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打河内?撤退时许世友一道军令,让越南经济倒退十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16:30 1

摘要:我们国家与越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秦始皇在完成祖国的大一统之后,南下征服百越地区,而越南在我们的史书典籍中一直被称为安南。到了唐朝时期由于藩镇割据问题比较严重,再加上唐朝内部由宦官当政,出现了内忧外患,而此时的安南就利用了混乱的条件,快速的实现了独立。

我们国家与越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秦始皇在完成祖国的大一统之后,南下征服百越地区,而越南在我们的史书典籍中一直被称为安南。到了唐朝时期由于藩镇割据问题比较严重,再加上唐朝内部由宦官当政,出现了内忧外患,而此时的安南就利用了混乱的条件,快速的实现了独立。

在明朝时期,虽然明成祖朱棣用武力的手段夺回来安南,但是由于其管理过于困难,所以到了朱瞻基时期,安南又变成了独立的存在,它每一年只需要固定的缴税纳贡就可以。

而在清朝时期,由于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使得他们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大清王朝和越南都成为了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在日本侵略者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和越南一起承受了屠戮和伤害。在那一期间,我们是难兄难弟,同时我们也对越南实行了多次的援助,在我国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为越南提供帮助。

可是在中苏关系恶化之后,苏联为了寻找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而这时的越南公然的站在了苏联的背后,背弃了两国之间多年的情谊。不停的骚扰两国边境,于是我们不得不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为什么我们没有攻打河内,而撤退的时候许世友下了一道军令,让越南的经济倒退了十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之后,原本想要由曾经的志愿军总司令邓华挂帅,但是因为邓华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所以便临时更改了挂帅的将领,由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位上将指挥,其中最关键的谅山一战。

许世友在接到命令之后,他立刻赶往南宁进行军事布置,凭借着多年的战争经验,许世友制定了特殊的战略,决定快速攻占凉山。凉山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距离越南的首都河内很近,越军在凉山也做了军事部署,地形易守难攻,想要拿下凉山是非常困难的。越南仗着凉山的特殊地形,一直认为谅山固若金汤,但是没想到这一切在许世友的面前都不值一提。

在强大的火力攻击下,越军毫无招架之力,对于许世友来讲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想要拿下凉山,而是不给越军生还的可能,防止他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许世友包围了越军守军的三面,仅仅留下了一面,希望越军的精锐部队够前来救援,如此一来,便能够实现全面的打击越军。但是没想到越军利用先进的卫星,提前发现了我军的军事部署,并没有上当。

而此时的许世友只能够消灭谅山的越军,我军占领了谅山之后,越军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因为谅山之下就是越南的首都河内,这个时候如过想要拿下越南的首都河内的话,易如反掌,但是我军却没有这样做。

越南不停的骚扰两国的边境,才导致我们不得不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一次战争是以保护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的,我们并不是进行侵略和扩张,如果贸然的攻打了越南的首都河内,这违背了此次战争的初衷,战争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如果当年的越南能够稍微理智一点,这一次战争就不会发生,也不会有无辜的人丧生。

而且当年我国的力量还不足以攻打越南的首都,战争的形式总是瞬息万变的,河内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它也会有一部精锐的武装力量存在,如果贸然攻打,很有可能陷入敌人所设置的陷阱中,这次战争仅仅是敲打。

而且越南的首都河内,也有很多外国的使馆,如果我们贸然的进攻,也会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会让世界误解我们发动此次战争的目的。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以和平为主,战争对于两个国家来讲,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许世友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之后,但是没想到越军在我们撤退的路上,设置了很多的障碍,不但发动了偷袭,而且还使用了毒气弹,如此卑劣的手段直接引怒了我军,于是许世友直接下令炮轰谅山。同时对于沿途的一些军事基地以及据点进行相应的爆破,交通设施也进行摧毁,这一举动足以让越南的经济倒退。能够有如此结局,越南咎由自取。

来源:古来今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