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10月期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漳厦战役的胜利,而这次大捷,不仅让三野第十兵团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更是让叶飞倍受鼓舞。
1949年10月期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漳厦战役的胜利,而这次大捷,不仅让三野第十兵团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更是让叶飞倍受鼓舞。
要知道,厦门是敌人永久性设防工事的要塞,不仅兵力充足,而且有海空军支援,可以说我军能顺利拿下,绝对有着不一般的军事实力。
因此,当叶飞望着金门岛若隐若现的轮廓,不无骄傲的对身边参谋说:“厦门是坚城都拿下了,金门弹丸之地,两个营上去就能解决问题。”
为何叶飞会如此信誓旦旦,原来,金门岛守军名义上是一个兵团,实际上不过两万名残兵败将,所以他认为,只要我军用28军一个主力军,再加29军的两个主力团攻金已绰绰有余了。
可以说这种轻敌情绪,不仅很快在军中蔓延,更是为以后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因为情报部门忽略了两个关键细节:一是胡琏兵团的18军正从潮汕乘船北上,二是金门守军刚刚得到201师这样的精锐补充。
尤其更致命的是,解放军对潮汐规律的认知还停留在“涨潮登陆”的简单逻辑中,却未料到10月24日的大潮会在凌晨1点40分达到顶点,而登陆部队因指挥迟疑延误了4小时,导致船只在退潮时搁浅滩头。
此外,其实当时28军副军长在作战会议上提出“集中六个团兵力一次性登陆”的建议,却被兵团部驳回:“厦门战役证明,三个团足够撕开防线。”
因此,就是这种对厦门经验的机械复制,让决策者忽视了金门与厦门的本质差异,虽然厦门守军已丧失战意,但金门却是蒋介石“反攻复国”的精神堡垒。
况且,在厦门之战结束时,金门岛上国民党总兵力已达3万人。
很快,战役前奏打响了。
10月24日晚上21时,第一梯队三个团(244团、251团、253团)分乘100余艘木帆船启航。
然而,由于渡海前各部队没有进行协同演练,导致登陆船队一离开码头,即与上级指挥所失去联系, 而且在航渡中遭到国民党炮火拦截时,登陆船队间又缺乏协同作战的经验,使得一些船只在航渡中即被打散。
其实登陆战从一开始就陷入混乱。
彼时,253团在古宁头海滩遭遇国民党战车3团1营的21辆M5A1坦克,这些在淮海战役中逃脱的钢铁怪物,用37毫米火炮将解放军的木制工事轰成碎片。
而251团在安歧以北登陆时,滩头碉堡群突然开火,营长王大海身中数弹仍高喊:"炸药包!给我炸药包!"当他的遗体后来被发现时,手指还深深插进碉堡射击孔。
尤其最悲壮的场景出现在林厝村。当时244团与国民党118师展开巷战,战士们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三辆坦克后,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只见炊事员老张挥舞菜刀砍倒三个敌人,自己也被刺刀刺穿腹部。当太阳升起时,林厝村的每条小巷都血流成河尸体如山。
不过尽管如此,我第一梯队的3支登陆部队在25日凌晨3时还是全部登陆成功。
而在此之前,28军前指已分别安排了3名军部参谋负责组织船队返航。可是,登陆部队成功登陆之后,船队却没有返航。
原来,当第一梯队船只登陆时,恰逢涨潮的最高峰,国民党军原先设在海滩的障碍物多被潮水覆盖,许多船只冲到障碍物的上面,船底被挂住了,部队被迫在障碍物中下水,而船只却一时难以动弹,再加上当时敌人的火力较猛,船工们纷纷躲避……
就这样,当终于等到退潮,这几十艘返航的船只在离开金门岛时,又遭到敌滩头的排炮袭击,不少船只被击沉、击伤。
整个金门岛战役,10月25日晚至26日天亮前的一夜,是决定整个战斗成败的关键。当时,面对隔海的金门岛,我十兵团和28军前指的指挥员心急如焚,虽然派人到处搜罗船只。但最终所汇集的船只只够载送个连的兵力,简直杯水车薪。
后来,据28军作战科长回忆:“我们眼睁睁看着金门岛上火光冲天,却连一条舢板都凑不齐。”
可以说这种绝望,在253团团长的战地日记中也写得淋漓尽致:“弹尽粮绝,援军不至,唯余死战。”
到了26日凌晨,胡琏兵团主力在金门料罗湾登陆。这个被毛泽东称为“狡如狐,勇如虎”的对手,指挥部队对解放军形成合围。
彼时,244团团长邢永生在率部突围时身负重伤,被俘后遭秘密处决;而251团政委田志春在弹药用尽后,与三名战士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到了27日黄昏,253团团长徐博带着30余名战士躲进太武山的山洞,他们在那里坚持了83天,直到弹尽粮绝被搜捕。
然而,这场战役的残酷远超人们的想象。
据悉,当时有9086名登岛官兵中,3873人壮烈牺牲,5175人被俘,其中包括3名团长和1名政委。
尤其更令人痛心的是,被俘人员中有2000余人被送往台湾绿岛集中营,许多人在严刑逼供中致残致死。
可以说金门之战的失利,很快引起了全军、全国的震动,这次 失败在我军战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虽然过去战史上也有过几次失利,比如长征中的湘江之战、红军西路军的失败及皖南事变中的损失人数也不少,但却没有一次是全军覆没,而这一次却是全军覆没。
在战后的追责会议上,叶飞羞愧难当:“我是兵团司令员,责任全在我!”
对于此次失利,第三野战军也进行了批评:“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最大者,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轻敌和急躁所致。
尤其毛主席也批示全军:“此役教训,务必刻骨铭心。”
总而言之,金门失利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解放军渡海作战的致命伤。而战后总结出的“三不打”原则(无足够船只不打、无可靠情报不打、无完整指挥体系不打),成为后来所有登岛作战的铁律。
其实最为深远的影响在于,这场失利促使解放军加速建设海军和空军,为后来的台海对峙奠定了基础。
如今,金门战役的硝烟已经离去,而古宁头战史馆里,那艘被炮弹击穿的木船模型依然静默伫立。
当游客们驻足观看时,讲解员总会提到叶飞晚年的感叹:“4个团1个营一夜之间渡海消失,这个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随后的海南岛战役中,四野严格遵循“一次运载一个军”的原则,最终取得了胜利。
来源:寻史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