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娱乐追忆者的镜头下,于朦胧生前最后一场活动的画面被反复播放:他穿着白色衬衫,站在舞台中央挥手,眼睛弯成月牙,嘴角扬起温暖的弧度。粉丝们举着灯牌呐喊他的名字,他微微鞠躬,用清透的嗓音说:“谢谢你们,要天天开心。”
01
你记得他最后一个笑容吗?
在@娱乐追忆者的镜头下,于朦胧生前最后一场活动的画面被反复播放:他穿着白色衬衫,站在舞台中央挥手,眼睛弯成月牙,嘴角扬起温暖的弧度。粉丝们举着灯牌呐喊他的名字,他微微鞠躬,用清透的嗓音说:“谢谢你们,要天天开心。”
那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背影。
几小时后,他从酒店高层坠落的消息传遍网络。震惊、质疑、悲痛……无数情绪在社交媒体上爆发。有人说他是因抑郁症长期挣扎,有人猜测是意外失足,但所有的追问都已无法唤回那个爱笑的少年。
他的笑容永远停在了28岁。
02
继续忽略心理健康,真的无所谓吗?
网友@星尘日记 发文回忆,三年前曾与于朦胧合作过短片。镜头外的他安静敏感,偶尔会盯着窗外发呆。有一次收工后,他轻声问:“你觉得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时大家只当是文艺青年的随口感慨,如今回想才惊觉那是无声的求救。
圈内好友@演员林凡 在微博写道:“他总是把快乐给别人,压力留给自己。如果我们能多问一句‘你累不累’,而不是夸他‘你真坚强’,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按理说,光鲜亮丽的明星生活,应该充满幸福吧?
其实并没有。
微笑背后可能是深不见底的黑暗,掌声之中或许藏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心理健康从不是“矫情”,而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生存命题。
03
心理专家@李教授 在访谈中沉痛表示:
“近年来公众人物因心理问题离世的案例屡见不鲜。我们总是习惯于赞美坚强,却忘了允许脆弱。
真正的关怀不是等悲剧发生后点蜡烛,而是在平时就说一句‘你可以哭’。”
这个世界什么都没做错,唯独欠了所有人一堂课:如何面对内心的荒芜。
04
从他的离开中,我们该学会四件事:
第一:摘下微笑面具
不必永远阳光开朗,允许自己偶尔的崩溃与无力。真正的强大不是永远坚强,而是敢于展示脆弱。
第二:重视求救信号
当一个人突然谈论死亡、赠送珍爱之物、或反常地道别时,请紧紧握住他的手。那些看似突兀的言行,可能是最后的呼救。
第三:停止过度消费情绪
在热搜中点蜡烛固然容易,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身边人真实的关注与陪伴。
第四:记住他真正的样子
不要用猎奇的目光追逐死亡细节,而是记住他留下的作品与笑容。让他的生命以美好的方式延续。
▽
抑郁症研究专家曾说过:
“每一个选择离开的人,都曾在深渊里坚持了很久很久。”
于朦胧的逝去不是故事的结局,
而是一记敲响的警钟——
请关心你身边那个总是微笑的人,
问一句:“你最近累吗?”
或许这一句话,
就能成为照亮黑暗的一束光。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低谷:
请拨打心理援助热线:xxxx-xxxx
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
但总有人愿意陪你等天亮。
来源:月影说职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