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08:24 2

摘要: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新铺好的柏油路蜿蜒曲折地串起着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民居,村民广场上晨练的老人们舒展着筋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走进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罗沟村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禁不住赞叹:“净、美、靓”。

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新铺好的柏油路蜿蜒曲折地串起着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民居,村民广场上晨练的老人们舒展着筋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走进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罗沟村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禁不住赞叹:“净、美、靓”。

“在省检察院的帮扶下,村里变化真大,环境越来越美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多了。”70岁村民惠大爷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湖北省检察院定点帮扶郧阳区,并派出一支驻村工作队在该区杨溪铺镇罗沟村开展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先行村、种苗繁育第一村、清洁流域样板村、共同缔造示范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改善全村生活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罗沟村2023年获评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被评定为“湖北省2024年度美丽乡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蒋长顺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表彰为 2023-2025年度省派驻村期满考核“好”等次人员。

产业富民

让群众在乡村产业发展中

得到实惠

入村企业向村民发工资

“今年在村里引进的苗木繁育项目工程上打工,预计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今年5月,刚刚领到工资的村民王作林乐呵呵地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湖北金水源苗木繁育基地项目是在省检察院协调下重点引进的中药材种苗项目,同时引进的还有十堰市郧阳区林业种苗繁育基地项目和湖北省油橄榄种苗智能繁育中心项目,以此着力打造集中药材、林木、油橄榄种苗繁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产业,形成“种苗繁育第一村”的品牌效应,推动产业兴村富民。

金水源武当中药材种苗大棚

油橄榄种苗大棚

随着林木、武当中药材、油橄榄三大种苗繁育项目全面投产育苗,目前集种子培育、种苗繁育、苗木交易、研学观光、科普培训为一体的现代种业示范基地初见规模,年生产各类优质种苗近1亿株。

桃园桃花盛开

“三家种苗企业项目入村后,一方面村民可以就近参与工程建设,提高家庭收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也大幅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从而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罗沟村干部罗贤华欣喜地说道。据统计,三大龙头产业入村为1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30户脱贫户,户均增收6000元。

与种苗繁育协调发展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是罗沟村产业发展的又一特色。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协调下,该园2023年9月被十堰市确定为郧阳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经营方式采取特色农业产业与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立秋时节,园区内瓜果飘香,十堰、郧阳城区1000多名学生及家长走进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事劳作,感受农耕文化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习农业知识,也备受学生家长的喜爱。

黄桃丰产

目前,园区有摘黄桃、拔花生、刨红薯活动,后期还有拔萝卜、冬枣和蜂糖李采摘等一系列的秋收活动。

采摘活动只是农产品丰收后的销路之一,在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下,农户与十堰市郧阳区电商平台、大型超市积极对接,同时组织网络直播团队打卡田间,向网民介绍农民秋收情况,拓宽销售渠道。与此同时,省检察院积极开展消费帮扶,今年已购买郧阳区农副产品30万元,帮助销售农副产品20余万元。

组织人员开展网络直播,拓宽销售渠道

一位村民高兴地说:“以前我们担心销售问题,现在省检察院消费帮扶并协调畅通销售渠道,不仅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实现了增收,同时也增强了大伙对农业发展的信心。”

送法利民

以法治之力助乡村治理

产业富民的同时,驻村工作队注重结合检察工作特点,充分发挥法治优势,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法治示范村。

今年6月,省检察院驻村工作队来到村民罗大(化名)家上门走访时,看到罗大的邻居罗二(化名)家在整修房子,而罗大忙前忙后给罗二帮忙,他俩像一家人似的,相处融洽。然而,去年5月,两家因宅基地产生矛盾,甚至一度大打出手。省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多次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交流沟通,从法、理、情等多角度释法说理,最终,两家冰释前嫌,邻里关系更胜往昔。

看到两家和睦相处,驻村工作队感到欣慰之余,也在对矛盾纠纷调解进行复盘:有些矛盾难以化解源于村民对相关法律政策的不了解,经过耐心的释法说理,问题迎刃而解。如何结合检察工作特点,发挥法治优势,提升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驻村工作队走进群众之中寻找答案。

“能不能建一个小广场,既可以学习法律知识又可休闲健身……”在入户开展法治宣传征求群众意见过程中,大家对此意向趋于一致,这是一个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启迪思想,提升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好办法,为此驻村工作队根据群众的意愿推出了法治文化广场设计方案,将群众建议转化为施工图纸。

罗沟村的法治文化广场

去年9月,一座高起点、高标准的法治文化广场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郧阳法治工作的新地标、网红打卡的新领地。广场宣传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典、诉讼法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在广场内安装室外LED显示屏,配套建成小型篮球场、装配健身器材等,既是休闲健身的小广场,也是普法宣传的大舞台。

郧阳区实验小学学生代表们参观学习罗沟村法治文化广场

法治文化广场刚一建成,就深深吸引周边村民前来参观学习、游玩打卡,在观看法治视频、学习法律条文、休闲健身娱乐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增长法律知识。如今,这里既是村民学法用法的“加油站”,也是游客休闲打卡的“网红地”。

郧阳区法院、检察院来罗沟村开展巡回庭审

驻村工作队还携手郧阳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教育局等单位,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积极推动婚姻、邻里、宅基地等矛盾纠纷化解。特别是区粮油物流产业园(占地300余亩,总投资8.2亿元)征地拆迁工作中,通过耐心宣讲政策、释法说理、充分运用法理情,圆满完成了41户涉地拆迁工作,确保了大型入村工程项目顺利建设。今年6月12日,全区26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来到法治文化广场开展“实景教学”,沉浸式汲取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走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法治文化广场的建成,方便了村民在家门口学习法律知识。”罗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平说道,在省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法治文化已深入人心,融入生活,更接地气。目前村庄和谐稳定,无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郧阳区组织村书记到法治文化广场开展“实景教学”

房屋外墙粉刷,统一外观,房前屋后绿化美化,门前菜地分区分块围起设计新颖的小围墙,挖掘机推土机平整入户道路……罗沟村二组正在紧张施工,进行人居环境升级改造,村民王大爷看着整修一新的自家房屋笑得合不拢嘴。

入户道路铺设沥青

此前二组居民对村庄环境改造早有期待,2024年以来,由省检察院驻村工作队牵头组成试点专班,在二组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专班摒弃以往大包大揽的思路,发动党员、工青妇小组长挨家挨户上门沟通,收集改造意见。通过座谈会、场院会等,多次与群众沟通协商,最终确定了屋顶防水、外墙粉刷等五个改造项目,改造资金由村集体项目和农户个人共同出资完成。

改造对比图

“我的家园我作主,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小组长陈敬利带头和大家一起筹集资金,村民积极配合,个人出资很快完成了,但村集体资金还有很大缺口,怎么办?为此,在省检察院的协调下,争取到省财政厅美丽乡村专项建设资金400万元。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邀请专家团队结合农村特点,对房屋外观、庭院等进行重点规划,因地制宜实施改造,着力打造“时时有菜、月月见花、季季有果、常年绿树成荫”的庭院景观。

“既要留住乡愁,又要植入现代元素”。村庄整治突出生态美学理念:蘑菇主题广场采用本地青石铺装,休憩凉亭的斗拱设计融入武当建筑元素;柿子小游园里,仿木栈道串联起10余株柿树,传统农耕器具变身景观小品。据统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惠及30户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劳务收入。

小广场、小型篮球场、小游园

建好以后如何管?驻村工作队想出了环境评比、文明积分制度,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以此为契机,我们进一步拓展积分管理制度,建立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将村民参与的义务劳动、集体活动、产业发展等活动折算成积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驻村工作队员李福金说,村民从“看客”变成了“主角”,争着劳动赚积分,风气自然有了变化。

如今的罗沟村,村庄环境持续改善,法治文化广场、休闲健身活动场所、新能源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向“净、美、靓”转变,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风气得到明显提升,村庄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更加宜居。

数字见证变迁。两年来,在省检察院的大力帮扶和协调下,多方筹措,通过整合3100余万元资金,加强村民人居环境改善、小流域综合治理、种苗大棚建设、农业灌溉等,村集体收入、人均年收入大幅提升,脱贫户较上年度户均增收5500元,村民生活品质明显增强。硬件升级方面,硬化黑化串户路2公里,新增太阳能路灯70余盏,彻底告别了雨季泥泞难行、晚上出门打手电筒的日子。安装充电桩2处,打造文化广场2个,实现水电路网信全覆盖。

“省检察院的帮扶和协调引进的大量项目资金投入,让我们小山村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平对罗沟村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罗沟村的发展是郧阳区定点帮扶的一个缩影。在省检察院的牵头带动下,各家帮扶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开展帮扶工作。目前,一批项目正持续推进之中,和美乡村建设已初见成效。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村民富裕的美好画卷在郧阳大地徐徐铺开……

来源: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