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阿司匹林,痛风患者的“救命药”还是“催命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5 07:00 1

摘要:Hello,朋友们,我是临床药师郭燕子。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经典药物,兼具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特别是作为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剂,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动脉血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等血栓性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Hello,朋友们,我是临床药师郭燕子。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经典药物,兼具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特别是作为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剂,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动脉血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等血栓性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却需要格外谨慎。因为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截然相反,用得不好甚至可能诱发或加重痛风。

那么阿司匹林到底是如何影响尿酸代谢的呢?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抑制尿酸排泄,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促进尿酸排泄。那么是不是简单地多吃点阿司匹林就万事大吉了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常用的阿司匹林剂量。通常我们用于预防血栓的阿司匹林剂量是75-300mg;用于解热镇痛时,最大日剂量可以用至4g;而用于抗炎抗风湿时,最大日剂量可用至6g。

当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3 g/d)时:高浓度阿司匹林可直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短期可能降低血尿酸水平约25%,但长期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会带来严重副作用,比如消化道出血、肾损伤等,临床上已极少将此剂量用于常规治疗。

当使用中等剂量阿司匹林(1-2 g/d)时:中等浓度阿司匹林优先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的转运蛋白,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显著升高血尿酸水平约8%,增加痛风发作风险,应尽量避免用于痛风患者。

当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d)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尿酸重吸收的抑制作用较弱,但对分泌功能的抑制占主导。可能使血尿酸轻度升高约6%,但对心血管高危人群的获益(如预防心梗、脑梗)通常是大于风险的。

药师温馨提醒您:

对于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反复发作又有预防血栓风险需求的患者,我们建议服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的"双刃剑"效应,小剂量抑制尿酸代谢,大剂量促进尿酸排泄。但是长期大剂量的服用阿司匹林会带来严重副作用比如消化道出血和肾损伤。痛风或者高尿酸患者建议使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哦。您了解了吗?欢迎一键三连,点赞加关注,用药不迷路!

来源:临床药师郭燕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