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人更喜欢称李贺为“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诗风以空灵诡异见长,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他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他写人民的疾苦;他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们的英勇。
公元816年冬,年仅27岁的李贺,在贫病交加中黯然离世,“自古天才多薄命,王勃李贺霍去病。”
后人更喜欢称李贺为“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诗风以空灵诡异见长,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他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他写人民的疾苦;他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们的英勇。
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令唐代文人皆难觅佳对,有人说他是唐朝最倒霉的诗人,论才华,他不输李杜,韩愈见了他的诗,都亲自登门拜访;杜牧甚至写道,他如长寿,必能写出《离骚》那样的诗;论志向,他比谁都想建功立业,一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让多少男儿热血沸腾。
这世上最痛的,从来不是彻底的失败,而是只差一点,假如苍天有情,苍天也会为李贺悲伤。他怀着热血奔赴长安,却在现实的壁垒前碰壁,他拖着病体书写悲怨,却在幽冥的意象中绽放才华,命运对他何其苛刻,时代对他何其不公,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读着“ 一心愁谢如枯兰”,依然会为那个早逝的天才叹息,再读“天若有情天亦老”,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透时空的悲怆,他虽早已化作历史的尘埃,但他的诗、他的遗憾、他的无奈,以及他对理想的赤诚之心,永远留在了人世间。
来源:玩主老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