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想进步了,砸下上万亿抄福建舰,要抢在中国前面搞出核航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0:10 1

摘要:不知道是不是被九三大阅兵和福建舰给刺激到的缘故,我总感觉印度现在越来越急着进步了。最近我在路透社上刷到一条新闻,说是印度国防部于近期公布了一项为期 15 年的国防现代化计划——《2025技术能力与路线图》(TPCR-25),其中或包括建造印度第3艘航母的规划。

印度太想进步了,砸下上万亿抄福建舰,印度要抢在中国前面,成为第一个拥有核航母的东方大国。

不知道是不是被九三大阅兵和福建舰给刺激到的缘故,我总感觉印度现在越来越急着进步了。最近我在路透社上刷到一条新闻,说是印度国防部于近期公布了一项为期 15 年的国防现代化计划——《2025技术能力与路线图》(TPCR-25),其中或包括建造印度第3艘航母的规划。报道特别提到,印度的第3艘航母可能会直接“弯道超车”,一步到位配备电磁弹射系统和核动力系统,而且还要上印度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

这不是印度人第一次放话要造新航母了,早在2024年5月,印度防长拉杰纳特·辛格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用一种迫不及待的口吻高调宣布:印度将“很快”开工建造第2艘国产航母。对于印度军方跑出来的话茬,印度媒体更是毫不掩饰,直接就打出了“海军竞赛”的标题,赤裸裸地表示,此举就是为了与日益强大的中国海军“比个高低”。

这艘承载了印度人无限憧憬(意淫)的新航母,被赋予了一个充满力量感的名字——“维沙尔”(INS Vishal),这是个梵语词儿,意为“宏伟庞大”。而它的设计指标,说好听是在向另一个东方大国致敬,说难听点就是照着福建舰的作业抄。

“维沙卡帕特南”级驱逐舰

而且,它还不是照虎画猫的那种抄,印度人希望拥有后发优势的“维沙尔”号可以青出于蓝,所以希望它能上就连福建舰都没有的核动力系统。这艘印度航母身上的每一个零部件都透着一种印度式自信:福建舰有的,我都要有;福建舰没有的,我也要有。

根据目前流出的信息和印度海军的设想,印度人对“维沙尔”号的野心不可谓不大。

在吨位上,“维沙尔”号要“更大、更强”。规划排水量直接瞄准6.5万吨,甚至有说法称将达到7.5万吨。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4.5万吨),意图在体量上直接逼近甚至是追平福建舰(满载排水量约8万余吨)。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一点,“维沙尔”号要拥有电磁弹射系统。印度方面明确表示,将为“维沙尔”号配备与福建舰和美国“福特”级航母同款的电磁弹射系统。这意味着印度海军渴望一步从“滑跃起飞”的常规操作,直接跳进“电弹起飞”的顶级玩家俱乐部。

如果说对标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还只是追赶,那么印度的下一个目标,就堪称弯道超车的豪赌了。根据《2025技术能力与路线图》,印度海军打算直接给“维沙尔”号配备核动力系统。目前全球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只有美国和法国,中国虽然也在稳步推进航母计划,但福建舰之后的004是否会采用核动力,现在谁也说不准。

“维沙尔”号航母的AI想象图

印度此举,显然是想在核动力航母这个关键领域抢在我们前面,一举实现对中国的反超,奠定其在全球南方国家乃至世界海军格局中的“有声有色”大国地位。

但是——凡事就怕一个但是,虽然印度人想得美,但是你长的丑啊。在评估印度是否有能力建造“维沙尔”号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它的老大哥——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光辉历程。

早在上世纪末,“维克兰特”号项目就已启动,2003年获得印度国会的正式批准,2009年在科钦造船厂举行了安放龙骨仪式。

2011年,为了给其他船只腾出船坞,尚未完工的“维克兰特”号被临时拖出,进行了第一次下水仪式。2013年又举行了第二次下水仪式,此时的“维克兰特”号船体建造工作仅完成了约30%,连舰岛都还没装。

下水之后,等待着“维克兰特”号的是更为漫长的设备安装和调试。直到8年后的2021年8月,这艘航母才首次颤颤巍巍地驶出港口,进行首次海试。期间,甚至还传出在高速航行时出现船体“磕头”般剧烈点头的现象,稳定性备受质疑。

“维克兰特”号

2022年9月,在龙骨安放13年后,“维克兰特”号终于正式交付印度海军。印度用13年的时间,才磕磕绊绊地造出了一艘技术相对成熟、采用常规动力和滑跃起飞方式的4.5万吨级中型航母。而且期间还充满了预算超支、技术瓶颈、工期延误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吧:

“维克兰特”号4.5万吨,常规动力,滑跃起飞,耗时13年。

“维沙尔”号(设想):6.5万吨以上,核动力,电磁弹射。

这个技术跨度,不亚于一个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宣称他下周就要去参加F1方程式赛车,并且目标是夺冠。这就是婆罗多大乘赢学的魅力,我每次都看不懂,但不妨碍我每次都大受震撼。

梦想是无价的,但实现梦想的每一步都需要真金白银。据估算,“维沙尔”号航母的总成本,极有可能将突破1万亿卢比(约合120亿美元)大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印度最先进的“维沙卡帕特南”级驱逐舰,单艘造价已高达1100亿卢比。一艘技术复杂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核动力电弹航母,其造价突破万亿卢比,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对于年度国防预算约为770亿美元的印度来说,拿出超过十分之一的预算去豪赌一艘前途未卜的航母,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更何况,钱还不是唯一的问题,技术才是那座真正难以逾越的大山。

印度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装置

尽管印度一直高喊“印度制造”的口号,但其国防工业长期以来都患有严重的“万国造”依赖症。“维克兰特”号虽然号称“印度国产”,但燃气轮机来自美国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来自以色列,舰载机则是俄罗斯的米格-29K。

到了“维沙尔”号,这种依赖只会变本加厉。

以电磁弹射为例,这种技术目前全世界仅有中美两个国家有,中国的印度就不要想了,美国倒是可以卖,但是那个报价肯定会高到天上去。尽管印度宣称正在“自主研发”,但其公布的成果仅是一个能发射400公斤无人机的微型电磁弹射原型机。要想用这玩意去弹射一架动辄重达2、30吨的舰载机……除非印度人也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外星人,并且用烟屁股逼它们交出了天顶星科技,否则,最后大概率还是得老老实实花大价钱跪求美国卖。

美国“福特”级航母使用的电磁弹射与阻拦系统

至于核反应堆,这种为航母提供动力的舰载核反应堆技术,是顶级的军事机密。印度虽然有建造核潜艇的经验,但潜艇用的小型反应堆与航母用的高功率反应堆完全是两个概念。自主研发可能需要15到20年,这还是乐观的估计。作为一个年过不惑的中年人,我非常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这玩意服役了。

还有舰载机,目前印度海军的主力是从俄罗斯购买的米格-29K,以及计划中要从法国引进的“阵风-M”。而印度的国产舰载机项目(TEDBF)仍在开发中,前途未卜。

不难预见,“维沙尔”号即便真的开工,也必将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的“万国牌”组装项目。届时,来自美、俄、法、英、以等国的技术和设备,将在印度的船厂里搅成一锅粥。至于能否顺利整合,不出幺蛾子,这个的答案恐怕也只有恒河里的老仙才知道了。

说来有趣的是,虽然渴望获得第3艘航母的印度人大有人在,在印度海军航母对此却有着不同的见解。2022年12月,时任印度海军参谋长哈里·库马尔就曾公开表示,由于预算限制,“维沙尔”号的设计建造计划已经被“暂时搁置”。当时,印度海军内部更倾向于建造一艘“维克兰特”号的同型舰,以求稳妥,并尽快形成三航母战斗群。

但是福建舰的进度加速,最终成了击穿印度海军求稳心态的催化剂。在福建舰的强烈刺激下,印度人经过长达3年的思想挣扎,最终决定倒向更激进、更具风险,同时也更具诱惑力的核动力航母方案。但这究竟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还是一时上头的冲动之举,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了。

说实话,我对印度立志要建造核动力航母这事,非但不忧心,甚至还有点小期待。我们在九三阅兵上展出了那么多高超音速导弹呢是吧?你像什么鹰击-17啊、鹰击-19啊、鹰击-20啊、鹰击-21啊、东风-26D啊……这些神兵利器造出来,总得有个练手的目标吧?

东风-26D

鹰击-17

都指望美国人的航母是不现实的,一个是美国现在的造船工业太拉跨,造一艘新航母花的时间已经比印度人都长了;二是美国海军现在特别地怂,敢于闯进第二岛链的次数肉眼可见地减少了,还说要搞什么“分布式作战”,说白了就是怕死,完全没有与我决战的决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多一个指望总是好的,这样@家有神兽的“三战”系列动画也有动力继续制作下去。不然我们广大吃瓜群众看什么去?他现在的剧情都已经播到印度两艘航母都被东风-26击沉了,印度人要是再不造新航母,你让我们以后打谁去呢?

来源:孤烟暮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