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纽约最为火爆的网红餐厅,竟然是一家仅仅售卖“美式中餐”的档口。招牌菜“幸运饼干炒饭”,其中夹杂着墨西哥辣椒,却引得硅谷精英们排起了两小时的队前来打卡。
你知道美国人每年圣诞节必做的三件事是什么吗?
拆礼物、看球赛还有排队买中餐外卖。
没错那个发明了汉堡和炸鸡的国家,如今全美中餐馆数量是麦当劳的3倍。
当你看到他们用筷子夹着甜到发齁的“陈皮鸡”,还坚称这是“正宗川菜”时是
该笑还是该哭?
2024年纽约最为火爆的网红餐厅,竟然是一家仅仅售卖“美式中餐”的档口。招牌菜“幸运饼干炒饭”,其中夹杂着墨西哥辣椒,却引得硅谷精英们排起了两小时的队前来打卡。
这荒诞吗?不过数据更为魔幻:全美大概12%的餐厅供应亚洲菜,中餐所占比例超过60%,甚至连肯塔基州小镇的加油站旁都树立着“熊猫快餐”的招牌。
可老华侨们私下摇头:“这哪是中餐?是糖醋酱裹着的美国梦。”
1880年,第一批华人铁路工人抵达旧金山之后,便开始架起锅灶,准备饭菜。他们利用,剩下的食材,发明了名为“杂 碎”的菜肴而这一菜品随后逐渐被美国人视为一种,“东方神秘的东西”。
为了勉强维持生计,中餐馆的老板们只能将豆腐炸得更加酥脆,与此同时在麻婆豆腐里加入芝士。直到今天,加州仍然有一些餐馆继续提供“芝士馄饨”。
但转折发生在2010年后。当海底捞在洛杉矶用“变脸表演”吸引白人顾客,当弗吉尼亚一家小馆子靠“江湖融合菜”征服80%非华裔食客,中餐终于撕开了“廉价快餐”的标签。
美国人到底爱中餐的什么呢?
在TikTok上,#RealChineseFood话题的播放量突破了10亿。但是在热门视频中,老外对着皮蛋大声惊呼,“这仿佛像外星食物”。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被中国人所嫌弃的“幸运饼干”,实际上是由日本移民在加州所发明的。
这场误会,持续了百年,却意外地,造就了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
如今曼哈顿的精英们开始追捧“川味腊肠披萨”,而中国留学生却在怀念“美式炸蟹角”。你瞧食物比人更懂得怎样跨越偏见呢。
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什么?是中餐的“反向输出”。
成都的年轻人,为了尝尝“美式陈皮鸡”,都忙着去排队呢;与此同时,波士顿的上班族也在不停地抢着预订“重庆火锅”。这两种美食,就好像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互动。
在海底捞的国外分店里面,鸳鸯锅底的设计,一边煮着经典的毛肚,另一边却悄悄地加进了奶酪的成分。这种搭配方式,也许正预示着未来的走向——不是单纯的替代或者压制,而是通过彼此包容、一起进步的办法,去探寻全新的路径。
想想看——能让全世界甘愿为改良版买单的,除了可乐和麦当劳,不就只剩中餐了吗?
你能接受美国人这样吃中餐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