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15-20 万级中型 SUV 市场,消费者常面临多维度需求的平衡难题:追求空间可能需接受智能配置的简化,注重动力又要考虑油耗成本,偏爱设计感或许要妥协舒适性。深蓝 S07 增程 300 ULTRA 作为该价位段主打科技属性的车型,试图在这些维度间找到更优解
在 15-20 万级中型 SUV 市场,消费者常面临多维度需求的平衡难题:追求空间可能需接受智能配置的简化,注重动力又要考虑油耗成本,偏爱设计感或许要妥协舒适性。深蓝 S07 增程 300 ULTRA 作为该价位段主打科技属性的车型,试图在这些维度间找到更优解。
近期,笔者通过 3 天全场景实际体验,覆盖日常通勤、高速长途、老旧小区泊车及盘山公路等典型用车场景,从设计、智能、动力、底盘等核心维度,客观分析其产品表现,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设计:运动风格与实用需求的适配性
深蓝 S07 增程 300 ULTRA 的外观设计,在同价位车型中具有一定辨识度。其车身尺寸为 4750×1930×1625mm,高宽比为 0.842,轴长比接近 0.618 黄金分割比例,相较于传统中型 SUV 常见的 0.88 以上高宽比,视觉上呈现出更低趴的轿跑风格,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 SUV 的臃肿感。侧面极光腰线线条简洁,配合无框车门与电动隐藏门把手,进一步强化了运动视觉效果。
灯光系统设计上,“深蓝之眼” 日行灯采用花瓣造型,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一字型灯组;星焰贯穿式尾灯与发光 logo 采用一体化设计,夜间点亮后识别度较高。此外,后视镜在开启辅助泊车功能时会亮起提示灯,在人员车辆较多的老旧小区等场景下,能对周边行人和车辆起到一定提醒作用,体现了设计中的细节考量。
内饰用料方面,IP 台板、门板上沿等高频接触区域采用超纤绒感麂皮材质,触感相较于同价位多数车型使用的普通皮质更为细腻,该材质与问界 M9 所采用的材质一致,在 15 万级车型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比同价位的宋 PLUS DM-i,后者内饰仍存在部分硬塑料覆盖区域,两者在触感上的差异较为明显。
座舱氛围营造上,64 色星河律动氛围灯通过激光镭雕工艺形成 2894 个 “星河单元”,支持随音乐节奏变化;门板浮光律动音箱氛围灯采用与奔驰 E 级相同的工艺,夜间使用时能提升座舱内的视觉氛围,但此类配置更多作用于感官体验,对实际驾乘便利性的提升相对有限。
空间表现是该车型的一个亮点。2900mm 的轴距为后排乘坐空间提供了基础,185cm 身高的体验者乘坐后排时,膝部可预留两拳余量,脚部能自然伸直,未出现部分溜背 SUV 常见的头部压抑问题。后排座椅支持两档靠背角度调节,且可实现纯平放倒,放倒后可容纳 1.2 米折叠桌等大件物品,空间灵活性接近部分紧凑型 MPV,能够满足家庭用户装载露营装备、家电等物品的需求。
前排座椅主驾支持 16 向调节与一体式腿托,可调节至 120° 平躺模式,此时体验者膝盖与心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符合人体工学设计,长时间乘坐后的疲劳感相对较低。座椅按摩功能提供 8 种模式与 3 种强度选择,从实际体验来看,其贴合度与家用普通按摩椅相近,对缓解长途驾驶带来的腰背疲劳有一定帮助。
智能:硬件与功能的实际适配性
车机硬件搭载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这一配置在 15 万级车型中并不常见。实测同时开启导航、音乐播放、蓝牙电话三项功能,界面切换过程中未出现卡顿现象,操作流畅度与主流智能手机接近。对比部分搭载老款芯片的同价位车型,后者在多任务运行时界面切换存在 1 秒左右的延迟,两者在流畅度上的差距较为明显。
DEEPAL OS 4.0 系统的交互逻辑较为简洁,3D 智控桌面支持通过滑动车模直接查看胎压、控制车窗及后备箱,相较于传统 2D 界面更为直观。以查看胎压为例,传统车型通常需要进入 3 级菜单才能找到相关信息,而该车型点击车模轮胎即可显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操作效率。“可见即可说” 语音控制功能支持对屏幕上的按钮进行语音操控,如 “打开空调 24 度”“切换到收音机” 等指令,系统响应速度较快,减少了驾驶过程中低头操作的频率,符合安全驾驶的需求。
车载配置方面,20 个扬声器(总功率 2232W)搭配 7.3.4 立体声道音响系统,播放无损音乐时在声音层次感上表现较好,优于同价位多数车型的音响效果。4.7L 容量的车载智能冷暖箱支持制冷与加热功能,可容纳 6 听标准装可乐或用于保温饮品,在家庭出行、长途驾驶等场景下具备一定实用性。
15.6 英寸向日葵屏支持通过语音控制偏转角度,副驾乘客使用时可避免对主驾视线造成遮挡;55 英寸 AR-HUD 能够将导航信息投射至前挡风玻璃,减少了高速驾驶过程中低头查看仪表盘的次数;后排 4.2 英寸触控屏允许后排乘客独立调节空调温度与座椅角度,提升了后排乘坐的自主性。这些配置均围绕实际使用场景设计,未发现明显脱离实用需求的 “噱头化” 功能。
在高速场景中,该车型支持匝道提前识别、自动减速与变道功能,实测过弯车速可达 70km/h,方向盘未出现明显 “抢手” 现象,过弯稳定性优于部分人工操作。对比部分同价位车型,其高速辅助系统对车道曲率的判断更为精准,车身姿态控制相对平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在城区拥堵路段,智能跟车功能可实现前车刹停后自动停车、前车起步后及时跟进,减少了频繁踩踏油门与刹车的操作,对缓解脚部疲劳有一定帮助。智能信号灯控车功能支持红灯自动减速刹停与绿灯读秒提示,实测中曾出现驾驶员因调整空调分心时,系统轻踩油门提醒起步的情况,对提升驾驶安全性有一定辅助作用。
动力:增程系统的实际使用表现
作为增程车型,其 NEDC 纯电续航为 300km,实测日常通勤(单程 25km)场景下,满电状态可满足 5 个工作日的通勤需求,同时兼顾周末短途出行,无需频繁前往充电桩补能。在长途场景中,从北京朝阳区至密云水库(往返 180km)全程采用纯电模式行驶,抵达目的地后剩余续航约 110km,能够满足多数用户日常纯电出行的需求。
综合续航方面,满油满电状态下实测综合续航为 1385km,从北京行驶至郑州(全程约 700km)后,剩余续航约 300km,无需中途停车补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纯电车型长途出行的补能焦虑,适合经常进行长途驾驶的用户。
针对增程车型 “馈电油耗高” 的常见担忧,实测馈电状态下,加注 200 元 92 号汽油(当时油价为 7.8 元 / L),实际行驶里程为 580km,计算得出百公里油耗约为 3.8L,低于同价位 CR-V(百公里油耗约 8L)的水平。若按年行驶 1 万公里计算,相较于 CR-V 可节省油费约 3000 元,长期使用在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
这一油耗表现得益于新蓝鲸增程专用发电机(热效率 44.39%,1L 油可发电 3.7 度)与原力超集电驱 2.0(总成工况效率 92.3%)的组合,提升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实测时速 120km/h 馈电状态下,油耗约为 4.2L,低于部分混动轿车的高速油耗水平,在高速场景下的油耗表现值得关注。
充电速度方面,该车型全系标配 3C 快充,实测 SOC 从 30% 充至 80% 的时间为 15 分钟,充电 10 分钟可补充约 200km 续航,与多数纯电车型的快充速度基本持平,在服务区短暂停留即可满足后续短途行驶的续航需求。
深蓝 S07 增程 300 ULTRA 全系标配 FSD 可变阻尼减震器与 HRS 液压式回弹止动器,这一配置在 15 万级车型中并不多见。实测通过连续减速带路段时,低速行驶状态下悬架能够快速过滤路面震动,后排乘客未感受到明显颠簸,对比宋 PLUS DM-i(过减速带时震动较为明显),在舒适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驱动形式采用后轮驱动,区别于同价位多数前驱 SUV。起步时动力输出较为平顺,未出现前轮打滑现象;加速过程中车身会出现轻微抬头,推背感较为明显,实测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7.6 秒,在红绿灯起步与超车时动力响应较为及时,优于同价位部分动力输出偏 “肉” 的车型。
后悬架采用 H 臂多连杆结构,搭配液压衬套,对路面次级抖动的过滤效果较好。实测高速行驶过程中压过路面小坑时,悬架能够快速吸收震动,车身未出现明显弹跳,车内乘坐体验较为平稳。后副车架采用圈梁加强结构,刚性比行业平均水平高 40%,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车身未出现明显松散感,整体行驶质感接近 20 万级合资 SUV。
综合来看,其底盘调校兼顾了家用舒适性与一定的操控性,日常通勤时舒适性能够满足需求,周末在盘山公路行驶时,侧倾控制较为合理,可满足轻度驾驶乐趣需求,避免了部分家用 SUV 驾驶体验偏 “沉闷” 的问题。
结语
深蓝 S07 增程 300 ULTRA 在 15 万级中型 SUV 市场中,通过均衡的产品力在设计、智能、动力、底盘等维度间找到了相对平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的 “取舍” 难题。设计上兼顾运动风格与实用需求,智能配置围绕实际使用场景展开,动力系统在续航与油耗间取得较好平衡,底盘调校满足家用舒适性与轻度操控需求。对于追求产品力均衡、不愿在核心维度过度妥协的消费者,其 15 万级的定价能够提供接近 20 万级车型的配置与体验,具备一定性价比。
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前到店进行实地体验,重点关注车机流畅度、底盘滤震效果及空间表现,结合自身使用场景判断是否符合需求。总体而言,该车型在同价位段中属于综合实力较强的选择,适合注重产品均衡性的用户。
来源:星夜几许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