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以“光韵”为主题。该馆主楼外立面循环播放的“46亿年生命史诗”灯光秀格外吸睛。在“遇见生命之光”展览中,观众通过观察发光植物、动手参与相关实验,近距离感受发光微生物与植物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巧妙融合,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为配合该主题
国家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之夜”活动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本报记者 程功 摄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国家自然博物馆2025“博物馆之夜”日前落下帷幕。该馆开设25个夜场,提供延时服务75个小时,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
今年的“博物馆之夜”活动以“光韵”为主题。该馆主楼外立面循环播放的“46亿年生命史诗”灯光秀格外吸睛。在“遇见生命之光”展览中,观众通过观察发光植物、动手参与相关实验,近距离感受发光微生物与植物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巧妙融合,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为配合该主题,讲解员团队特别策划了“追光者”主题讲解,揭秘动物与光之间千丝万缕的奇妙联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汪景琇,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分别以深地探测、太阳能源、健康长寿为题,先后走进“锺健讲堂”。博物馆科研人员也走进展厅,推出了25场精彩纷呈的“藏品故事会”,涉及地质、古生物、植物、动物、人类等多个学科门类,让观众深入了解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感受自然历史的深厚底蕴。此外,由行业内知名科研、科普专业人士主讲的“自然讲坛”和“博物夜谈”同样精彩,内容涵盖植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领域。
夜宿博物馆活动今年升级,“夜间探秘任务”成为最大亮点。参与者用手电筒照亮展柜的角落,发现隐藏在展柜中的宝藏。为配合“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特展,科普教育部推出了原创活动——达·芬奇的奇幻世界大冒险剧本杀,让观众边玩边沉浸式观展。
据统计,活动期间,该馆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累计服务时长超过8000个小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