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企业的客户运营工作做得简直太粗糙了,完全没有任何章法。
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企业的客户运营工作做得简直太粗糙了,完全没有任何章法。
比如有的门店会在笔记本上手写记录客户信息,比如联系方式、需求细节等。
如果一旦这个记录了客户信息的本子丢失了,相当于这批客户就失联了,没有任何挽回的方法,除非客户再次到店重新建联。
还有更常见的现象:企业所有客户都加在销售人员的个人微信上,平时嘘寒问暖、关系维护得特别好。可一旦这位销售人员离职,不仅人走了,还把一大批客户“无声无息”地带走了。
即便企业存有这些客户的电话,却不知道之前聊到什么进度、对方有什么偏好。就算硬着头皮联系,对方一句“之前那个小李呢?他比较了解我的情况”,顿时让你语塞尴尬。
这些看似“老生常谈”却至今仍在无数企业中真实发生的痛点,根本原因在于客户信息没有实现企业化管理和持续沉淀。
信息碎片化、跟进不透明、客户资源随着人员变动无声流失……一旦发生变动,服务的连续性与专业性根本无从谈起。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企业微信等工具,系统性地应对这类问题。
它不仅提供了更专业的“客户联系”能力,更核心的是实现了“客户资源的企业化留存与继承”。比如:
员工使用企业微信添加客户,即使未来人员调动或离职,企业也可一键将客户分配给其他同事继续跟进,聊天记录(在合规前提下)可保留,实现了“人走客户不走”,服务无缝衔接。
除此之外,企业微信中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却极其实用的功能——智能表格,尤其适合中小团队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客户运营与协同管理。
它不同于传统Excel需要反复传输和核对版本,而是在企微内直接搭建、实时同步、多人协作,更像一个“活”的、会主动提醒的客户信息中枢。
智能表格究竟“智能”在哪?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架在企业微信里的在线表格,但它远比普通表格更“懂事”。
它不仅支持多人实时编辑、修改记录自动保存,更能与企业微信通讯录、聊天、日程等原生功能无缝打通。
具体来说,它的智能化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①信息实时同步,所有人看到的都是最新数据,再也不用反复传文件、对版本,甚至不会再出现“最终版”“最最终版”的笑话;
②支持@同事功能,任务分配后对方立刻在企业微信上收到提醒,沟通成本大幅降低;
③可设置自动化规则,比如当“下次联系时间”到了当天,自动发通知给负责人,重要事项不再遗漏。
也就是说,它把原本静态、孤立的表格变成了一个动态、协同、可提醒的“智能看板”,尤其适合用来做客户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流程协同。
智能表格在客户运营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用它来搭建轻量级的客户管理系统,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非常明显。我们重点来看三个最常见的实用场景:
场景一:客户线索池与分配跟进,清晰不扯皮
以往客户线索来源复杂——官网表单、线下活动、转介绍等等,信息一来,经理要手工整理再分给销售,销售再手动记到自己本本上。
不仅效率低,还容易漏、容易重复,甚至因分配不公引发团队矛盾。
现在用智能表格搭建《客户线索池》,结构虽然简单,但效果立竿见影。
通常我们会设置这些字段:客户名称、电话、来源渠道、分配人、最新进展、下次联系时间等。它的优势非常明显:
①线索来了立刻录入,谁录的、什么时候录的、分给谁,一目了然;
②通过@功能实时通知对应销售,无需群里喊话或私聊传递;
③所有人可看到客户跟进状态,避免撞单、丢单或长时间无人跟进;
④特别适合线下活动、门店引流等分散线索的统一管理,实现“一个平台、全程可视”。
某美妆品牌就通过这种方式,让BA在企业微信智能表格中实时登记顾客肤质、试用反馈和意向产品,区域主管实时查看、快速调货,顾客体验大幅提升,回头客明显增多。
场景二:销售过程可视化,阶段清晰、干预及时
很多中小企业的销售过程像个黑盒子——不到月底不知道成败,过程中客户卡在哪里、为什么停滞,经理很难及时发现和干预。
使用智能表格后,我们可以把客户推进流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比如:初步接触、需求明确、方案报价、谈判中、成交/关闭。
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字段和提醒规则,这样做的好处包括:
①每个销售实时更新客户阶段,团队整体进展一目了然;
②经理可快速识别瓶颈,比如发现多个客户卡在“谈判中”,就可以组织案例复盘或培训支持;
③通过设置自动提醒,超期未推进的客户会自动发出通知,避免客户“被遗忘”;
④销售过程从凭经验、靠感觉,变成可量化、可管理的可视化流程,提前预判业绩、发现问题。
场景三:客户全生命周期档案,资产不随人走
最让人痛心的不是员工离职,而是他带走了所有客户历史和关系。
新同事接手时,对客户的前期沟通、偏好、历史合作一无所知,每次对接都像从零开始。
现在我们可以用智能表格搭建《客户全生命周期档案》。除基本联系方式外,还可涵盖:
①历史沟通记录:关键对话、需求变化、投诉反馈;
②相关文件:报价单、合同、方案资料一键上传关联;
③个性化信息:客户喜好、生日、社交特点等备忘;
④交易记录:过往订单、消费频次、客单价等。
所有这些信息都沉淀在表格中,权限可控、长期可用。
即使员工离职,客户资产仍完整保留于企业,新同事接手也能快速了解前后背景,实现“服务无断点、客户不流失”。
智能表格能解决什么问题?
说到底,企业微信+智能表格这个组合,为我们做到了这几件事:
①客户资产不流失:通过离职继承功能,客户资源真正属于企业,而非个人;
②信息实时同步,协作效率提升:所有人在一个平台看最新信息,减少沟通成本;
③过程可控,管理更精细:销售阶段、客户状态清晰可见,不再开盲盒;
④经验可沉淀,新人更容易上手:所有客户历史、优秀跟单思路都可记录复用。
当然我们也必须说,工具再好,也取决于你是否愿意把客户运营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做。
如果团队缺乏基本的信息化意识和协作习惯,那再好的工具也难以发挥价值。
但如果你已经受够了客户信息散落四处、员工离职导致客户流失、反复沟通却始终信息错位——那么不妨用企业微信搭建一个客户信息枢纽,从一张智能表格开始。
它不需要你购买复杂的CRM系统,也不用经历漫长的实施周期,就在企微里免费可用,轻松上手。
花一点时间梳理流程、搭建表格、设定规则,或许就能帮你摆脱日常琐碎重复的劳动,把更多精力真正回归到“服务好客户”本身。
毕竟,生意的本质,永远是留住人。
而留住人的前提,是你要真正地了解他们、不忘记他们。(完)
【好文推荐】
·私域运营:抖音粉丝不到1000人,这家餐饮企业如何靠直播狂卖500万?
·用户运营:以顾客为中心是行动,不是口号!
·用户运营:那些All in私域的品牌,最后都怎么了?
·私域运营:90%企业死在对人性的傲慢里!
·私域运营:做社群3个月跑通千万路径,这家银行凭什么?
来源:江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