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秋蚊烦?街道回应:三支队伍已出动,蚊虫密度可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00:25 1

摘要:夏秋交替,蚊虫正处于“最后的疯狂”。近日,新虹街道航华地区的居民反映,小区内蚊虫较多,而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传播期尚未结束,进一步引发担忧。对此,新虹街道集结起专业病媒防制队伍、基层志愿者队伍、日常巡查队伍三股力量,针对航华地区老旧小区开展灭蚊行动。记者获悉,目

夏秋交替,蚊虫正处于“最后的疯狂”。近日,新虹街道航华地区的居民反映,小区内蚊虫较多,而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传播期尚未结束,进一步引发担忧。对此,新虹街道集结起专业病媒防制队伍、基层志愿者队伍、日常巡查队伍三股力量,针对航华地区老旧小区开展灭蚊行动。记者获悉,目前该地区的蚊幼虫密度已处于防控安全线内。

三队协同,全民皆“兵”

老旧小区绿化茂密,本是宜居环境的加分项,却因树荫下的积水容器、雨水井、地下车库集水井等,成了蚊虫理想的“温床”。居民家中养花的托盘、闲置的瓶瓶罐罐,经雨水浇灌或日常浇水后,也极易成为藏匿蚊幼虫的“产房”。

面对居民的担忧,一场“人蚊大战”悄然打响,专业病媒防制队伍率先深入航华老旧小区,瞄准雨水井、地下车库集水井等蚊虫滋生的重点区域与顽固点位,开展精准投药、喷药作业,从源头遏制蚊虫繁殖。

其次是由居委会干部、居民志愿者和物业保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走家串户,清理居民阳台、楼道及公共区域堆放的易积水容器,向居民宣传“翻盆倒罐清积水”的重要性,号召大家共同参与,清除身边的滋生隐患。

最后,由巡查队伍每周对辖区进行1—2次常态化监督检查。新虹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以来,已累计巡查近30次,发现问题点位260多处,“巡查后紧盯问题整改,形成‘发现—通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科学监测,精准“扫雷”

一项名为“布雷图指数(BI)”的专业指标,成为评估防控效果的重要依据。据悉,闵行区正采用这一国际通行的监测方法,定期对室内外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的伊蚊(俗称“花蚊子”)幼虫滋生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

“用发现有幼虫的容器数量,除以检查的总容器数量,再乘以100,得出的就是布雷图指数。”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顾彬欢解释,这一指数代表每100户住宅内有幼虫滋生的积水容器总数,数值越高,意味着幼虫繁殖密度越大。对照“BI目前航华地区的布雷图指数稳定控制在5左右,这意味着伊蚊幼虫的密度已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不仅靠“灭”,更要靠“防”

防蚊灭蚊,“灭”是手段,“防”才是根本。提升居民的防蚊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成为此次行动的关键一环。

对此,新虹街道打通了“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线上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文章、制作播放通俗易懂的防蚊短视频;线下向居民发放图文并茂的防蚊工具包、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集中学习防蚊知识,以多种形式普及“清积水、装纱窗、用蚊帐、防叮咬”的实用技巧。

新虹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巩固当前防控成果,街道近期将对航华等重点区域开展一轮集中突击消杀行动,进一步降低成蚊密度,确保社区环境基本面持续稳定可控。

记者:黄思谊(见习)

供稿:欣洪悦

初审:徐宇扬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来源:今曰闵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