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夫好榜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5 05:32 1

摘要:“雷夫”这个名字,已经风靡中国好多年了。不过从一开始,雷夫就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他“不真实”(最近还有网友居然说他的《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伪书”),有人说“雷夫在美国并没有什么名气,没多少人知道”……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美国人应该把雷夫评为“感

学习雷夫好榜样(1)

“如果我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必须成为那样的人。”

原创: 李镇西 镇西茶馆 3月16日

“雷夫”这个名字,已经风靡中国好多年了。不过从一开始,雷夫就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他“不真实”(最近还有网友居然说他的《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伪书”),有人说“雷夫在美国并没有什么名气,没多少人知道”……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美国人应该把雷夫评为“感动美国年度人物”,雷夫才“真实”?可是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之一正在这里:尽管雷夫获得了包括“总统奖”等大奖,但他在美国依然默默无闻,该干嘛干嘛,远不如在中国有这么多的“拥趸”。

但我今天想说,我不管他获得过多少奖,不管他在美国是否有名,不管他是否接受过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的接见,不管他在中国是否粉丝如云,我只想就我亲眼见的雷夫,谈谈我的想法——就算雷夫没有获得任何荣誉,甚至也没出版著作,但他依然令我尊敬。

见到雷夫,可以用“邂逅”这个词。

这是2013年3月27日早点八点二十,我按会务人员的通知,来到酒店大厅等待集合后去会场。正坐在电梯旁沙发上和重庆的龚春燕老师闲聊,一个高大壮硕的外国人走出了电梯。特定的时间和场合,让我自然会联想到雷夫。但这位先生衣着实在太“幽默”了——上身是有花格图案的浅色西装,下身却是深色裤子,脚上穿的并非理所当然的黑色皮鞋,居然是白色球鞋!这哪是雷夫呢?可是,他那满脸的虽然刮过但依然明显的络腮胡子,让我很自然想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封面上那个被孩子簇拥的老师。我想,此人确为雷夫无疑!

我朝他微笑,他微笑点头回应,然后彼此连“哈罗”带比划地“套近乎”。几句“嗯哼”下来,我俩俨然是老熟人了。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本拙著《做最好的老师》送给他,他翻开扉页看到我的题词:“亲爱的雷夫,你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随身的翻译给他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地对大笑起来,并拿着这本书和我合影。

雷夫拿着我的书满脸笑容,而我虽然也笑着,却两手空空。如果我拿着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他合影,多好!其实,出发前我是专门找出了雷夫的书,但到了机场居然把书忘在车上了。真是遗憾!

在洪山礼堂,面对上千粉丝,雷夫以一句中西合璧的“你好哈罗”开始了他的演讲。他的主题是《没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成为优秀教师》。他一开始便坦率地说:“其实,非常著名确实一件好事,我曾获准受到总统接见,这挺好的;我也曾受到英国女王接见,也挺好的。但是在这一切之外,只有一件让我非常自豪,那就是历经三十年之后我仍然是一名教师,这是我最自豪兴奋的事情。”

是的,用中国现在非常热门的词说,雷夫的确也算是“名师”了,而且是“世界名师”——他是唯一同时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和“全美最佳教师奖”的老师。但我敬佩的,还不是他有这么多的光环,而是如他所说,他现在“依然是一名教师”。因为“依然是一名教师”,所以他依然纯真,依然直率,依然放松而充满幽默感。他在台上激情澎湃,大幅度地做着手势,表达着他对教育的理解——

如果我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必须成为那样的人。我希望他们举止优雅,我也必须非常优雅,每时每刻,即使我想对他们发火的时候,也必须非常优雅,即使他们气得我想扔他们到窗外,我也必须保持优雅。我想让孩子们努力,我自己就必须成为我孩子从没见过的那么努力工作的人。

这话“击中”了我,因为我感觉雷夫用他的嘴巴说出了我曾经多次在全校教工大会上对老师们说的话:“如果我们能够用对孩子的要求来要求我们自己,我们就非常了不起!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

都不是当地“最好”的学校,相反学生却大多是弱势家庭的孩子。我从雷夫对他学校的介绍中,看到了霍伯特小学与武侯实验中学及其附属小学之间的相似之处。同时,我的确还发现了我俩个人之见的许多共同点——我无意“高攀”雷夫,其实,所有热爱孩子的教师都有这些共同点:朴素的童心、鲜明的个性、没有半点矫饰的本色以及“肆无忌惮”的表达……

在一个小时的演讲中,雷夫还表达了他的教育智慧——如何让特别糟糕的孩子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学习?如何让成绩不好的孩子最后却考出很棒的分数?如何利用班级经济制度引导孩子学会处理金钱?如何让本来没有凝聚力的教室却充满了摇滚乐的活力和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56号教室其实是一间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屋子,在很多年的时光里,这间屋子甚至还不停漏水。但这间朴素的教师,却成了雷夫的学生心目中最温馨的家。

雷夫是以一位过去学生写的信结束他的演讲的。他解释说:“我曾收到一封女孩的信,她叫珍妮。她在我班里时,我没有感到她在倾听我。许多孩子和我亲昵,但珍妮却不和我说话,从不和我打招呼。但八年之后,她上大学了,她入读的大学非常有名,那所大学要求入学者写童年成长的文章,这女孩也从没告诉我她写过这封信,但那大学给我打来电话,说世界上每个老师都应该听听珍妮写了什么?她写的是关于56好教室里的童年生活。”

然后雷夫充满感情地开始了朗读——

当我回首我童年岁月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如此可怕的艰难的岁月,我的学校的孩子根本不会说英语,甚至也有老师也不会英语,几乎每周都有警察造访学校,看到某个孩子受到强奸了,有的父母因虐待孩子被捕……但五年级我走进56号教室,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教室里外面的世界消失了,不再有战斗,不再有饥饿。取而代之的是,我开始上音乐课,弹奏吉他,学莎士比亚,我再不害怕,我很快乐。56号教室是我的家。我的同学,就是我的亲人。我所有的成长都是在56号教室里完成的,是我成为现在的我的原因,即使在外面的世界有这么多可怕的事情发生,尽管有着一切不如意,但所有问题都可以在56号得到解决。当我家里有问题,我总是回到56号教室。即使到今天,我仍然需要找到一个没有愤怒的地方,没有仇恨的地方,一个只有幸福和欢乐的地方。我知道我仍然会回到56号教室。

全场鸦雀无声,只有雷夫充满魅力的声音在礼堂回荡。每个人都被感动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当翻译翻完最后一句话,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来武汉见雷夫,我特意带了我校12名班主任同行。他们都是我校新教育实验的积极参与者,是“缔造完美教室”首批实验组的成员。而“缔造完美教室”的许多具体做法,正是源于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启发。可以说,我这些年轻的同时都是雷夫的“铁杆粉丝”。但我校经费紧张,我去武汉的费用当然是邀请我的主办方承担,但随我去的12位老师来回的费用从何而来呢?于是我联系新教育基金会王胜秘书长,他决定为我们提供赞助。当时也有干部提出想去,但“同等情况教师优先”是我一贯的原则,我说服了有关干部,所以这次我派出去的12位老师全是普通的班主任。

出发之前,我有个“梦想”,但一直没对老师们说。我想给他们惊喜。这“梦想”就是我想让雷夫和我的同事们合影并给他们签名。为什么是“梦想”呢?因为雷夫的粉丝太多也太狂热,我估计活动主办方会严格保护雷夫而不会轻易让听众接近他的。果然,上午雷夫演讲结束后,他就很快在有关人员的护送下离开了会场。我对我的老师们说:“这样,我和雷夫下午两点从酒店出发,那你们一定要在两点之前到达酒店大厅等着。雷夫一出来,我就给你们照相!”

午后一点半,我离开房间想提前去等老师们,没想到我从电梯里出来,看到老师们已经在大厅等候了!而且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拿着雷夫的书。他们说他们中午抓紧时间匆匆去了一趟黄鹤楼,回来后连饭都没吃便直奔我所在的酒店。哎呀,就么饿着肚子等雷夫,我太感动了!我说如果雷夫知道你们连午饭都没吃,一定也会很感动的。

过了一会儿,雷夫从电梯出来了,朱应芳几个英语老师赶紧上去和他打招呼,老师们欢呼着簇拥着雷夫,我赶紧拿出相机啪啪啪一阵狂拍。老师们又纷纷拿出《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请雷夫签名,雷夫一一满足了大家的要求。我注意到,高大魁梧的雷夫每签一个名,总会俯下身子,再微微仰头对老师说:“三克油!”这么谦恭,这么幽默,让老师们感动的同时又特别快乐。老师们说:“还有李校长呢!”他们拿过相机,给我喝雷夫照合影。面对镜头,我和雷夫都笑眯眯的,我右手伸出大拇指,表示对雷夫的赞美:“真棒!”雷夫却用用手指指着我,好像在说:“你才棒!”这张照片特别有趣,让老师们也很开心。

我对老师们说:“看到你们既合了影,又签了名,我总算圆梦了!”

:本文是“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编转。“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以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免费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导演讲、家庭教育咨询、传递正能量、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联系人王仁元,电话13403766751(微信同号)。

河南省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实战专家王仁元教授实时期待着您的联系(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道德讲堂、家庭教育咨询等)。

来源:家庭教育正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