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间宿舍木门上竟然长出了蘑菇?这不是荒诞小说的情节,而是近日湖南师范大学某宿舍楼里的真实场景,揭示了高校扩招背后严峻的住宿资源危机。
一间宿舍木门上竟然长出了蘑菇?这不是荒诞小说的情节,而是近日湖南师范大学某宿舍楼里的真实场景,揭示了高校扩招背后严峻的住宿资源危机。
“木门上长蘑菇,洗衣机洗完衣服沾满污垢,18个人共用3个厕所坑位。”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描述,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研一新生莫莫收到的宿舍“生存指南”。
这份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指南,由曾经住过咸嘉湖一栋宿舍楼的学生制作,让即将入学的2025级研究生们对住宿环境忧心忡忡。
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开学日期临近,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研一新生莫莫在班级群得知,她这一届研究生新生将被分到咸嘉湖一栋宿舍区。
随后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该宿舍楼的“生存指南”,还有新生群中流传的宿舍内部环境视频。这些信息展示的住宿条件令人堪忧:三室一厅一卫的格局,每个小寝室住6人,三个小寝室共18人共用3个厕所坑位。
据描述,宿舍环境狭窄潮湿,甚至木门上长出了蘑菇,洗衣机洗完衣服后竟然还有污垢,电路老化严重,一个小寝室跳闸会导致整个大寝室停电。
根据莫莫收到的信息,该宿舍楼一年的住宿费是1200元,后期可能多退少补。目前她还没有缴纳住宿费,听说学校会在研一下学期统一收取。
湖南师范大学财务处微信公众号8月16日发布的文章显示,2025级研究生新生的线上缴费时间是2025年8月15日到9月1日。
然而有趣的是,当有学生在评论区询问“学杂费一项未显示住宿费和空调维护费”时,官方账号回复:“2025级研究生先交学费就好,因为目前还没有新生的住宿数据,后续要等相关部门安排。”
面对汹涌的舆论,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咸嘉湖校区的负责老师回应称:“网传的18人间宿舍其实是6人一间,并没有网上说的‘霉菌宿舍’那么夸张。”
该老师表示,目前后勤部全员都在宿舍里检查,为新生报到做准备。学校宣传部周老师也承认,因为学校扩招,今年的宿舍情况确实很紧张,出现了供给不足的情况。
湖南师范大学2025级本科生扩招了600人,博士生扩招了400多人,硕士层面扩招力度不大,但因整体扩招,所以宿舍不够用。
周老师表示:“老生已经开学。咸嘉湖一栋宿舍楼已有大学本科生住进去,目前有收到住宿方面的投诉,部分学生称不符合理想住宿条件。”
大一和研一的新生将于9月13日、14日报到,15日正式上课。学校正在了解详细情况,将重点关注学生需求,必要时将会调整相关措施。
第一财经日报
湖南师范大学的情况并非个例。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很多高校的校内宿舍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2024年全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135.7万人,在学研究生409.5万人,毕业生108.4万人。以2017年研究生招生数据(80.61万人)作为基数,7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增幅达到68.3%。
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不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
例如,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提到,因学校学生宿舍资源紧张,定向就业类别(不转档案)硕士生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
高校宿舍短缺问题源于多种因素。招生规模扩大是最直接的原因,许多高校研究生数量激增,但宿舍建设速度滞后。
第一财经日报
资源分配调整也是重要因素。部分高校将住宿资源优先分配给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而专业学位硕士因培养模式更强调实践,部分高校认为校外住宿更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实习场景。
城市用地限制同样不可忽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高校扩建宿舍难度大,如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周边已无可用扩建用地。
成本分担机制同样影响了学校的决策。一些高校将宿舍建设资金转向教学科研投入,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
面对住宿资源紧张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姜耀东建议,解决研究生住宿问题需要汇聚多方智慧和采取多元化策略。
他提议高校可以探索与地方政府合作,拓展校外住宿资源;与企业合作,提供经济型住宿选择;并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住宿信息和便利服务。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认为,高校解决研究生住宿问题可以多方面创新,多条腿走路。
“在发挥传统高校宿舍作用的同时,让社会力量来补充。要给学生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彭澎表示,一些距离学校比较近或者到学校通勤比较方便的闲置物业,可以通过盘活、按学生要求改造等方式,解决去库存和闲置问题,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全国至少14所高校已不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
第一财经日报
北京五环内单间月租金普遍超过3000元,相当于部分学生每月补助的3-5倍。那些手头拮据的研究生们,除了在狭小潮湿的宿舍里勉强安身,还能去哪里?
高校扩招与资源配套的矛盾已经摆在面前。木门上长出的蘑菇,只是这个问题的表象之一。
高校扩招与宿舍资源短缺的矛盾,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当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时,基础设施建设却未能同步跟上,最终让学生承担了这种发展不平衡的后果。
高校不能只注重招生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学生基本的学习生活环境保障。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模式,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互动话题:你怎么看高校不为研究生提供宿舍的现象?如果你是研究生,愿意多花钱租房还是挤在条件较差的学校宿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资料来源: 本文综合自澎湃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第一财经日报、教育部《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Enjoylif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