在评论区横行。

随便放一张照片,发几个简单的心情,立马就可以编出很多的故事,渣男出轨、婆媳相处的怎么不愉快这些都是常见的内容了。

而小红书却不管里面的内容真实不真实,只要有用户讨论,那立马就会成为它的热点,甚至还将其抬上热搜榜,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把小红书当成情绪宣泄的“战场”,而不是理性交流的平台。

一些原本无关紧要的话题,被恶意带节奏后,迅速演变成人身攻击和群体对立的导火索。

更令人惊恐的是,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似乎也在助推这种现象。

越是激烈、极端的言论,越容易获得高曝光,而理性、客观的声音反而被淹没在流量的洪流中。

这种风气不仅污染了网络空间,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用户的价值观。

因为喜欢玩小红书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甚至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也经常喜欢在小红书上发表各种言论。

而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接触这样的内容,很容易被误导,形成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对现实社会产生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

这些年轻人需要去接受真实的社会,但是绝对不是小红书里面这种过于极端的内容。

事实上,网络平台并非法外之地,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小红书作为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平台,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放任不良信息传播。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红书在内容监管方面显然存在漏洞。

尽管平台声称拥有先进的AI审核系统和专业的人工审核团队,但大量违规内容依然能够堂而皇之地上线传播。

这不禁让人怀疑,是审核技术不够完善,还是平台在流量面前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纵容不良内容传播,小红书还被曝出存在其他问题。

例如,平台上的一些所谓“种草”内容,实际上是商家付费推广的广告,但却以普通用户分享的形式出现,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这种“软广告”不仅违反了广告法,也损害了用户的知情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喜欢在小红书上买各科的学习资料。

虽然说有一些标明的是免费分享,但是等你真正去联系的时候,却发现对方的真实目的是让你去加微信,然后在微信上付费。

更严重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小红书平台进行诈骗活动。

他们伪装成普通用户,分享所谓的“致富经验”或“投资秘籍”,吸引用户关注后,再诱导其加入虚假投资平台,最终导致用户血本无归。

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平台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到位。

面对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平台自身的自律显然是不够的。

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对于屡次违规的平台,应当依法予以严惩,形成有力震慑。

同时,广大用户也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不盲目跟风,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

小红书这次被约谈已经给所有社交媒体平台敲响了警钟。

流量固然重要,但社会责任更为关键,如果为了追求流量而不择手段,最终必将失去用户的信任,甚至面临法律的严惩。

希望小红书能够吸取教训,痛定思痛,切实加强内容管理,重塑平台形象。

网络世界确实是自由的,但绝对不是无边界的自由。

来源:小娱侃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