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装“工地饮料”火了:怎么成了打工人的“续命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11:14 1

摘要:在城市的工地、工厂车间,或是写字楼的格子间、深夜的出租屋里,总能看到一种熟悉的身影——印着醒目图案、贴着“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标签的一升装大瓶饮料。它原本常出现在体力劳动者手中,被叫做“工地饮料”,如今却悄悄走进更多打工人的生活,成了不少人日常离不开的“标

在城市的工地、工厂车间,或是写字楼的格子间、深夜的出租屋里,总能看到一种熟悉的身影——印着醒目图案、贴着“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标签的一升装大瓶饮料。它原本常出现在体力劳动者手中,被叫做“工地饮料”,如今却悄悄走进更多打工人的生活,成了不少人日常离不开的“标配”。

最初,这种大容量饮料瞄准的是体力劳动者:工人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长时间高强度劳作后,需要快速补水、补能量,一升装的量能一次喝够,不用频繁买;包装上标注的维生素、电解质等成分,也让大家觉得能帮着恢复体力、对抗疲劳。可慢慢的,它不再只属于工地——写字楼里赶方案的白领、直播间连轴转的主播、熬夜改文件的年轻人,手里都开始攥着这种大瓶饮料,仿佛成了大家口中的“营养液”。

为啥这种饮料能圈住这么多打工人?其实原因很实在:

- 喝着省心又方便:一升的大容量,能满足长时间的需求——不管是坐在办公室里赶工,还是熬夜做项目,一瓶就能喝很久,不用反复起身添水,渴了随时喝,还能顺带缓解口干舌燥的疲惫感。

- “抗疲劳”的心理慰藉:包装上印着的维生素B族、牛磺酸等成分,总让人觉得喝了能提神、解困。对经常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的打工人来说,哪怕只是看到这些标签,心里也会觉得“能多撑一会儿”,像是给精神打了一针“强心剂”,喝完仿佛又有了继续干活的力气。

- 口味讨喜还解压:这类饮料大多带着甜味,喝起来清爽顺口,能带来一点简单的愉悦感。尤其是忙得没时间好好吃饭、心情烦躁的时候,几口甜饮料下肚,好像连紧绷的神经都能稍微放松一点。

- 藏着打工人的“身份共鸣”:在不少人眼里,喝这种“接地气”的饮料,代表着不矫情、踏实过日子的态度。网上偶尔有人分享它,配文里带着点自嘲,却也透着一股“再累也能扛过去”的韧劲,慢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身份认同——大家都是为生活奔波,喝着同样的饮料,好像连疲惫都有了共鸣。

不过,也得理性看待:这种被戏称为“营养液”的饮料,本质还是含糖饮料,很多含糖量不低,营养成分远比不上均衡的饭菜或专业的营养补充品。喝多了可能会摄入过多糖分,增加健康风险;所谓的“提神”,不少时候是糖分带来的短暂血糖上升,或是心理作用,没法真正解决疲劳。

可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打工人常面临睡眠不够、吃饭不规律的问题,精神紧绷、身体疲惫成了常态。这时候,一瓶方便携带、能带来“能量暗示”的大瓶饮料,恰好满足了大家“快速解乏”的需求——它或许不是真的“营养液”,却成了很多人在疲惫时刻的“续命水”:赶工到下午昏昏欲睡时喝几口,熬夜到凌晨撑不住时抿两口,好像就能暂时扛过眼前的辛苦。

说到底,“工地饮料”的走红,不只是饮料本身的吸引力,更像是当代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在压力里找低成本的慰藉,在疲惫中寻简单的支撑。它像一面小镜子,照出了大家为生活奔波的辛苦,也藏着普通人在平凡日子里咬牙坚持的韧劲。

来源:暴躁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