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团组织: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07:05 1

摘要:“如果求职青年住在这样安静的酒店,一定能更好地准备面试。”隔音效果好,环境舒适,是王重理住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苏青驿站”最大的感受。他的同学卞景辰则选择住在另一家驿站,方便的交通、独特的文化空间让她倍感舒适。

“如果求职青年住在这样安静的酒店,一定能更好地准备面试。”隔音效果好,环境舒适,是王重理住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苏青驿站”最大的感受。他的同学卞景辰则选择住在另一家驿站,方便的交通、独特的文化空间让她倍感舒适。

他们是南京师范大学“青力青为”青年发展型城市调研团成员,就江苏省“苏青驿站”进行探访式调研。

从校园到社会,找工作往往是毕业生的焦虑时刻。2022年起,江苏共青团启动实施“苏青驿站”,为外地来苏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及毕业两年内的青年提供不超过14天的免费住宿,让涉世之初的年轻人有了“一张床”的安稳空间。

“一张床”背后,远不止服务青年的小事。团江苏省委书记潘文卿认为:“做好民生实事是有效的社会治理。”江苏共青团将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青年驿站”“梦想小屋”“暑托服务”“苏青小店”等一系列项目,精准解决青少年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彰显了小切口推动“大治理”的实践智慧。

聚焦“薄弱点”,筑牢稳定根基

历经一番改造后,如今小馨(化名)姐妹的房间变亮了,设施变多了。姐妹俩不用挤在一起睡,各自有了小床,原本只能一个人用的书桌,现在也可以两人一起学习。

小馨今年15岁,妹妹14岁。姐妹俩和奶奶一起住在江苏省镇江市经开区丁卯街道潘宗社区某小区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父母离异后,母亲出走,父亲待业,全家靠奶奶打零工补贴家用。了解到情况后,镇江市经开区团工委将小馨家纳入“梦想改造+”关爱计划,于是有了上面的变化。“改造后的房间,让我更安全、更幸福。”小馨说。

2020年起,江苏共青团实施“梦想改造+”关爱计划,聚焦全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青少年群体,通过改造其居住环境,配套实施关爱体系,实现了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截至目前,“梦想小屋”已连续4年纳入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清单,累计建成17018间,实现了全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动态全覆盖。

帮扶困境青少年群体是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今年暑期,江苏无锡、常州、连云港等多地开设“公益暑托服务”班点。这期间,团盐城市委围绕红色思想引领、绿色生态环保、蓝色自护教育设计开展3项主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各地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如非遗手作、科学实验、湿地探秘等多项个性化课程托管服务。

“公益暑托服务”是江苏共青团发起的精准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致力于解决青年家长尤其是新就业青年群体暑期无暇照顾孩子的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全省共开设2228个办班点,其中1186个专门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不仅如此,在暑托内容上还精心设计安全教育、城市融入等环节,既缓解家庭压力,也通过孩子这一纽带增强“两新”青年群体对城市的归属感。

“社会治理既要关注一般性和普遍性服务供给,更要关注重点特殊人群。”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尹栾玉看来,特殊青年群体对社会支持体系的需求更迫切,为他们做好服务,就是抓住了“社会治理的牛鼻子”。

凝聚“同心圆”,激活多元共治

近年来,小店经济蓬勃发展。可并不是所有的小店都能得到年轻人的青睐,低流量、缺支持让不少小店主理人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如何帮助青年创业者,成为摆在江苏共青团面前的课题。

“青少年急难愁盼事,恰似社会治理的‘传感器’。小微创业者经营困难不仅会削弱市场信心,还会为其带来心理压力。”尹栾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社会应该为其提供更包容的环境。

为此,江苏共青团发挥优势,以项目为纽带,联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共同参与治理,推动资源整合平台化,解决现实民生难题。

今年4月,江苏共青团启动实施“苏青小店”计划,推出一系列赋能举措,针对性解决小店的痛点问题。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1000多家小店,全年将为5000家提供数字化支持,打造500家“苏青小店”榜样店。

今年上半年,一篇名为《一群全职妈妈,一起创了个业》的推文给南京江北新区的织梦空间编织社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和消费客源。一群全职妈妈携手创业的故事让更多青年关注到这家小店。这次“破圈”的背后就有南京江北新区团工委“青春小店”培育计划的功劳。

“今年3月,聚焦服务以低成本、草根族创业为特征的小店青年群体,我们共推出8条举措培育小店发展。”江北新区团工委工作人员介绍,为帮助小店宣传引流,新区团工委联合融媒体中心累计推出32家小店故事,推荐小店参与各类促消费市集,探索开展“青春小店+青年夜校”新模式,同时专门设计探店路线,组织青年大学生探访,用年轻人的镜头增加小店曝光量。

江苏共青团资源整合平台化的优势,在解决青年居住需求上同样发挥着作用。

今年8月,庄晓蓉入住星辰海人才公寓已有一年半时间。“我之前住的地方环境比较吵,这里更安静,房租也便宜了300元。”她说。

庄晓蓉是上海人,目前在太仓一家专注于紧固件及机械零部件的公司任职。她告诉记者,此前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公寓时常组织活动,让她与周围年轻人建立起联系。

2022年起,团太仓市委联合人才公寓运营单位、国有企业,以“苏青驿站”为起点,不断延长青年居住服务链条,将单次入住时长延长至15天14晚。在此基础上,青年入职后可以就地申请最长3年的优惠租住,租住到期有意购买房产的还可以享受以租换购返租金的政策。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短期免费住、中期便宜租、长期优惠购的助力青年安居模式。”团太仓市委书记冯怡帆总结说。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如何将分散的服务需求有序整合,也是江苏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时思考的问题。

团无锡市委不仅为求职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及精准岗位对接,还以“生活关怀+就业指导+城市融入”为核心,助力青年选择无锡、留在无锡。在苏州吴中区,暑托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在点位覆盖辖区所有镇(街道)的基础上,不断升级企业、产业园区嵌入式暑托服务,提供“楼上办公+楼下托管”的便利模式,融合科技与文化课程,配备专业餐饮与适儿化空间,精准匹配青年多元化需求。

赋能“获得感”,重塑价值认同

8月8日一大早,镇江市润州区和平路街道金泉社区暑托服务点就被孩子们“占领”了,这里即将举办一场科技实验活动。

金泉社区暑托服务点负责人江文婷告诉记者,社区居民主要由原来长江边的一泉村搬迁而来,为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相关历史,他们专门在暑托服务中安排了长江大保护科普专题。

“这个专题让孩子们清楚家里人为什么不再捕鱼,曾经一度消失的江豚为何重现江边。”江文婷说。

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江苏共青团不仅解决当前的问题,更注重将服务供给与价值引领结合,培育青少年公共精神。

今年江苏共青团“公益暑托服务”,各地团组织精心设计项目内容,在课程中将青少年从受助者转变为参与者。

在文化传承方面,团泰州市委开展半日研学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进文化场馆寻访施耐庵的水浒、郑板桥的水墨、梅兰芳的水袖,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泰州人文“三水”的魅力,铸牢文化认同。

团徐州市委组织青年讲师走进暑托班,持续输送136名青年讲师,覆盖180个暑托班,开展184次公益课程,将充满爱的种子悄悄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

在“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实施过程中,江苏共青团同样注重受助者的参与感。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某社区,17岁的小欣(化名)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因病失去劳动能力,母女俩平时只靠低保维持生计。早年盖起的两层小楼因为没钱装修,一直以灰色水泥墙面示人。

2024年,在团南京市委举办的南京市青年设计装修技能大赛“梦想小屋”关爱行动专项赛上,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青年团队了解到小欣的情况后,主动与她对接,倾听她的想法。在了解到小欣喜欢毛绒玩具后,团队成员还专门为其筹措设计了一面“娃娃”墙。

“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的帮扶工作,三分靠建小屋,七分靠长期结对跟踪,为此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搭建起了捐助者和青少年之间的桥梁,组建了1.2万名的“希望家长”队伍,通过与小屋主人的一对一结对,帮助他们成长。

尹栾玉告诉记者,广义的社会治理本身就包含了民生服务和秩序管理,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更重视民生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民生服务就是最大的治理”。

来源:中青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