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种大蒜可得上点心,要是少做一步,那大蒜个头小不说,产量还低。这可不是吓唬你们,好多人种蒜失败,就是在这上面栽了跟头。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唠唠这其中的门道。
家人们,种大蒜可得上点心,要是少做一步,那大蒜个头小不说,产量还低。这可不是吓唬你们,好多人种蒜失败,就是在这上面栽了跟头。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唠唠这其中的门道。
就说这蒜种的挑选,这里面的讲究可大了。不少朋友在种蒜的时候,觉着只要是蒜都能当种子,这想法可大错特错。曾经有个朋友犯懒,没仔细挑蒜种,挑的时候专门挑小蒜瓣,觉着这样能省点儿蒜种,还想等收获的时候再大赚一笔呢,结果呢?种出来的大蒜苗稀稀拉拉不说,最后收获的蒜头小得可怜,品质那更是糟透了。其实,选蒜种的时候就得像选宝贝一样,一定要选那些个头大、蒜瓣饱满、没有伤痕的。这些大个儿饱满的蒜瓣,营养足,就像给大蒜“开了挂”,长出来的苗那叫一个壮实,根系扎得稳稳的,后期蒜头才能又大又饱满。要是用那些个头小、发育不全的蒜瓣,营养都不够自己“吃”,哪还有力气长大呀,到头来蒜杆细细弱弱的,蒜头自然也小得可怜,产量能高才怪呢。
光是挑好蒜种还不够,播前处理这步更是不能省。我有个亲戚以前种蒜,觉着蒜瓣看起来好好的,就直接往地里种。刚开始蒜苗长得还行,可没过多久,好多蒜苗就打蔫发黄了,到收获的时候,产量也大受影响。其实呀,蒜瓣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沾上病菌。咱得用药水泡一泡,像用50%多菌灵兑500倍的水,把蒜瓣泡个10 - 15分钟,然后捞出来晾干再种 。这么做能给蒜瓣消消毒,把病菌都赶跑,防止它们在地里捣乱,蒜苗的根就不容易腐烂,长得才更健康。要是你不想用农药,用100倍的小苏打溶液泡也成,天然又环保。
土壤准备工作也十分关键。有个村民连续几年在同一块地种蒜,结果病害越来越严重,大蒜个头小,收成还特别差。这就是重茬种植惹的祸,同一块地连年种蒜,土壤里的病菌越来越多,养分还失调,大蒜生长就受影响了。种蒜前最好和其他作物轮着种,要是实在没办法只能重茬,那就在底肥里掺和些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啥的,抑制病菌。另外,土壤要提前深耕细耙,把地整得松松软软、平平整整,石块、杂草都清理干净。结合翻地,施足底肥,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都中。翻地前把肥料撒在土面上,翻地的时候把肥料和土拌匀,让肥料在土里分布均匀,这样种蒜时就能给大蒜充足的养分。
这播种深度也有窍门,种得太深,大蒜呼吸不畅,养分吸收也受影响,发育就不良,出的苗又弱又小,后期蒜头也长不大;种得太浅,蒜瓣容易暴露在外面,水分流失快,还容易受冻,大蒜就容易“跳蒜”,就是蒜苗东倒西歪,参差不齐,产量自然高不了。一般来说,把蒜瓣的三分之一埋在土里,三分之二露在外面,用手拿着蒜瓣往下一按,手刚好卡到土面上,这个深度就刚刚好,种完再覆土就行。
种蒜浇水也得适量。有些人觉着多浇水,蒜能长得更好,于是三天两头浇水,结果水太多,土壤里空气都没了,根系泡在水里没办法呼吸,很快就烂根。大蒜是耐旱怕涝的作物,平时浇水得按“见干见湿”的原则来,土壤表面干了再浇,浇透就行,千万别积水。
给大家讲个事,有位大爷以前种蒜就是不讲究方法,他觉着不就是种蒜嘛,哪有那么多规矩。结果每年种出来的蒜又小又少,自己吃都不够。后来听了专家的建议,从选蒜种开始,一步一步认真做,挑饱满的蒜瓣,播种前精心处理,又重新翻耕土地、施足底肥,控制好播种深度和浇水量。这一年下来,大蒜大丰收,蒜头又大又圆润,产量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家人们,这每一步对大蒜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影响。你们种大蒜的时候有没有踩过这些坑呢?是怎么解决的?快来评论区分享分享,咱们一块交流交流经验,争取今年种蒜都有个好收成。
总结:阐明种蒜需关注多步骤,邀大家分享种蒜经验。
来源:豆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