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小提琴曲《云雀高飞》自由、欢乐的象征,生命、爱情的感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9:18 1

摘要:《云雀高飞》是拉尔夫·沃恩·威廉斯根据英国著名诗人乔治·梅雷蒂斯(George Meredith 1828—1909)的122行同名诗作《the lark ascending》为乐队和小提琴所写的浪漫曲,这也是一首著名的音诗。

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七章 民族主义音乐

第三节 民族乐派(下)

向阳光

六、英国民族乐派

(一)沃恩·威廉斯

2.艺术成就

(4)名作鉴赏

自由、欢乐的象征,生命、爱情的感悟

——威廉斯《云雀高飞》的美学意蕴

《云雀高飞》是拉尔夫·沃恩·威廉斯根据英国著名诗人乔治·梅雷蒂斯(George Meredith 1828—1909)的122行同名诗作《the lark ascending》为乐队和小提琴所写的浪漫曲,这也是一首著名的音诗。

云雀(百灵)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最爱吟咏的对象之一,是作为自由和欢乐的象征。乔治·梅雷蒂斯在他诗作中运用华美而流畅的辞藻,充实了云雀这一传统意象并集中融入了自己对生命,爱情,乡土生活的深沉感悟。不难发现,沃恩·威廉斯在这首作品中如此完美地传达了乔治·梅雷蒂斯的诗意。

《云雀高飞》这首作品写于1914年,是沃恩·威廉斯在看到集结的军队穿越英吉利海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所记录的初稿。当时,有一个小男孩亲眼所见沃恩·威廉斯的创作过程,可他以为沃恩·威廉斯在偷偷记录密码,于是将沃恩·威廉斯告上警视厅,这位作曲家——沃恩·威廉斯被抓了。

因战争而搁置了这部浪漫曲:《云雀高飞》。直到1920年才重新被修改并由英国小提琴家玛丽·霍尔(Marie Hall 1884-1956)在Kings Weston House做了首场演出。当时,运用的是钢琴伴奏。1921年,指挥家AdrianBoult再次协同玛丽·霍尔在伦敦以乐队协奏的形式进一步诠释了这部小提琴作品,当时《泰晤士报》声称《云雀高飞》展示了对于过去和现在生活的超脱,是一部拥有至上荣誉的作品,给人们以无限美好的梦想。

《云雀高飞》全曲以五声音阶写成,是一首以小提琴模仿云雀在空中起伏翱翔的怡人小品,充满了田园色彩与恬静迷人诗意的气息。一切都和诗作的意境非常吻合,乐曲一开始,在烟雾缭绕般的乐队背景中,小提琴以简洁、明亮的音量进入,并很快从乐队的背景中脱离出来,开始歌咏般的演绎。继而又扶摇直上,飘逸空阔之境,宛如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这首充满印象主义色彩的《云雀高飞》,改编自两首民谣曲调,清新自然的乡村风光,隐约可见。

《云雀高飞》这首乐曲以一段连续而平静的管乐,轻引开篇,随后,小提琴以优雅的乐音,流淌而出,婉转迂回。弦乐队在沉稳的低音上,奏出一段连续的平行六和弦,紧接着“扮演”云雀的小提琴,单独奏出了一段上行的琶音。独奏小提琴初次呈示之后,弦乐又加了进来,与小提琴两相应和。仿佛在春光明媚的山谷中,一只云雀被轻轻地托举起来,灵巧地滑翔,云雀盘旋而上,自在逍遥。这段优美柔和的旋律,不仅为全曲奠定了迷离、朦胧的基调,而且也是全曲赖以发展的一个基础。

在管弦乐的伴奏下,小提琴又奏出了婉转迂回的主旨动机。装饰性的华彩乐段之后,长笛和双簧管又引出了民间舞蹈式的第二主题,我们真切地听到云雀掠过一个田园村落时节庆歌舞的情景。

尽管整个乐队都加入了,然而收敛得非常好,静谧的气氛并未改变。小提琴(云雀)兴奋地低徊高蹴、幸福地穿梭于管乐(村民歌舞)甜美的吟唱中,犹如花影摇曳,露珠交烁一般,温顺而富有表情。整个乐队显得无比的温馨,含蓄地暗示出了原诗中云雀对于世俗的牵绊与留恋。

接下来的第二个部分,是个对比的段落,即关于夜的狂想诗篇。静谧而超现实的夜色,多少带着些缠绵悱恻的浪漫情调:云雀翱翔于风起云涌的夜暮,瞭望天边那星星点点的火光,心中定然纠葛着些许哀怨,甚或孤独与疲惫……

云雀扑腾着翅膀,迷茫地哼唱着世俗的歌谣,最后缓缓地降落在美丽的幻梦中沉沉睡去。沃恩·威廉斯将这内敛于沉静中的激越,展现得极为动人。

当曲首因素被有机凝合,并通过乐队再次呈现的时候,小提琴又奏了一段华彩,云雀凌空于田园之上,气氛渐渐活跃。原始的主题也被又一次重复。山谷迎来了又一次黎明,小提琴凌驾于清洌沧凉而又和谐饱满的平行和弦,好似云雀穿行于山涧林荫之畔,再次的回归,多了几分冥想式的释放,它轻轻挣脱所有的束缚,凌空而起,带着所有的希翼,又一次高翔远举,最终消失于天际……

《云雀高飞》全曲收束在小提琴轻盈、灵动的演绎中。云雀远去,消失在无边的天际。微风吹拂,山谷中蜿蜒的小溪上撩起一阵涟漪……

很少有一部音乐能达到如此境界,把俗世最纯净的理想道尽,却又如此超然。思维仿佛随之飞过云霞,飞过大海,飞到九霄云外,越过群星灿烂的天宇边缘了……

《云雀高飞》这首作品,常被认为是单乐章的协奏曲,也被认为是完整的一首音诗。全篇再现主题三次,两次再现第二主题,将云雀静谧与活泼诠释得似真似幻,调性和声也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质。沃恩·威廉斯用美妙的音符,描绘了优美的意境,无需闭上双眼,就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英国田园的宁静、苍凉、空灵、缥缈。仿佛一只美丽高贵的云雀凌空而起,在空中尽情地飞翔徘徊,渐渐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留下的是亦梦亦真的感觉,令人久久陶醉其中。

当代有很多小提琴大师演奏过此曲,其中有两个版本是大众都较为喜爱的:一是美国女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的版本;二为荷兰女小提琴家珍妮·扬森的版本。同为女性小提琴家,她们在演奏《云雀高飞》时,风格是大不相同的。

珍妮·扬森和希拉里·哈恩,在演奏这首曲子时,分别对沃恩・威廉斯《云雀高飞》给出了两种诠释:浪漫主义和本真主义。珍妮·扬森更多强调了此曲为“一战”爆发前后的背景,故而,曲中制造的矛盾冲突强烈、对比明显、节奏的松紧做得非常充分,一些演奏上大幅度的弓速和音量强弱,完全反映了对战争的不满和斗争的激烈,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拉法,加上了自身的思想,并且此版本为现场录制,所以也就更符合大众所期待的效果。

然而,希拉里·哈恩的演奏,却似乎更为贴近云雀自身,她在录制唱片的时候,说“我把自己当成是一只要飞上天际的云雀”,而且她本身的风格沉稳冷静,在她的演绎下,我们更能体味到一种向往和平、战火消散的安详,每到高点就有意收束,每到要宣泄的时刻却那样轻轻地扣住,这样的演奏使平淡中给人以无尽的回味,细腻中给人以感动。

《云雀高飞》这部作品是一首小提琴与乐队合作的浪漫曲,展现了典型的英国音乐风格:色彩淡雅、抒情委婉,并充满情感。它使用了小提琴、风笛和双簧管等乐器,营造出如同置身田园中歌唱的感觉。

来源:舌尖上的戏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