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他们得在尘土和噪音里熬到凌晨四点,现在,8台NTE240电动轮自己跑,司机坐在空调房喝咖啡。
“矿山上夜班的人,终于不用熬夜了。
”
江西德兴铜矿的夜班司机群里,这句话刷屏。
过去,他们得在尘土和噪音里熬到凌晨四点,现在,8台NTE240电动轮自己跑,司机坐在空调房喝咖啡。
有人偷偷算过,一个月少掉6斤黑眼圈。
中科慧拓把“愚公YUKON”系统塞进矿车,听起来玄乎,拆开看就三件事:
1. 车自己会认路——5G专网+北斗,误差不到一根手指宽;
2. 车自己会排队——AI调度像地铁高峰管理员,哪台车先装、哪条道不堵,0.1秒算完;
3. 车自己会“喊人”——遇到石头挡路,远程司机一键接管,比打王者还顺手。
数据更直白:单趟运输从5分钟压到3分钟,设备利用率飙到95%。
以前三班倒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两班搞定,省出来的人手被调去修充电桩——矿车改电动,柴油味没了,连食堂的辣子鸡都香了几分。
有人担心“机器抢饭碗”,其实矿上最缺的就是人。
年轻司机嫌苦,老师傅腰椎报废,无人驾驶反而救了招工难。
去年德兴铜矿校招,报名翻了三倍,问就是“想开无人车,不想开破卡车”。
这套玩法不止铜矿。
中科慧拓把模板复制到煤炭、水泥、冶金,连内蒙古的露天煤矿都在抄作业。
业内放话:未来五年,智能矿山市场每年涨20%,谁先上车谁先吃肉。
政策更猛。
发改委刚把“AI+矿山”写进绿色低碳目录,买无人车能拿补贴。11月云南还要开“智能矿山大会”,云贵川的矿老板们已经订好机票——不为别的,就想看看隔壁家怎么省了几千万。
最魔幻的是,德兴铜矿的工程师现在接外国电话。
澳洲矿商问:“你们的系统能扛50℃高温吗?
”答:“能,顺便帮你们把袋鼠赶出矿区。
”中国矿机第一次反向输出技术,听着像段子,发票是真的。
说到底,这不是矿车的革命,是矿工生活的革命。
有人晒朋友圈:凌晨两点,无人车车灯排成一条星河,驾驶室里空无一人——配文“科技替我们下井,我们回家睡觉”。
来源:灵敏饼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