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五十年》之九 作者:胡建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5 13:52 1

摘要:那些年,正是李双江演唱的《北京颂歌》十分流行的时代。每当想起这首撼我心扉的革命歌曲,便会想见那金色的北京、灿烂的朝霞、似乎也听见了庄严的乐曲《东方红》在回响。

1974年春,我在二营部担任广播员,春节刚过,营首长满带微笑地对我言道: “小胡,你去趟北京出差,好好看看首都。″

“敬礼!”心情愉悦,无以言表。

“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庄严的乐曲,报道着祖国的黎明……″

那些年,正是李双江演唱的《北京颂歌》十分流行的时代。每当想起这首撼我心扉的革命歌曲,便会想见那金色的北京、灿烂的朝霞、似乎也听见了庄严的乐曲《东方红》在回响。

部队驻地河北隆化,经承德至北京六百里。首次“单飞“远行,激动忧虑参半。

行前想的仔细,甚至穿怎样的衣服都是斟酌过的。为了精干,不穿棉衣改穿秋装加军大衣。

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学生丁满禄,长我五岁,陕西西安人氏。因在我部实习相识,分别后常有书信来往,我首次进京,仰仗于他,理所当然。

果不其然,东道主丁同学如期而至,着一件当时流行的人造驼绒翻领深蓝棉大衣,北京站前笑脸相迎,和善的微笑像是蓝天白云好天气,无疑增添了我的好心情。

北京火车站,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之一。这里是首都的门户,宫殿般的建筑富丽堂皇,是我平生从未见过的最为华丽的建筑。因此,初次进京,便为之一步三叹。

小时候,首都、北京、天安门,这些词汇已深浑地种入我的心田。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伟大领轴毛主席居住的地方。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必定是我此次北京之行最该先去的地方。

天安门广场,北起金水桥,南至前门箭楼,东至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曾经,这里围墙高筑,是皇宫禁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主席在这里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文革″时期,癫狂的”红色海洋″巨浪滾滾……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像它那样与人们的情感世界有着如此令人感动的联系。

徜徉于这座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人民广场,过人民英雄纪念碑,至前门箭楼,丁同学携带的相机,为我在“天安门前留个影”,这是我首次进京留下的第一幅照片。时髦新潮,神圣之至。

自天安门广场向北穿长安街过金水桥便进入故宫。

“先看左边,过了中心线,立即向右看,如果车多了,就在‘安全岛等会儿。”在故宫前,丁同学像兄长般地教我如何横穿中国最大、车捷如飞的长安街。

故宫,旧称“紫禁城”,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宫殿。

“中间通道是专供皇上御用,两侧是给文臣武将走的,你想当皇上,还是想做臣子?”丁同学幽默地指示我应该行走天安门城楼的中央通道。进入故宫,行至午门前,他又告诉我:“午门,是古代行型的地方,‘午时三刻,推出午门斩首',就是这样来的。”

在我眼里,丁同学真好,他懂得很多。

我们行至太和殿下,丁又津津道来::“故宫有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若从出生开始一天入住一间房子,需到了二十七岁才能住遍。

之后的几天,北京颐和园、天坛公园、十三陵地下宫殿等景点皆由丁同学陪同。

首次北京之行,特别感谢丁,他教了我许多,那些本来我一无所知的初闻初见……

(未完待读)

作者胡建文简介:
1972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任铁道兵第十四师六十七团广播员、电影放映员、正排职电影组长、副指导员、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九团正连职文化干事,副营职秘书。
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四次、被评为铁道兵精神文明积极分子、铁道兵优秀文化干部。
1985年1月部队转业,从事地方文化旅游工作。担任浙江省建德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建德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传科长、团委书记等职。
全国首批高级导游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文化旅游学会会员
出版发行68万字著作《行走天下》(上下部》

来源:铁道兵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