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平邑郑城大集的喧嚣热闹里,烟火气正浓。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眼前,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成一片。可就在这熙攘的氛围中,一位老人的身影显得格格不入,透着说不出的孤寂。
在平邑郑城大集的喧嚣热闹里,烟火气正浓。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眼前,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成一片。可就在这熙攘的氛围中,一位老人的身影显得格格不入,透着说不出的孤寂。
老人今年86岁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脊背也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微微弯曲。他坐在一张破旧的小板凳上,身前放着一块刚刚花两块钱买来的豆腐。豆腐在日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而老人就着这简单的食物,一口一口,吃得缓慢而平静。
凑近看,会发现老人嘴里早已没了牙齿,因为没有牙,吃不了一点硬的东西,只能寻些像豆腐这般软嫩的食物勉强糊口。这时,一位路过的好心人注意到了大爷,看着老人孤孤单单的模样,心中满是不忍,便热情地走上前去,说道:“大爷,我请您去喝碗羊汤吧,热乎又有营养。”可大爷却轻轻摆了摆手,婉拒道:“不用了,不用麻烦你,我吃这个就挺好。”大爷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不想给任何人增添负担,哪怕是一份善意的关怀。
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爷就静静地坐在那儿,吃着他的豆腐。忽然,他微微叹了口气,轻声说道:“能动就动,不能动就死了算了,没啥盼头。”这句话轻飘飘地散在喧闹的集市里,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旁人的心尖上,让人忍不住一阵鼻酸。
和大爷聊起来才知道,他的老伴早已不在人世,如今他独自生活,陪伴他的只有无尽的寂寞。大爷育有一儿三女,本应是子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现实却如此残酷。当被问及哪个孩子在照顾他时,大爷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就二女儿偶尔给点钱,让我买点吃的。”那语气里,有无奈,有失落,却又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接着问大爷:“想不想孩子们啊?”大爷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黯淡下去,苦笑着说:“想他也不来啊!”短短几个字,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子女深深的思念,以及不被子女陪伴的心酸与落寞。孩子们都在各自的生活里忙得不可开交,或许是为了生计奔波,或许是被生活的琐事缠身,可无论是什么原因,都无法掩盖他们对老人陪伴缺失的事实。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总是在追逐着功名利禄,忙碌于各种事务,却常常忽略了身边最亲的人。这位86岁的大爷,在生命的暮年,最渴望的不过是孩子们的陪伴,可这个简单的愿望,却成了一种奢望。他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连一顿稍微好点的饭菜都成了难得的享受,更别提那份温暖的亲情关怀。
这不禁让人反思,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是否已经将最宝贵的亲情抛之脑后?当我们为了所谓的“忙”而忽略父母时,可曾想过他们正一天天老去,在孤独中默默等待着我们的关心与陪伴?老人那句“没啥盼头”,像是一记警钟,敲响在每一个为人子女者的心头,提醒着我们: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 。
来源:随遇故事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