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一屋子藏品,生病也舍不得花钱,去世后只留给家人7.5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6 03:00 2

摘要:我之前说过见到不少人,没眼力、不懂行,却一心想要“捡大漏”,最后倾家荡产的事情。结果有人骂我编故事,怎么可能有这么傻的人?

我之前说过见到不少人,没眼力、不懂行,却一心想要“捡大漏”,最后倾家荡产的事情。结果有人骂我编故事,怎么可能有这么傻的人?

这不,现实版的例子就来了,还上了电视。

河南平顶山有一位史先生,平日里特别喜欢看电视购物和网络直播,总想着靠收藏品“捡个大漏”,给家里留点值钱东西。他前前后后投入了近十万块钱,买回一屋子所谓的“宝贝”。

图片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

他平时生活特别节俭,生病住院都舍不得多花钱,妻子劝也劝不住,急得以泪洗面。可史先生始终觉得自己手里攥着的是未来的财富,总说“我有钱,你们不懂”。

直到他因病去世,家人去银行查账,才发现所有存款只剩下七块五毛钱。

记者帮忙请来了专家鉴定,结果这一屋子的“收藏品”,绝大部分要么是假货,要么是被人为炒作出来的概念品,根本值不了几个钱。

哭泣的妻子

所谓的“和田玉”可能只是普通石头,“纪念币”也只是商业机构发行的工艺品,而“皇帝玉玺”就更不用说了:纯粹是虚构出来的营销噱头。

史先生的初衷其实是好的,他想为家人留下一些能够保值、甚至升值的东西。这种心情很多人都能理解,尤其是老一辈,总希望靠自己的判断和努力为家庭多做点贡献。

问题出在,他既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没有可靠的渠道,只是盲目听信了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和主播话术。

之前的案例:倾家荡产买假古董

我也强调过很多次,真正值得收藏的东西,是有文化底蕴,有“信任”托底,还得有强大的玩家群体。

不说那些名贵的官窑字画,一般人也买不起。哪怕买点大平台靠谱的银元、铜钱、民窑、家具、铜镜、玉石之类的,就算跌了,也不可能沦为一文不值。

有人说自己不懂不敢买,那退一万步说,买黄金总归靠谱点吧?至少黄金是全球公认的硬通货,价格透明,变现容易,不会因为哪个主播一句话就突然崩盘。

说到底,还是“捡大漏”的心态在作怪。10万块钱投进去,想要100万甚至1000万抽身,结果本金都直接弄没了。

古玩交流会

如果你对收藏真有兴趣,最好的方式不是急着掏钱,而是先静下心来学点文化、懂点历史、交些朋友。

古玩收藏是一门大学问,不是投机游戏。没有时间的沉淀和知识的积累,很难分辨什么是真正的价值,什么只是营销包装。

“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收藏领域尤其适用。这个“准备”不是准备好钱,而是准备好知识、眼力和耐心。

没有人能靠冲动和侥幸真正“捡到漏”,那些看似偶然的捡漏传奇,背后往往是数十年的积累和专注。

拍出2.1275亿的兮甲盘

史先生的遭遇令人唏嘘,也是一个沉重的提醒!不要用善良的愿望去代替理性的判断,更不要轻信那些轻易许诺“高回报”、“快升值”的销售话术。

收藏的本质,是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而不是一场赌博。

希望他的故事,能让更多正在热衷“捡漏”的人冷静下来,等等知识,等等眼界,再等等机会。

来源:收藏大视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