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年销几千万的新锐护肤品牌创始人最近很困惑。店铺后台的评估模型显示,他的品牌在用户运营、内容营销等多个维度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事实上,他们团队的种草能力很强,粉丝粘性也不错。
不套用笼统的行业标准,结合新品牌成长阶段、所处行业特性,给出匹配的诊断与方案。
作者 | 杨奕琪(上海)
一个年销几千万的新锐护肤品牌创始人最近很困惑。店铺后台的评估模型显示,他的品牌在用户运营、内容营销等多个维度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事实上,他们团队的种草能力很强,粉丝粘性也不错。
问题出在哪?常规商家评估模型被头部品牌拉高了平均线——当一个新品牌和欧莱雅、雅诗兰黛这样的成熟品牌放在一起比较时,哪怕再优秀也可能显得「不达标」。
更关键的是,许多新品牌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内容能力强,但缺乏转化到天猫的有效链路,这种「站外强、站内弱」的特点,在传统评估模型中被忽视了。
针对这一「误判」,天猫「宝藏新品牌」近期联合天猫快消、服饰、家享、健康四大行业运营团队、千星计划与一财商学院推出专门为新品牌定制的「5力模型」,包括综合运营力、流量运营力、货品运营力、用户运营力、内容运营力。
该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不套用笼统行业标准,而是适配新品牌真实成长情况,帮其抛开「对标头部」的焦虑;还会结合新品牌所处行业特性,给出匹配的诊断与方案。而且,「5力模型」兼顾了淘系指标和品牌在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话题度、种草深度、曝光渗透率等数据,让评估更公平。
「5力模型」还代表着天猫对新品牌愈加精细的支持。从去年「宝藏新品牌」的重启到今年的精细化,再加上互联互通补足「内容+货架」闭环,天猫想要为新品牌量身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品牌力成长体系。
新品牌需要专属的「5力模型」
虽然这两年不少新品牌靠打爆款攒下初步规模和产品名气,但把品牌真正做起来,需要兼顾的远不止一个爆品,大到产品、用户运营、内容表达,小到商品详情、店铺装修、客服售后、物流时效,每一环都可能影响经营结果和品牌口碑。
可新品牌往往缺标准和经验,不知如何评估做得好不好,做得不好又该如何优化。「5力模型」正好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评估体系,每一个运营力都精准对应做品牌的核心要点,品牌能一一比对,提升短板。
例如「货品运营力」关注新品牌的新品卖了多少,爆款多不多,通过数据提醒商家,避免只靠一个爆品支撑体量。
「流量运营力」和「用户运营力」分别对应拉新和复购。前者会考核新品牌是不是太依赖付费流量、免费流量占比如何;后者考核的是店铺有多少会员、活跃度和复购率如何。一个健康增长的品牌不能只靠砸钱拉新,更要让消费者主动找到、愿意复购。
「内容运营力」会通过站内外短视频和直播的成交贡献,来判断品牌内容做得好不好、转化效果如何,这对品牌打爆品、攒粉丝非常重要。这个维度还会关注站外种草内容和站内联动的转化效果,因为新品牌既要做好站外种草、被更多人知道,也要做好承接、把新客沉淀为天猫旗舰店的用户资产。
「综合运营力」则考核客服回复快不快、发货及不及时、退货率高不高、商品详情页做得好不好,这些看似基础的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和复购意愿。
正因为每个运营力都拆分了细化指标,新品牌一旦某项能力得分低,就能精准定位并提升。
近期宝藏新品牌联合行业、千星计划举办的四场行业沙龙会里,发现大部分新品牌的「内容运营力」偏低,拆解指标后发现,具体问题在于站内外的视频流量、种草效果都不佳。讲师给出的方案明确:站外多找达人合作扩大品牌认知;站内加强短视频、直播联动促成转化。
新品牌还能把这五个运营能力结合起来一起评估。比如,免费流量特别少,往往和内容做得好不好有关——站外没做出能吸引用户主动搜店的好内容,就只能「花钱买流量」,这样一对照,优化方向就清晰了。
此外,「5力模型」能够对应到商家内部的部门分工,让品牌切实把方案落到团队工作中。例如在「综合运营力」上,若客户体验评分偏低,品牌可进一步拆开看,是商品让客户不满意,还是客服没做好,又或是物流出了问题?拆清楚后,就能明确该让产品、客服还是仓储物流团队去优化了。
不同行业的新品牌,需要针对性的5力诊断
「5力模型」最大的创新在于,它不是 「通用模板」,而是会根据行业特性量身调整,毕竟不同行业的消费习惯、经营逻辑都天差地别。
某个从日式收纳切入的家居新品牌,曾经凭高性价比收纳单品跻身天猫热销榜。但许多像他们一样做家居小件的品牌,常常因复购率不高而焦虑。
不过通过5力模型评估就会发现,家居用品的消费频次本身就不高,复购率低是正常的。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拓展类目、引导消费者跨品类购买。这个品牌后来拓品至厨房用具,实现用户跨品类复购,在今年天猫618成长为新锐黑马。
这背后,是「5力模型」联动四大行业运营团队带来的深度洞察,它把各行业商家的痛点、特性融入其中,针对性设置运营力权重、指标,再通过 「宝藏新品牌」联合行业运营、培训讲师的1V1定诊、行业沙龙会,帮不同行业的新品牌找准重点。
过去一个月,「宝藏新品牌」举办了服饰、快消、家享、健康四大行业沙龙会,到场商家借模型自评后,讲师结合评分给出行业专属建议。单看「货品运营力」这一项,不同行业的优化方向就差异明显。
快消更注重大单品的塑造,盯着核心产品持续迭代,打造长期领跑品类的标杆款。所以快消行业沙龙会告诉商家,怎么借助天猫的工具和行业报告,从 「看懂消费者关心什么」「抓准行业趋势」「摸清竞品情况」这三点入手,找到更有市场空间、能事半功倍的新品方向。
服饰行业需要高频上新、精准打爆,关键在于能不能踩中流行趋势、选对款。考虑到服饰新品牌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弱,服饰行业沙龙分享巧办法:借助已有品类心智的核心爆品,借IP联名、明星粉丝效应来上新和破圈,降低新品试错成本。
健康行业的策略更细分。在高集中度赛道(如专业器械)聚焦大单品打造,在低集中度赛道(如健康食品)则布局多单品矩阵。健康行业沙龙会上,评估数据显示70%的商家有较强的复购属性,但会员复购率还是偏低,讲师因此建议品牌深挖人群的更多需求场景,拓展货品宽度,以提升复购。
新生代养生品牌「真不二」就是这么做的。「真不二」从养生泡脚包起家,后来聚焦年轻人体态不好、焦虑情绪、睡眠质量差等亚健康问题拓宽品类,如推出针对脖子前倾、富贵包的中式牵引颈枕。目前,「真不二」旗下既有50%支撑复购的核心品类,也有 50% 能提升消费品质、拉开竞争差距的差异品类。
天猫依旧是最适合新品牌的平台
双十一临近,越来越多新品牌与「宝藏新品牌」合作通过「5力模型」制定大促策略,不是简单地砸钱买流量,而是根据自己的「五力」短板精准发力,更高效地实现增长。
从2024年「宝藏新品牌」重启以来,通过与TMIC、小黑盒等产品工具以及千星计划、一财商学院等生态资源联动,已经构建一套完整的品牌化路径。过去一年,IP服务500余家品牌,其中超20%活动GMV破千万,平均增速超过100%。
联合利华洗护发品类电商负责人 Sarah 在快消沙龙上表示,集团旗下高端护发品牌「NEXXUS」今年新出的黑金瓶焕活护发精油,就与宝藏新品牌团队一起打磨,借 TMIC 天猫新品创新中心明确传播卖点、锁定有效内容素材,实现精准转化。
从长期经营来看,新品牌的终点还是在天猫。这么多年下来,消费者已经养成习惯,有稳定需求时会主动去天猫搜品牌或店铺;货架电商与生俱来的 「店铺沉淀」 属性,更有利于品牌将流量变成品牌资产。
天猫的新品牌扶持路径也在日益完善,从「千星计划」到「宝藏新品牌」再到「超品日」等头部IP的分层扶持体系,都是为了给新品牌更对口的支持。
而宝藏新品牌「5力模型」的推出,让新品牌在天猫的成长更有方向,运营更精细化、更有效——不再需要焦虑地对标头部品牌、追求全面优秀,而是找到适合自己所处行业、当前阶段的重点突破方向。
正因为平台对新品牌的扶持都落在实处,新品牌在天猫从「爆款起量」到「品牌沉淀」的成长链路越来越顺畅,天猫依旧是最适合新品牌的平台。
来源:窄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