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比亚迪法务部官微发文,称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此,比亚迪已报案,还将向“智能EVO”发起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200万元。
日前,比亚迪法务部官微发文,称关注到自媒体“智能EVO”在网络平台上对比亚迪进行造谣和抹黑,其不实言论严重损害比亚迪的品牌声誉。对此,比亚迪已报案,还将向“智能EVO”发起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200万元。
比亚迪的这番操作并不陌生。近年来,新能源车企和自媒体屡屡陷入口水战,双方为此对簿公堂已成常规操作。上月中旬,鸿蒙智行及其旗下的尊界汽车,起诉自媒体“我是大彬同学”和“赛车星冰乐”,原因是“多次在互联网上发布针对尊界S800的不实信息,肆意侮辱、恶意诋毁尊界汽车,恶意带节奏引导舆论”;而在2月中旬,针对有人在网络上造谣“L3级自动驾驶首例判决”,小鹏汽车向公安机关报案,很快犯罪嫌疑人即到案。
过去十几年,自媒体从普通网友业余参与的BBS阶段,经历了博客、个人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态的发展,如今已经非常成熟。一些商业领域的自媒体,其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企业的报道与评介,而收入也大量依靠企业的投放,这也导致双方关系非常微妙。
从个别作者单打独斗到逐渐成建制、公司化运营,自媒体影响力可谓与日俱增。
而自媒体传播一些信息或言论,得罪了企业,后者诉诸法律手段,外人很难看清楚其中的是是非非,事实到底如何很难一概而论,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种种迹象表明,如今企业面对的舆论江湖有些复杂,而自媒体似乎也不是单纯的“媒体”。
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日渐白热化。以本次纠纷的主角比亚迪所在的汽车行业而言,上月底,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车企内部竞争白热化,各种竞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很多车企起诉时都提到自媒体背后存在MCN机构身影,有的利用数以万计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数十万条所谓的不实言论。如果自媒体真的成为一种竞争手段,站在车企角度看,通过法律手段来回应就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毕竟这不仅是一场舆论战,可能也是对竞争对手的反击。一场纠纷,私下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和气收场,也是一种选择,不过,从公众角度,可能更想知道真相,所以,让司法机关介入类似纠纷,也符合公众的期待。
这次比亚迪的公告没有提及其指控自媒体“智能EVO”涉及的具体内容,既然已经报案并计划起诉,公众可以静待司法结论。面对类似境况,也希望更多的涉事主体站出来,通过法律手段来还原真相、裁定是非,让企业和自媒体都能在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来源:汽车布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