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院士团队ACS Nano:新型同构异质Janus薄膜软执行器,实现多刺激响应智能驱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07:08 1

摘要:近年来,软执行器在软机器人、医疗设备和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器件通常采用双层结构,利用两层材料对外部刺激(如湿度、温度、光、电等)的不同响应来实现可控形变。然而,传统双层执行器因材料间结构不兼容、界面应变不匹配等问题,容易发生疲劳或断裂,严

近年来,软执行器在软机器人、医疗设备和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器件通常采用双层结构,利用两层材料对外部刺激(如湿度、温度、光、电等)的不同响应来实现可控形变。然而,传统双层执行器因材料间结构不兼容、界面应变不匹配等问题,容易发生疲劳或断裂,严重限制了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尽管已有研究致力于开发新型刺激响应材料以提升性能,但如何在高变形能力与结构稳定性之间取得平衡,仍是该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黄维院士、谢燕楠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Xiao Xiao和新疆大学高歌 副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构异质Janus(IHJ)薄膜的新型双层软执行器,成功将高驱动效率与优异的结构稳定性融为一体。该薄膜通过真空自组装工艺制备,由Ti₃C₂Tₓ MXene纳米片与氧化石墨烯-细菌纤维素(GO-BC)复合层构成,具备良好的二维晶格匹配性和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在外界电、湿、光等刺激下通过水分子的吸附与释放实现可控形变,适用于多种软机器人应用场景。相关论文以“Bimorph Soft Actuators Based on Isostructural Heterogeneous Janus Films”为题,发表在ACS Nano上,论文第一作者为Li Jiahui。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X)对IHJ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图1a展示了薄膜在外部刺激下发生弯曲的示意图,表明其具备可控形变能力;图1b为独立式IHJ薄膜的实物照片,显示出良好的自支撑性能;图1c–e分别展示了GO-BC侧、MXene侧和横截面的SEM图像,表明两层之间具有连续的层状结构,无明显界面问题;图1f的红外光谱进一步揭示了两侧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氢键作用,为后续的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图1. IHJ薄膜的示意图与表征。 (a) 外部刺激下IHJ薄膜发生弯曲的示意图,表现出可控形变行为; (b) 独立式IHJ薄膜的照片,比例尺:2 cm; (c) GO-BC侧的SEM图像,比例尺:250 nm; (d) MXene侧的SEM图像,比例尺:50 μm; (e) 横截面SEM图像,比例尺:1 μm; (f) IHJ薄膜两侧的典型红外光谱。

图2进一步揭示了IHJ薄膜的形变机制。图2a–b展示了在刺激前后薄膜中水分子的保留与释放行为:在高湿环境下,GO-BC层吸水膨胀,薄膜向MXene侧弯曲;在刺激作用下水分子释放,GO-BC层收缩,薄膜反向弯曲。图2c的接触角测试表明GO-BC侧具有更强的亲水性。图2d的I–V特性曲线显示随着电压升高,层间距扩大,内部电阻增加。图2e–f通过XRD分析了在不同电压下MXene和GO-BC层(002)峰位的移动,进一步证实了层间距的变化。图2g–i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展示了GO和MXene通道中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迁移行为及其对层间距的影响,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

图2. IHJ薄膜执行器的形变机制。 (a) 刺激前水分子的保留行为; (b) 刺激下水分子的释放行为; (c) 自然条件下IHJ薄膜两侧的吸水性能测试; (d) 在0.5–2.5 V电刺激下的正电流-电压(I–V)特性; (e) Ti₃C₂Tₓ MXene侧(002)峰位随电压的变化; (f) GO-BC侧(002)峰位随电压的变化; (g) 原始GO薄膜的水分子动力学模拟; (h) 原始MXene薄膜的水分子动力学模拟; (i) 基于理想模拟结果在加热下d间距随时间的变化。

图3系统研究了IHJ薄膜在执行器应用中的可控性能。通过调节悬臂与基座的尺寸比例(如l₁/l₂=7:3或9:1),可实现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弯曲(图3a–f)。图3g表明较短的悬臂更利于垂直运动,而较长的悬臂则倾向于水平弯曲。图3h–j展示了在不同电压(0.5–2.5 V)下薄膜的弯曲角度、曲率和响应时间,最高弯曲角度可达206°,响应时间低于10秒。图3k表明该执行器在2.5 V电压下连续循环100次后仍保持稳定,误差范围仅0.5–5°,显示出优异的耐用性。

图3. IHJ薄膜执行器的性能表征。 (a, b) 垂直方向弯曲的照片与红外热图像; (d, e) 水平方向弯曲的照片与红外热图像; (c, f) 垂直和水平方向下不同区域(sp1、sp2)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g) 不同悬臂长度下的弯曲程度; (h) 0.5–2.5 V电压刺激下的照片; (i) 弯曲角度与动态曲率; (j) 时间响应曲线; (k) 2.5 V电压下100次循环的稳定性测试。

图4展示了IHJ薄膜在多刺激下的软机器人应用。图4a–c展示了一款“花机器人”,在2.5 V电压下可在10秒内完全开花,30秒内恢复闭合;图4d为基于湿度响应的“被动开关”,在高湿环境下自动接通电路,低湿时断开;图4e–f则模拟了“蠕虫机器人”在间歇红外光照下的爬行行为,每周期前进约0.45厘米,四周期后总移动距离达1.7厘米。这些应用充分展示了IHJ薄膜在执行复杂运动、环境感知和智能控制方面的潜力。

图4. 多刺激下软机器人的应用。 (a) “花机器人”在电刺激下的示意图; (b) 开花与闭合阶段的照片; (c) 在2.5 V电压下开花与闭合过程的弯曲角度随时间变化; (d) 湿度刺激下的“被动开关”演示; (e) 红外灯照射下“蠕虫机器人”的运动; (f) 四个光照周期内蠕虫的前进距离记录。

综上所述,该项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轻量化、低功耗、多刺激响应的同构异质Janus薄膜软执行器,具备快速响应、大形变能力和优异循环稳定性,在软机器人、环境监测和智能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该设计不仅克服了传统双层执行器的界面疲劳问题,还为实现高性能、长寿命的软驱动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来源:科学小助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