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 “高大上”,只拍 “我喜欢”:这才是摄影最舒服的状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06:30 2

摘要:亲爱的影友大家好!昨天和一位爱摄影的退休老同志在一起聊天,他说每天起早贪黑去拍这拍那把自己累的不行。我笑着对他说:你现在应该是享受生活,不是为了生活!把拍照当成一种乐趣就行了,不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疲惫。

亲爱的影友大家好!昨天和一位爱摄影的退休老同志在一起聊天,他说每天起早贪黑去拍这拍那把自己累的不行。我笑着对他说:你现在应该是享受生活,不是为了生活!把拍照当成一种乐趣就行了,不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疲惫。

其实,我们很多影友都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很多都是拿着手机随手记录生活,没有必要跟专业的摄影师比这比那。把自己的摄影爱好调到最舒服的状态—— “拍得自在”、“拍得高兴”就行了。

不用总觉得 “没相机拍不出好照片”,舒服的状态里,设备只是 “记录工具”,不是 “负担”。可能是早餐时,看到蒸汽裹着煎蛋的暖,随手掏出手机拍;可能是下班路上,晚霞把楼角染成粉,站在路边就按了快门;甚至是睡前,看到台灯照在书桌上的光,随手拍张暗调的小景。

不用调复杂参数,不用等 “最佳设备”,手机镜头对准的瞬间,就是最该拍的时候。比起 “等买了相机再拍”,不如 “现在就拍”—— 毕竟风不会等你,晚霞不会等你,此刻的暖也不会等你。

不用追 “打卡点”,舒服的状态是 “慢慢来”。想拍楼下的树,就每天路过时多看看:春天拍它冒新芽,夏天拍它遮阴凉,秋天拍叶子飘下来的样子,不用急着一次拍好;想拍家里的猫,就陪它待着,等它蜷在沙发上打盹,等它歪头看窗外,不用逼它摆姿势。

摄影不是 “任务”,不用赶进度。有时候蹲在路边等一阵风,等一片云飘到喜欢的位置,等路人走过留下的小身影 —— 慢下来的过程,比最后拍的照片更舒服。

不用总盯着 “构图正不正”“光线够不够”,舒服的状态里,“真实” 比 “完美” 更珍贵。可能拍家人笑的时候,手一抖糊了点,但那眯眼咧嘴的憨态,比摆好的笑脸更暖;可能拍风景时,地平线歪了,但那天的风、远处的蝉鸣,都藏在画面里,一点不影响回忆。

不用把 “修图” 当成必须,不用逼自己把照片调得 “像网图”。保留一点小瑕疵,反而更有生活气 —— 就像日子本就不完美,那些带着小遗憾的照片,才是 “我的日常”。

不用为了 “朋友圈点赞” 拍网红景,不用为了 “显得专业” 拍不懂的题材,舒服的状态是 “为自己拍”。拍妈妈做饭的手,不是为了让别人夸 “有质感”,是想记住她指尖的温度;拍路边的小野花,不是为了 “打卡”,是喜欢它在风里晃的样子;拍旧日记本的内页,不是为了 “晒文艺”,是想留住当时写日记的心情。

摄影是 “自己的小收藏”,不是 “给别人看的展品”。拍自己喜欢的,哪怕只有自己会翻,也足够舒服 —— 毕竟最重要的,是你拍的时候 “开心”,翻的时候 “想起当时的好”。

其实摄影最舒服的状态,说到底就是 “回归初心”:不是为了当 “摄影师”,不是为了比谁厉害,只是因为眼里有喜欢的东西,想把它记下来。不用绷着,不用焦虑,随手拍、慢慢拍、拍自己喜欢的 —— 这样的摄影,才越拍越有滋味。

来源:郝会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