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以来,东北出马仙文化便伴随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尽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大力整顿封建迷信活动,但作为东北萨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出马仙信仰,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逝,反而在民间继续流传。
唐朝以来,东北出马仙文化便伴随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尽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大力整顿封建迷信活动,但作为东北萨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出马仙信仰,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逝,反而在民间继续流传。
在出马仙的传承体系中,关于出马弟子(即“弟马”)的“五弊三缺”之说,一直是个神秘而引人遐想的话题。所谓“五弊三缺”,是指出马弟子因泄露天机或获得超凡能力而遭受的因果报应。另一种解读则是,上天赋予出马弟子窥探天机的能力,作为交换,他们必须承受“五弊三缺”的命运,以此防止心术不正者利用此能力行不法之事。
具体而言,“五弊”指的是鳏、寡、孤、独、残五种人生境遇:
鳏:指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即通常所说的鳏夫。
寡:指失去丈夫且未再嫁的女子,即寡妇。
孤:原指幼年丧父,现泛指失去双亲的孩子。
独:指年老无子女陪伴的老人,即孤寡老人。
残:指身体有残疾或缺陷的人。
而“三缺”则是指财、命、权三方面的缺失:
财:指一生财运不佳,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积累财富,甚至可能倾家荡产。
命:指寿命短暂,即短命。
权:指一生中即便才华横溢、能力出众,也难以获得官职或权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出马仙文化中的“五弊”现象已有所变化。如今,鳏寡现象多以离婚为主流,与古代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三缺”的主流特征基本保持不变,许多出马仙在出马前便已挥霍尽家财,且大多无官无职。至于寿命方面,则取决于出马时积累的功德,若功德无损,则不会影响寿命。
尽管“五弊三缺”之说在民间出马仙中流传甚广,但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出马仙及其相关信仰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所谓朝朝其有,冥冥其无;一切有缘无缘圣众,皆以多生善事,因果轮回必有因缘。
来源:小白兔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