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遇强降雨及时避雨。
转自:老百姓大药房集团
9月10日,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遇强降雨及时避雨。
一场看似寻常的雷雨,对过敏体质人群而言,可能会让咳嗽、喘息等不适突然找上门。
雷暴为什么会引发过敏和哮喘?又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看看!
雷暴引发哮喘?可能是花粉“惹”的祸!
秋天是花粉播散的季节,也是花粉过敏高发的季节,但这和“雷暴哮喘”有什么关系呢?
正常情况下,花粉颗粒比较大,是不容易吸到下呼吸道的,但在雷暴天气下,雷暴来临前的冷空气气流可以把花粉或霉菌颗粒带入云层,云层中的水分和闪电使花粉颗粒爆裂,释放出颗粒更小的微粒。
这些 “变小” 的花粉微粒,重量轻、易漂浮,回到地面后能轻松钻入人的呼吸道,进而引发或加重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这就是 “雷暴哮喘” 的由来。
雷暴天气如何预防过敏和哮喘?
要预防、减缓过敏症状,需要过敏患者关注天气预报,雷雨天气尽量关闭门窗,待在室内。一些地区的气象部门也会发布花粉浓度预报,可时常关注。
当花粉浓度高时,过敏患者需在雨后及时洗澡和更换衣物。雷雨后即使阳光普照,过敏患者也应待在室内一段时间,因为雨水蒸发会把大量被雷电击碎的花粉颗粒带回到近地面空气中。
雨后出门时,过敏患者仍需佩戴好口罩。当户外归来时,过敏患者可以用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及面部。家中也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
除了雷暴,这些天气也可诱发过敏
春季/秋季“花粉高发天”
这类天气的核心问题是植物花粉大量传播,是花粉过敏(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诱因。
高发人群:对树木花粉(春季杨、柳、桦树)、草花粉(春季豚草、秋季狗尾草)过敏者,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发作。
夏季“湿热闷热天”
夏季潮湿的环境会让霉菌大量繁殖(如墙角、衣柜、空调滤网),霉菌孢子随空气扩散,成为强致敏原;
同时,高温导致人体出汗多,汗液中的盐分、油脂会刺激皮肤,如果清洁不及时,易诱发“过敏性皮炎”或加重“湿疹”。
冬季“干冷雾霾天”
冬季的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咽喉黏膜,导致黏膜血管收缩、分泌减少,屏障功能下降,此时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物更易侵入呼吸道,诱发过敏;
同时,干燥空气会让皮肤水分流失快,皮肤屏障受损,易出现干燥、脱屑、瘙痒(尤其四肢、面部)。
“天气骤变天”
如果短时间内天气急剧变化,身体难以快速适应,免疫系统易处于“过度敏感”状态,此时即使接触少量过敏原(如平时不过敏的尘螨、轻微花粉),也可能诱发过敏;
同时,气压变化会影响呼吸道通气,敏感人群易出现胸闷、咳嗽。
老百姓大药房
雷暴天气防过敏专区
守护您的健康,不做“过敏星人”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