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潮玩文创第一股——泡泡玛特作为展会潮流文化品牌合作伙伴参展。除LABUBU玩偶外,本次服贸会上,泡泡玛特还推出了巧克力、冰激凌等延伸产品,现场销售火爆。
凌晨2点的洛杉矶,年轻人排起长队绕了三个街区,只为抢购一只来自中国的尖耳獠牙“丑萌”小怪兽——LABUBU。
这样火爆抢购的一幕,同样在北京上演。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潮玩文创第一股——泡泡玛特作为展会潮流文化品牌合作伙伴参展。除LABUBU玩偶外,本次服贸会上,泡泡玛特还推出了巧克力、冰激凌等延伸产品,现场销售火爆。
LABUBU的潮流,正在形成一种独特文化现象,为山东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启示一:
情绪消费重塑文创赛道
要问LABUBU好看吗?可能不少人会摇头。
但是要问LABUBU可爱吗?恐怕不少人都会点头。
以“丑萌”出圈,这种看似“反美学”的设计,却击中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成为年轻消费群体个性表达、情绪释放与社交认同的代名词。
本次服贸会上,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从软萌动物造型到精美人物手办,“中国制造”的工艺水平足以生产出全球顶尖的各类文创产品。然而,能像LABUBU这样展台前排起长龙、人气爆棚的,却寥寥无几。
在服贸会的山东展区,记者在司书胜艺术工作室展台,见到了众多雕塑茶宠作品。这些作品以石狮、石龙等为主,但与传统造型不同的是,这些茶宠作品都是尖耳獠牙造型,与主打“丑萌”风格的LABUBU颇有相似之处。工作室负责人司书胜坦言,自己此前主做收藏类艺术雕塑,虽然工艺精湛,但价高难走量。在融入当下流行文创元素后,他对传统茶宠造型进行了重新设计,推出了“丑萌”风格的茶宠。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造型更新颖的东西,传统元素换一种表达方式,反而更受欢迎。”司书胜说,这一系列茶宠作品均价在400元左右,刚推出不久,便在线上和服贸会现场双双热销。
这背后,是年轻消费群体情绪价值的崛起。社交平台Soul App与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显示,情绪消费成为当下年轻人首要的消费态度,近六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较2024年增长16.2%;年轻人情绪消费月均支出949元,两成青年是情绪消费“日活型用户”。
“关注新的审美倾向,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彰显个性的需求,将是下一步文创产业的重要开掘方向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世林说。
启示二:
有故事的IP更能打动人
LABUBU仅仅是一个玩偶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它只是一个玩偶,恐怕难以引爆全球市场。
在服贸会泡泡玛特展区,记者见到了LABUBU、ZIMOMO等系列玩偶。
泡泡玛特展区销售人员介绍,在LABUBU家族中,每个角色都拥有鲜明的性格设定,其中最出名的女性角色LABUBU是整个家族的灵魂人物,九颗尖牙配尖耳,外表邪气内心善良;ZIMOMO则是整个家族的男性首领,负责统领族群。
除常规设定以外,家族成员之间还融入了爱情、亲情等多重关系,搭建起一个丰富而具沉浸感的“故事宇宙”。比如,性格内向胆小、为躲避天敌常伪装成骷髅架子的TYCOCO,就是LABUBU的男朋友,和LABUBU的古灵精怪形成反差。
“有故事背景的玩偶,的确会比没故事情节的卖得更好。”在服贸会青岛展区,山东省级非遗刘氏泥塑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刘梅玲,带来了自己创作的作品。
“比如我们的‘崂山蛇仙’作品,会在销售时向顾客讲述崂山蛇仙在崂山蟠桃峰偷蟠桃救人最终成仙的传说,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购买意愿也会增强。”刘梅玲说。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纵观近年爆红的文创产品,无论是LABUBU、故宫文创,还是四川大熊猫花花周边,其成功背后都离不开文化与精神内核的支撑。
郑世林认为,这些现象级文创产品,本质上都是围绕IP消费诞生的消费文化和经济形态。打造文创IP的关键在于提炼精神内核,并以此指导产品设计,才能持续提升热度与销量。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指出,LABUBU的成功启示,文创产品的持久生命力,根植于文化内涵、情感联结和创新表达。山东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是创作文创IP的宝贵素材。文创企业可借鉴LABUBU的“角色故事化”策略,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现代转译和创意开发,打造更多兼具文化底蕴和情感联结的文创产品。
启示三:
差异化战略激活全球市场
近年来,全球文化贸易增长迅速,文化贸易额从2000年的1500亿美元扩大到2024年的1万亿美元以上,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9%。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创产品出海步伐显著加快。从风靡海外的LABUBU,到吸引大量海外玩家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成功“走出去”的中国文创产品不断增多。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学龄前儿童动画及文创周边产品制作的企业,也是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公司所生产的动画及周边文创产品行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服贸会展台负责人张鹏杰认为,不同国家市场对文创产品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异,是企业出海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因素。张鹏杰举了一个例子,宝宝巴士最初以巴士造型玩偶作为主推IP,但进入某些海外市场后,当地消费者反而更青睐作为配角的玩偶。
文化差异影响消费偏好。不仅是宝宝巴士,LABUBU在进军国际市场过程中也积极推行差异化战略,比如在泰国市场推出身着传统泰国服装的限定款,在新加坡推出人鱼限定款,均大获成功。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企业出海正迎来更多机遇。在此过程中,企业要深刻洞察海外受众的文化需求,依托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推动“文化出海”模式创新。
多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认为,应借鉴LABUBU的成功经验,打造既有中国韵味又具全球表达的文创产品,推动中国文化从“走出去”真正到“走进去”,实现文创产品从“有形消费”向“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升级。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