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容简介:本文介绍了《察哈尔省通志·执业编·农业》中,对九十年前的张家口14个县的莜麦莜面生产概况的记述,并由此论述了《执业编·农业》有关莜麦记述的意义,坚信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
内容简介:本文介绍了《察哈尔省通志·执业编·农业》中,对九十年前的张家口14个县的莜麦莜面生产概况的记述,并由此论述了《执业编·农业》有关莜麦记述的意义,坚信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
关键词:《察哈尔省通志》,莜麦莜面文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察哈尔省通志》成书于1935年。李龙飞先生的点校本《察哈尔省通志》,出版于2022年。其下册·卷二十二的第676页起始《执业编》,包括了“农业、工业、商业、学校”,一直到第695页,均记述各县的“农业”,计当时的14个县,这14个县中没有记述莜麦莜面文字的有3个县。记述莜麦莜面文字的有11个县,约1800字左右,特依次摘录如下:
第一,“万全县农业”里没有莜麦记述。第二,“蔚县农业”:山地,为莜麦,为小麦、大豆。莜麦。有夏秋二种,夏莜麦立夏前播种,立秋后收获,秋莜麦小满前播种,处暑后收获。种植法,先施肥(每亩用大粪二斗,或牲畜粪三车),次下种(每亩用种子四合),次锄草(苗长不拔,锄二三次),每亩产量,约三斗四五,每斗价约四角七八。第三,“宣化县农业”:本县农作物种类。有高粱、谷子……莜麦等类。播种量。高粱每亩三升……莜麦三升。收获量。莜麦五斗。以上旱地。第四,“张北县农业”:第一区,莜麦居十之五。第二区莜麦十之一。第三区,莜麦小麦各居十之三。第四区,莜麦居十之四。第五区,莜麦十之二分五。莜麦分大小两种,大者为粒大,生长期长,小者为粒小,生长期短。播种期,坝下清明,坝上立夏,每亩约用种子三升。长至三四寸,锄一二次。因地寒故,种时先将种子浸以生酒,每斗用酒四两,或柏油二两,如此方不生霉。收获期,坝下处暑,坝上白露。每亩可收三斗,每斗价二角三分。种时多不施肥。第五,“延庆县农业”里没有莜麦记述。第六,“怀来县农业”里没有莜麦记述。第七,“阳原县农业”里没有莜麦记述。第八,“涿鹿县农业”:第四区,土壤系黄沙土,以种莜麦、胡麻、菜籽、荞麦为最多。白露前后为收获期。莜麦,用犁播种,每亩用种子,坡地四升,平旱地七升。平年收获量,每亩坡地五斗,平地一石,价值平均每石二元。第九,“怀安县农业”:怀安地多砂碛,气候略寒,播种期较内地稍迟,收获期反较内地特早,且宜种谷物甚简……莜麦。宜黏土旱地,多产于本县三区界内。立夏前后播种,用点播法,不加耘锄,白露前后收获,每亩产量,不过五斗。俗称腹地莜麦。磨为面,较口莜面特佳,惟产量甚少不足供给全县食用。第十,龙关县农业:龙关地近蒙界,气候严寒,雨泽稀少,居民多农业。然境内坡地多,沃田少,土质硗瘠,收入不丰,拥田数顷者,即称富户,普通农家,不过有田二三十亩而已。县内农民,性质粗笨,体质强健,专恃勤奋,不讲技术。二月间耕地,三月下旬至五月初旬播种,五谷中有大日期小日期之分别,故播种有早晚。所种为谷、黍、高粱、黑豆、胡麻、小豆、绿豆、大麦、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大豆、玉蜀黍、菜子、线麻等。播植方法,有用耧耩者,有用手撒者。农具为旧式犁、耙、耧等物。第十一,赤城县农业:莜麦。芒种节播种,分垄撒播,每亩用种子三升。白露收获,用镰刀割,每亩可收三斗,每斗二十八斤,每石价四元八角。施肥同大小麦。种子受潮湿生黑穗病。天旱易生黄疸病。除第三区外,一二四各区,均能种植。前列粮价,系按现时市价列入。第十二,沽源县农业:本县地处边塞,气候严寒,农作物极简,约略言之,可得若干种,而播种,收获,锄耘一切方法,亦复简单。莜麦。每年清明后、谷雨前播种。农具多用土法,以耕牛二只,拉犁挑渠,用手播种。每亩需种子三升五升七升不等,每亩需用畜粪三百斤,粪肥三四百斤。若遇丰年,每亩可获粮三斗五斗不等,稍有灾害,即颗粒不收,盖气候释然。第十二,宝昌县农业:本县地势高峻,气候燥冷,内地农产物,本县种植多不宜。惟莜麦性耐寒,熟期较短,种者特多。播种数量。莜麦三升五合。肥料。因土质肥沃,地面较宽,人工缺乏,肥料短少,故农民种地,多不施肥。收获量。常时每亩收二三斗,丰年可收五六斗。粮之重量。每斗约为三十五六斤不等。粮之价。莜麦每斗约值伍角。第十三,商都县农业:本县蒙汉杂处,蒙民专事牧畜,汉民多务农。播植方法。小麦、莜麦、糜、谷、黍……皆以耧布种。肥料。本县耕田,向不施肥。每亩用种子平均数目。莜麦,约用二升左右。每亩收获平均数目。小麦,莜麦,均约二斗左右。每斗粮重量。小麦、莜麦,各约二十八斤余。各谷价目。莜麦每斗伍角余。第十四,康保县农业:其中莜麦、菜子、马铃薯,均系特产。莜麦。每年夏历四月十五日前播种,九月十五日后收获,各种地均宜,不施肥料。耕种方法用耧,下种后,再以连三碌碡压土使坚,苗稍大,耘以锄,至多三次,每亩产量三斗,每斗重三十斤。
《察哈尔省通志》从成书到于今,恰九十年。中国人认知和划分人的寿命期,有“鲐背之年”,即人活到了九十岁之说。九十高寿的人对于人间事情的认知更为睿智、深刻乃至通透。今天看《察哈尔省通志》有关莜麦莜面的记述,具有下述意义:第一,《察哈尔省通志》为后世提供了那个历史时期的莜麦莜面概况,包括分布的县别、土质、播种方法、亩产数量、度量衡单位(升、斗)、市场价格等关键数据,这些关键数据也是研究那个时期的莜麦莜面文化的关键要素。第二,这些关键数据和关键要素为研究当下的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提供了珍稀的历史资料,对当下的研究具有古与今对比的参考价值。当然那时的行政区划与现今的大有不同,而且现今的万全区的坝头一带是生产莜麦的。第三,不论什么社会制度下,每一代农民种植莜麦的生产实践,吃莜面的生活实践,都是莜麦莜面文化历史的继往开来,尽管在《察哈尔省通志》里还挖掘不到莜麦莜面文化的源头。第四,今古对比,不得不相信,当今中国确实处于“世界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环境中,处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路上。当今,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莜麦的种子产生了质的优化,莜麦的播种、锄草、收获方法进入高度机械化,以张家口燕麦的商品名称销售的市场越来越广大,张家口莜麦早已不再“腿短”,莜面的熟食品开发与销售高度市场化,农民不再缴纳“农业税”,最根本的变化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改善,幸福指数这个名词也越来越亲民。第五,这一切变化,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于设计和领导这个制度的中国共产党。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有“道路自信”,根深叶茂之下,必然会有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六,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理论,是“世界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环境中,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路上产生的新理论,它的使命,它的担当,它的“打造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名城”“打造张家口莜面美食节”“编写《张家口莜麦莜面文化简史》”等六个崇高目标,都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是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贺宝贵)
来源:河北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