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辰,上海台那个被传靠姑妈陈蓉上位的姑娘,今天官宣《令人心动的offer》带教人,直接坐实了台里“教父”席位。
“关系户”三个字像口香糖黏鞋底,甩不掉就踩烂它。
陈辰,上海台那个被传靠姑妈陈蓉上位的姑娘,今天官宣《令人心动的offer》带教人,直接坐实了台里“教父”席位。
当年骂她的人,现在得管她叫老师,这反转够不够爽?
我最早注意到她,是十年前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
别的女主持穿高定踩恨天高,她套一件白衬衫、牛仔裤,英语溜到外媒记者追着问“Where did you learn that accent”。
后台有人嘀咕:陈蓉侄女嘛,资源好。
她听见了,没回嘴,第二天直接交了一份全英文流程脚本,把同场老外的提问全预判完。
从那之后,再没人拿姑妈说事。
其实她起点真不算顺。
杭州知识分子家庭,一路保送,大学在迪士尼做同声传译,嗓子说到沙哑,只为挣每天八百块。
被少儿节目编导拽去试镜那天,她刚下夜班,眼珠子都是红的。
镜头一开,她对着卡通人偶讲宇宙黑洞,小朋友没听懂,导播先鼓掌。
就这么阴差阳错进了主持圈。
感情那块更狗血。
程雷,大她八岁,家族肝病史像定时炸弹。
七年里,她白天录节目,晚上陪床,随身带笔记本改论文。
分手那天,程雷微博发了张背影照,配文“谢谢”。
她没哭,把朋友圈封面换成一张空白舞台,配文:下一个节目见。
三年后,余笛出现,上海音乐学院男高音,比她小两岁,第一次见面在后台,他递给她一杯温水,说“你嗓子该休息了”。
没有钻戒,没有热搜,两人把证领了,现在一儿一女,住浦东千万豪宅,照样挤地铁去上戏上课。
台前幕后她都玩。
《闪亮的名字》拿白玉兰提名那次,她熬了三个通宵剪片,凌晨四点发朋友圈:头发掉一把,奖不奖无所谓,片子得对得起名字。
公益更拼,电影节志愿者群,她年年报名,搬凳子、发矿泉水,没人认出她是主持人。
问她图啥,她说:小时候我爸带我去看免费露天电影,现在轮到我还票。
这次回炉《offer》,她给新人立三条规矩:
不准叫老师,叫辰姐;不准背稿,现场掉链子就重来;不准哭,哭完也得把话说圆。
发布会结束,有实习生小声说:原来关系户也能这么硬核。
她听见了,笑:关系给你开门,能走多远,看脚力。
从被质疑到被求带,她用了十五年。
姑妈的光环早散了,现在站在光里的,是那个把“关系户”当笑话讲的陈辰。
来源:湖边钓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