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京时间9月7日下午四点,石破茂把辞职信塞进西装内袋,走出首相官邸时只说了句“抱歉,没能让米袋轻一点”。
东京时间9月7日下午四点,石破茂把辞职信塞进西装内袋,走出首相官邸时只说了句“抱歉,没能让米袋轻一点”。
镜头扫过他微微佝偻的背影,弹幕里刷得最多的不是“辛苦了”,而是“米价什么时候降”。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把一年来的所有承诺切成碎片——涨了一倍的大米、连续两场败选的自民党、跌到两成的支持率,最后连党内后辈都懒得再喊“石破先生”,直接改口“您该让位了”。
隔天,特朗普在佛罗里达被记者追问,老头挠挠假发回了句“Who?” 日本电视台把这段剪成十五秒循环播放,字幕配上“盟友的冷漠”。
屏幕外的便利店大叔一边补货一边嘟囔:“关税降了10%,可饭团还是贵,美国人当然不在乎谁坐那把椅子。
”这句牢骚比任何评论员都精准——7月签下的美日关税协议像一份提前写好的离婚协议:美国拿走5500亿投资和170亿军购订单,日本换得一句“关税从25%降到15%”。
至于首相是谁,确实不影响波音飞机继续飞。
自民党总部连夜亮灯,走廊里飘着咖啡和焦虑的混合味。
小泉进次郎的竞选海报用了绿色背景,旁边手写“给地球一个机会”;高市早苗的海报则是刺眼的日之丸,标语干脆利落“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两个候选人像两杯口味迥异的毒药,一杯说“先救气候”,一杯说“先救国运”,共同点是谁都没提米价。
年轻议员在电梯里小声嘀咕:“选谁都一样,反正选民只记得米袋的重量。
”
与此同时,北京的制裁名单上多了一个名字——石平。
这个在成都出生、后来举着日本国旗竞选参议员的人,终于把自己写进了外交部的通告。
公告里每个字都像钉子:“冻结财产、禁止入境、直系亲属连坐”。
有留学生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成都老茶馆的照片,配文“故乡的茶香他再也闻不到了”,评论区却吵成一团。
有人骂叛徒,有人叹“政治把血缘撕成两半”,更多人只是默默转发,像转发一条天气预警。
石破茂飞回鸟取那天,机场没有鲜花,只有本地记者扛着摄像机问“退休后要不要写书揭露党内黑幕”。
老头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登机牌,背面写着“给非洲34国培训30万人”——那是他去年在肯尼亚演讲时随手记下的数字,如今成了政治遗产里最干净的一行字。
出租车后视镜里,他的白发和远处稻田的金色混在一起,像一幅褪色的海报。
而东京的超市里,新米已经上架,标价1980日元/2公斤。
主妇们把米袋翻过来倒过去,像在称量一个国家的重量。
收银台旁的年轻店员小声说:“听说新首相上台会发补贴。
”顾客头也不抬:“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这句话飘出自动门,混进九月的秋风里,吹向即将投票的10月4日——那天自民党会选出新总裁,但米袋不会因此轻一克。
来源:积极的山丘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