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铭记 警星闪耀】郑涵:用热血铸就金盾 用生命践行使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21:02 1

摘要:郑涵,男,1989年9月26日出生,湖北浠水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2008年7月参加工作,2018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2023年2月18日因公牺牲,牺牲前系蕲春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一级警员,一级警司警衔。

郑涵,男,1989年9月26日出生,湖北浠水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2008年7月参加工作,2018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2023年2月18日因公牺牲,牺牲前系蕲春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一级警员,一级警司警衔。

从警四年多以来,郑涵同志始终坚守在交警大队漕河中队事故处理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履行着一名交管警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从不言苦喊累,组织把他放在哪里,他就像一颗螺丝钉,牢牢地钉在工作岗位上,直至牺牲。2020至2022年,郑涵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23年被公安部追授为二级英模,被黄冈市委追授为“黄冈市优秀共产党员”。

忠诚履职 献身使命

2023年2月18日,根据公安部《2023年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方案》及湖北省公安厅、黄冈市公安局工作要求,按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部署,漕河中队于2023年2月18日凌晨0时在漕河城区针对性开展重点车辆、严重违法、重要路段交通安全集中整治,郑涵带队在漕河城区三路桥南侧桥头设置警戒区开展行动。

0时38分52秒,犯罪嫌疑人刘某某驾驶一辆白色小汽车经过该路段时,辅警黄友朋举起发光棒示意其停车接受检查,丧心病狂的刘某某竟然无视并直接加速冲卡。危急关头,黄友朋拿起路边的锥形筒扔向小汽车,郑涵抽出了随身携带的伸缩警棍,然而一个锥形筒和一根警棍又怎么能拦下急速驶来的汽车?来不及作出更加有效的反应,甚至来不及躲开,黄友朋和郑涵先后瞬间被小汽车撞上,两人的身体倒飞出去30余米,小汽车扬长而去。变故陡生,看着倒在血泊中不省人事的战友,现场执勤的其他人在拨通120和向中队领导汇报后,有的自觉站在周边进行警戒,有的围在郑涵、黄友朋的周围,哭喊着战友的名字。然而一切都是徒劳,郑涵和黄友朋在送医院抢救无效后因公殉职。离开我们时,郑涵同志年仅33岁

故土情深 立志从警

1989年9月26日,郑涵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2008年6月,从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毕业后,郑涵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选择去大城市追梦。一年多后,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郑涵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浠水县社会救助局的一名职工。工作之余,郑涵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了圆儿时的警察梦想,在经过两年时间的备考后,郑涵顺利通过湖北省公务员招录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得知考上的当晚,郑涵和妻子彻夜长谈,回忆起伏案桌前的那些夜晚,郑涵一边抱着女儿,一边看书学习,好多次女儿在他怀中安然入睡,更有一次,因为看书时间太长过于疲劳的缘故,睡着的女儿从他的手中滑落,摔得哇哇大哭;畅想未来的日子,她要求他每天要接视频,每次放假都要第一时间赶回来......

夙夜在公 业绩突出

2018年9月20日,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盼,郑涵踏上了距离家乡几十里外的蕲春,被分配到蕲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漕河中队工作,主要负责交通事故的处理。作为新入职的年轻民警,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郑涵如饥似渴,在努力向书本学和身边同事学的同时,不断摸索思考,迅速掌握了交管工作方法、交通业务和相关法律知识。入警四年多,郑涵逐渐成长为漕河中队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稽查布控、调处事故、安保维稳、疏堵保畅,中队最忙碌的地方,都有郑涵的身影所在。他成为了中队领导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是年轻民辅警口中的“涵哥”,是群众眼中耐心、热情的郑警官。

漕河镇是蕲春的县域中心,漕河中队长期面临着警力少、案件多的压力。郑涵根据漕河城区交通事故量日益突出的特点,大力推进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给办事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每年经他手处理的交通事故近2000起,没有一起被投诉、被重新认定事故责任的情况发生。2021年4月22日凌晨,在漕河镇大路铺村十字路口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辆三轮车受损、两人受伤,肇事车辆逃逸。因事发凌晨,现场无目击证人,案件侦办陷入僵局,经大队领导抽调郑涵带队上阵,郑涵不负众望,带领专班通过十多天耐心细致的调查走访,终于找到肇事车辆和嫌疑人,成功破获“4.22”交通肇事逃逸案,有力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舍小为大” 从不言悔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郑涵全身心地扑在了他热爱的交管事业上,在蕲春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在女儿郑明希的眼里,爸爸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她早已习惯了在电话、视频里和爸爸聊天见面了。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汹涌来袭,正准备回浠水过年的的郑涵放弃了休假回家的计划,主动向中队领导请缨去值守麻武高速卡口,彼时,他已在春运安保的战场上奋战了半个多月。麻武高速车流量大,人员进出密集,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县公安局特地在麻武高速卡口成立临时党支部,作为一名党员民警,郑涵身先士卒,带领中队的战友们战风雨、斗严寒,坚守岗位近两个月。2月14日晚,雪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正在执勤的郑涵接到了女儿郑明希的电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好想爸爸陪我一起堆雪人!”电话的这头,郑涵久久不能言语。在挂掉电话后,郑涵用手在警车玻璃的积雪上写下了“郑明希”三个大字,那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无言的爱,更是一名人民警察坚守岗位的决心。

2月19日,一名来蕲接人的外地司机因交通管制被困在麻武高速收费站处,蜗居在车上,缺衣少食,郑涵获知情况后,迅速协调指挥部帮助其解决食宿问题。3月8日凌晨,一辆小汽车乘值守人员不备,欲冲上高速,郑涵见状,一个箭步冲上去拦停了该车辆,司机掏出一叠人民币,希望郑涵通融放行,被郑涵严厉制止。在郑涵和他的战友们的坚守付出下,蕲春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相约回家 遗恨失言

在蕲春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的档案盒里,静静地躺着一份郑涵的调动申请:因为工作地离家较远,平时回家的次数很少,疫情期间更是两个多月没回家,年幼的女儿对我也生疏不少,小孩在上幼儿园,父母年纪也大了,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给了妻子,对此我深感愧疚,因此申请调回浠水县公安局工作。申请书的落款时间是2021年3月2日,直至牺牲前,郑涵再也没有找组织提过调回浠水的事,在他的心里,早已把蕲春当作了第二故乡,他又怎么舍得离开他一直坚守的岗位和最亲爱的战友?

2023年2月17日的晚上,和往常的周末一样,电话里,郑涵这样对女儿许诺道:“郑明希,爸爸答应你,明天就回来陪你”。2月18日,年迈的父母没有等到归来的儿子,柔弱的妻子没有等到归来的丈夫,年幼的女儿没有等到归来的父亲,他们唯一等来的是郑涵因公牺牲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所有人。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红蓝相间的警旗猎猎作响,庄严肃穆的警徽高悬头顶,短暂的生命里,郑涵同志真正践行了当初入党从警时许下的铮铮誓言,真正做到了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他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许,无愧于身着的藏青蓝。

来源:平安黄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