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石泉县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创新推行传染病“筛查、诊断、治疗、管理、康复”一体化医防融合新模式,大幅提升县域传染病防治能力,为人民群众筑起更坚实的健康防线。
近年来,石泉县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创新推行传染病“筛查、诊断、治疗、管理、康复”一体化医防融合新模式,大幅提升县域传染病防治能力,为人民群众筑起更坚实的健康防线。
在石泉县医共体传染病防治中心,先进的诊疗设备、良好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就医更加舒心。以前,像结核病等传染病往往需要到省市大医院诊疗,2021年,石泉县将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项目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在石泉县医院新建了一栋5层的传染病防治大楼,配置35类200余台套医疗设备,以及空气负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中心供氧及中央监控系统等,大幅提升了传染病防治能力。
患者 黄桂材:不用跑省里头的大医院,在县里就能受到规范的治疗,现在医保也能报销大部分,屋里头负担也不像原来那么重了。
患者 王吉根:感染科护士和主治医生把病人当亲人,每天上班下班无数次地来问候我,把我的病给治好。
今年,石泉县又整合县疾控中心等机构的职能与医疗资源,在石泉县医院设立医共体传染病防治中心,坚持“平战结合”“防治一体”的思路,进一步提升传染病快速检测和诊治水平,能更早一步预防病毒入侵,发生重大疫情时可立即转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
石泉县医共体总院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副主任 张家华:结核病的诊治原来是有了症状再筛查,进一步确诊再进行治疗。现在我们从结核病密接群体着手筛查,通过规范的检查措施,发现结核潜伏感染,建议提前接受治疗。
随着防治关口的前移,大幅降低了发病风险和后续治疗成本。据统计,今年2月以来,中心累计筛查肺结核300余例,发现潜伏感染126例,其中85例接受了预防性治疗,已规范纳入治疗肝病患者6例。
石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陈向鹏:以结核病为例,传统的结核病治疗模式下,临床医生更专注于治,这种病群管理模式过于依赖医疗机构,常因公众意识不足、用药不规范、以及医院、患者、疾控三方信息不畅,导致介入时间晚、群众依从性差、治疗效果不佳。现在成立结核病预防性门诊后,我们会定期派出公卫医师到医院,联合临床医生同时开展工作,在治疗已确诊患者的同时,划定筛查范围。
这种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的模式实现了疾病预防、筛查、救治、康复等各环节无缝衔接。临床医生专注个性化诊疗,公卫医生提供防控管理建议,并在患者确诊时同步在其居住地开展筛查,快速锁定传染源、开展密接筛查、切断传播途径。为此,石泉县对全县120余名村医进行传染病专项培训,提升传染病筛查、预防性用药规范、家庭防护指导等核心技能,打通医防融合“最后一公里”,推动形成传染病“全周期管理、全链条防控、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新路径。
石泉县池河镇双营村卫生室医生 李向发:培训让我们心里面有底了,遇到可疑情况知道怎么筛查、怎么初步处理、怎么及时转诊。
石泉县医共体总院院长 叶剑:下一步,石泉县医共体总院将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核心抓手,锚定“医防深度融合、服务全域覆盖”目标,为进一步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并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更完善的医防融合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精准度,全力打造“县域统筹、上下联动、医防协同”的医防融合新格局,为群众筑起更坚实的健康防线,让医防融合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石泉融媒记者:郭依萍
初审:张哓伟
复审:冯涛
终审:陈倩雯
监制:贾自龙
来源:石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