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上旬,不少柑橘产区迎来晴雨交替天,这正是柑橘黑星病(又称黑斑病)的活跃期!作为多地柑橘园常见病害,它不仅危害近成熟果实,还会波及叶片和嫩梢,轻则影响果实品质与收益,严重甚至直接使果实变黑腐烂,想卖好价的果农务必提前防范!
9月上旬,不少柑橘产区迎来晴雨交替天,这正是柑橘黑星病(又称黑斑病)的活跃期!作为多地柑橘园常见病害,它不仅危害近成熟果实,还会波及叶片和嫩梢,轻则影响果实品质与收益,严重甚至直接使果实变黑腐烂,想卖好价的果农务必提前防范!
一、快速识别:分清2种病斑类型,别和红蜘蛛搞混
果实染病主要有2类症状,叶片受害也有明显特征,可对照判断:
1. 果实病斑:黑星型(小而凹陷,中间灰褐带黑色小粒点)、黑斑型(初期淡黄,后期扩大成不规则黑斑,易连片)。
2. 叶片病斑:多发生在老叶,呈圆形、中央凹陷,褐色至灰白色,带黑色分生孢子器,周围有明显黄色晕圈,需注意与红蜘蛛危害区分。
二、找准原因:这几类果园和情况更易中招
黑星病难防,关键在于它的 “潜伏性” 和特定发病条件,尤其注意这几点:
1. 时间规律:3-4 月悄悄侵入幼果,7-8 月果实近成熟时显症,9-10 月进入发病高峰,25℃左右病菌最活跃;
2. 环境影响:高温多湿、闷热大风天会加速传播,低洼积水、郁闭不通风的果园发病更重;
3. 树体与品种:7 年以上老龄树、树势弱(缺有机肥、偏施氮肥)的树易受害;重庆等地柠檬、甜橙感病重,沙田柚感病有加重趋势。
三、防治要点:抓准时机,3 步护好果
防控核心在 “提前预防”,从清园、管理到用药,一步都不能少:
1.及时清园减病源:秋冬收集病叶、病果、病枝烧毁,再喷洒矿物油+乙蒜素,减少病菌残留;
2.加强管理壮树势:低洼地及时排水,密植园间伐或修剪大枝改善通风;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强根壮根,维稳树势。
3.科学用药抓关键:谢花后 15 天开始,每隔 15 天喷 1 次药(推荐代森锰锌 + 苯肟菌戊唑醇等,内吸性与保护性药剂搭配),连喷 3 次,可以兼防砂皮病、炭疽病、疮痂病、脂点黄斑病等真菌性病害。注意轮换用药防抗药性。
现在消费者对柑橘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做好黑星病防控才能抢占市场!从现在开始行动,让果子少生病、卖好价~#果园管理##农业#
来源:农业助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