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余名新生!华东理工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04:48 1

摘要:秋光为序,华章新启。9月11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奉贤校区体育场举行,徐汇校区分会场同步进行直播。10000余名本研新“华理人”开启青春新篇章。

秋光为序,华章新启。9月11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奉贤校区体育场举行,徐汇校区分会场同步进行直播。10000余名本研新“华理人”开启青春新篇章。

校党委书记蒋传海,校长轩福贞,军训团团长、武警上海市总队机动第一支队支队长贺小良大校,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龚跃,副校长李涛、王慧锋、朱为宏、阎海峰、李春忠出席典礼。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主持典礼。出席典礼的还有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江雯,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柴华,校长助理杜文莉,各职能部处负责人、各学院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班导师代表等。武警上海市总队机动第一支队的教官,华理附属奉贤曙光中学的教师代表和卓越班、实验班学生代表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轩福贞代表学校向各位新“华理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围绕“勇气”一词,以“勇往直前 逐梦新程”为题,发表讲话。面对全新的旅程,如何规划大学生活,才能真正成为自我命运的主导者?轩福贞对新“华理人”提出了3点期望。一是勇往直前,炼就坚韧从容的心力。勇气需要心力的支撑,强大的心力在点滴的积累中慢慢修炼而成,它可以让你敢于与众不同、直面不足,在积极行动中做出改变。希望同学们培养心灵的力量,敢于质疑,勇于选择,能开放包容,也能坚定方向,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二是勇往直前,涵养明辨笃行的智慧。勇往直前需要智慧的加持,而涵养智慧的关键在于持续的学习。要多读书,在阅读经典中汲取圣哲智慧,多观世界,在经历世间百态中体悟实践智慧,多运动,在挥洒汗水中铸就强健体魄,多交朋友,在见贤思齐中感受生活智慧。希望同学们以“勤奋”为路径积蓄力量,以“求实”为态度探索真知,炼就一颗勇毅之心,养成一份明辨之智。三是勇往直前,厚植奔赴山海的情怀。情怀,关乎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价值而奔赴。希望同学们既专注“务实”之学,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也常怀“超越”之心,不计较眼前得失,做积极的长期主义者,成为能担当、敢创新的实干之才,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校长轩福贞发表讲话

“勇往直前,不是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而是一种生活姿态,体现为日常生活里的每一次自我突破。真正的勇往直前,是敢于走出盲从的迷雾,选择林中那条少有人走的小路,在无人喝彩时,依然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在新的征程,轩福贞希望同学们能葆有初抵华理时的热忱与勇敢,不断提升心力、增长智慧、厚植情怀,以青春之勇,做勇往直前的华理人。

▲ 本科生新生代表、材料学院陈自晗发言

材料学院陈自晗来自云南寻甸县,是华理多年对口支援寻甸的见证者,也是这项伟大事业的受益者。作为本科生新生代表发言时,他表示,将专注学业、锤炼本领,胸怀家国、勇担使命,为强国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 研究生新生代表、卓工学院奚墨驰发言

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的是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奚墨驰。受家庭环境熏陶,她童年时期就在心底埋下了“工程报国”的种子。发言中,她表示,将牢记父辈的殷殷嘱托,在校企联培的平台上锤炼真本领,在医药领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 留学生新生代表艾强(阿联酋)发言

“这么近,那么远,我爱华理到永远。”来自阿联酋的艾强怀着对中文与中国文化的热爱来到中国。作为留学生新生代表,他分享了在华理预科学习期间那些难忘的经历,期待结识更多中国朋友,增进中外青年友谊,做中阿友好的使者。

▲ 教师代表、化学学院张琦教授发言

首届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奖、2025年上海市“申教名匠”获得者、化学学院张琦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与新生们分享了自己在华理十载求学与任教经历,鼓励新生们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校训精神,珍惜同窗情谊,敢于试错、追求真理,在科学探索中书写新时代华理人的励志篇章。

校徽承载着华理人的责任与荣耀,典礼上,校领导和教师代表为2025级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全体新生集体佩戴校徽,从此与华理精神血脉相连。

▲ 九三阅兵正式受阅队员、化工学院李箐琳领誓

“我们将勤奋求实,以过硬本领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我们将励志明德,以青春担当书写新时代奋斗的精彩篇章……”九三阅兵正式受阅队员、化工学院本科生李箐琳,带领全体新生进行青春宣誓。

典礼最后,全体师生合唱校歌《明天的希望》,开学典礼在悠扬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信息学院本科新生雷舒然参加完开学典礼后感触颇深:“我真切地感受到华理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对‘学在华理’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期待能在这片知识的沃土中踏实成长,探索无限可能。”

曾赴云南寻甸支教的商学院2025级研究生程柳越感慨万千:“从西部讲台重回华理课堂,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勤奋求实的精神,我会将支教历练中的坚守与热忱转化为科研动力,在经济学的田野里躬耕求解,以青春答卷回报这个伟大时代。”

校长轩福贞在华理2025级

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通海湖畔,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代表蒋传海书记,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加入华理大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这是对青春勇气最生动的诠释。成为新的华理人,面对新环境、新同学,估计这几天你们还沉浸在探索的新鲜感中。此刻的你们,或许还带着初来乍到的轻松,带着对陌生场景的好奇,也可能心怀对未来的忐忑:担心跟不上专业课的节奏,害怕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纠结该如何规划大学生活,也可能为失去以往的掌控感和确定性而感到不安。 我认为,适应新的环境,需要突破自我,激发内心的勇气。

今天,我想围绕“勇气”一词,以“勇往直前 逐梦新程”为主题,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开启新的大学生活,成为自我命运的主导者。

勇往直前,需要坚韧从容的心力。“勇气”的勇,有一种写法是“上甬下心”,以“心”为意符,表示有“心力”才能支撑勇气,这可能更贴合“勇”字的本意。我理解的心力,是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困难和挫折时所能调动的内心能量,在现实生活中,它具体表现为定力、毅力和抗逆力。

前阵子我看到有同学分享,说自己每次要着手干一件未经历过的事,或启动一个新的研究项目时,心里就忍不住反复琢磨。往往事情还没真正开始,先把“可能的困难”在心里过了许多遍,最后,不仅耗费了大量心力,要做的事也一直停在原地。我知道不少同学可能都有过类似的困扰,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所谓勇者,并非永远无所畏惧,而是哪怕心有忐忑,也能快速调整好状态,认准目标、抓准机会、即刻行动

勇往直前,不是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而是一种生活姿态,是日常生活里的每一次自我突破。它可以是你克服紧张,在课堂上的主动表达;是你面对老师和众多同学的自信提问;是你在接受负面评价或考试失利后依然保持淡定的良好心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我们需要在点滴的积累中,慢慢修炼出一颗“大心脏”。强大的心力,让你敢于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也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在积极行动中做出改变。

有容天地大,心宽境自高。一个人的心力足了、心量大了,遇到再多的艰难困苦,也能笑着走出“浪浪山”,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我希望大家能够培养这样一种心灵的力量,敢于质疑,也勇于选择,能开放包容,也能坚定方向,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勇往直前,需要明辨笃行的智慧。勇往直前不是鲁莽蛮干,也不是不假思索地冲锋,而是有勇有谋、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可持续的勇往直前离不开智慧的加持,要想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就需要持续的学习。

华理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我们校训中的“勤奋求实”,其实就点出了学习的路径与态度,这四个字,恰恰是智慧生长的土壤。“学在华理”不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更是一代代华理学子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创造的独特标签,它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学能增智

我希望大家多去图书馆,在阅读经典、与先贤对话中汲取圣哲智慧,为心智“扩容”,给人生解惑;多去观世界,在经历世间百态、感受社会冷暖中体悟实践智慧,给职业定向,为发展蓄力;多去交朋友,在彼此包容、取长补短中感受生活智慧,做到正视自己,见贤思齐。大学的学习,既需要我们读经典的有字之书,也要读社会的无字之书,还要读他者之书,因为这些都是智慧的重要来源。

大学是智慧的殿堂。我们的智慧,来自于每一个研究课题中的思考追问、每一次头脑风暴中的灵感碰撞、每一回学科竞赛中的团队协作。正是持续的行动、不断的学习,和实干中的反复锤炼,为我们积攒判断的底气和选择的勇气。

真正有智慧的人,既懂得坚持,也能够变通,总能在洞察本质中找对方法、在脚踏实地中精准发力。愿同学们在华理,以“勤奋”为路径积蓄力量,以“求实”为态度探索真知,既炼就一颗勇毅之心,也养成一份明辨之智,在人生的每个岔路口,都走得踏实、走得出彩。

勇往直前,需要奔赴山海的情怀。如果说,心力决定了你是否能出发,智慧影响你能走多远,那么情怀,则关乎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价值而奔赴。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巴纳姆效应”,意思是说,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受到周围信息的干扰,把他人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方向。但要获得能支撑我们走得更远的勇气,需要避免这种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真正的勇往直前,是敢于走出盲从的迷雾,选择林中那条少有人走的小路,在无人喝彩时,依然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

常有同学问我,大学四年如何过才算不虚度?我想说,我们的努力,不是为了抵达别人定义的成功, 而是在不断向上的过程中,认清自我、充实自我,最终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成长,从来不只是一纸成绩单,而是在于你如何理解使命、如何承担责任、如何在嘈杂的世界里坚守初心。

希望你们在华理的求学岁月中,既专注“务实”之学,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成为能担当、敢创新的实干之才;也要常怀“超越”之心,不计较眼前得失,做积极的长期主义者,关心自己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的价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们,愿你们始终葆有初抵华理时的热忱与勇敢,在这里提升心力、增长智慧、厚植情怀,以青春之勇,赴时代之约,做勇往直前的华理人!

谢谢大家!

来源:微言校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