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疗程照射次数仅1到5次,累计照射时间不到1秒。”长虹旗下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心坦话音未落,听众纷纷举起手机,对准屏幕上“秒速”治疗肿瘤的Flash放疗设备。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文/图
一场活动,参会者覆盖医药、医疗、医保“三医”领域,既有政府部门、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又有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投资机构。
让他们同聚一堂的,是9月11日举办的2025医药健康产业“医工融合”活动。“医工融合”,毫无疑问是活动上的高频词。
创新药破解疑难杂症、机器人上手术台、外骨骼助康复……医药工业与临床医疗的深度融合,愈发成为医药领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
四川是西部的医疗服务大省、科教资源大省,医药健康也是全省六大优势产业和17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这里的医工融合已探索出了哪些“解法”?
活动现场
创新
从临床实际出发,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单疗程照射次数仅1到5次,累计照射时间不到1秒。”长虹旗下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心坦话音未落,听众纷纷举起手机,对准屏幕上“秒速”治疗肿瘤的Flash放疗设备。
e-Flash放疗设备,适用于术中放疗、浅表层肿瘤放疗及瘢痕祛除等应用场景;X-Flash放疗设备,适用深层治疗,绝大部分肿瘤类别可使用。“目前,e-Flash放疗设备正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等地进行临床试验,X-Flash放疗设备也已进入型式检验阶段。”何心坦说,当前,全球范围内多支团队都在进行Flash放疗技术攻关,四川跑在了队伍的前面。
科研院所实现技术突破,制造企业加码产品研制,医疗机构推动应用推广——“四川造”Flash放疗设备“领跑”,“跑”出了医工融合的样本。
以e-Flash放疗设备为例,研制过程中,企业将医院专家纳入评审队伍中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制造;临床前阶段,又与3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完成产品稳定性、安全性方面的试验,加快了产品研发推广的进程。
何心坦认为,临床需求,是医生和工程师通用的“语言”。医生更加理解临床流程和评价体系,工程师具备将临床问题转化为工程语言的能力。双方牵手,更能摸准创新的脉搏。
不只是中玖闪光。四川沃文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前成介绍,他们开发的智慧生态实验室解决方案,实现血液等样本从采集到废弃的全流程自动化,正是基于对医疗机构实际需求的深入调研。例如,他们发现三级医院日均样本采集量超过1000管,如果只依靠人工传送,不仅效率低,还可能会出现污染、混淆的情况。
基于此,沃文特研发了发射速度达每小时800管的样本采集传输系统,能够完成标本离心、去盖、检测、丢弃等工作的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产品已在国内外多地投入使用。
作为医疗服务大省、科教资源大省,四川医工融合具备良好条件。与会者表示,发挥优势的关键在于让供需双方有效对接,通过“供需双向牵引、互动互促”整合产学研用金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和现实生产力。
四川已涌现出一批代表性成果:搭建优质创新体系方面,15家省重点企业与三级医院建设“医工合作实验室”,一批优质联合创新载体逐步成势。优化融合发展生态方面,举办医药创新和供需对接活动18场,促成临床需求与企业解决方案对接项目93个,签约金额达38亿元。
本次举办的2025医药健康产业“医工融合”活动又是一次契机——搭建有关各方广泛参与的沟通对接平台,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医工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
企业带来的展品
转化
从“想法”到“产品”,打造应用场景
“如何将科技成果进行高效转化?”现场,通德药业集团相关负责人提到的医工融合“痛点”,引起了与会者们的共鸣。
沃文特的智慧生态实验室解决方案从研发到上市历时8年。过程中,市场推广速度相对缓慢。
转机出现在去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推进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实施方案》,对获批联合试点单位优先给予配套支持。7月12日,“四川省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暨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应用试点”项目在沃文特科技创新园区正式启动。沃文特作为牵头生产企业,四川省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疗机构,联合了产学研医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与应用。
发布首批四川省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名单支持锦江电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10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建设40个医工联合体;支持成都、泸州、眉山等地建设12个医药健康产业“医工融合”试点区;印发《关于推动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的通知》,畅通创新药入院流程,激励创新药合理使用,强化创新药临床应用,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医工融合有了应用场景作为支点,走得更稳、更远。
活动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还将继续强化应用拓展,合力推动国省级“双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参与药械研发和临床试验研究,持续拓展创新药械融合应用试点,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建设创新药械成果转化应用中心,同时强化“三医”联动,出台支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等。
应用场景也在不断“焕新”。记者了解到,针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四川将推动一批数智化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医疗服务的标志性应用场景。
来源:川观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