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木铎金声汇入时代强音丨纪念大会上的北师大青年风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4:21 1

摘要: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查看讲话全文

当雄壮的乐曲响彻云霄

当整齐的步伐震撼大地

207名北师大人的身影

汇入这壮阔的历史画卷

是观礼台旁默默服务的温暖微光

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坚守

书写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本期推送

让我们走近

北师大师生

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青春故事

A.我们在广场合唱团:用歌声铭刻历史

“从《松花江上》的悲愤到《歌唱祖国》的豪迈,我们唱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民族史诗。每一次开口,都是与先烈的时空对话。”

1

淬炼之声从“会唱”到“心唱”的蜕变

姜欢桐是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协和医班)的本科生,在此次广场合唱团中担任女高音声部成员。

最初接到合唱任务时,她总带着声乐专业训练的“底气”:音准、气息、发声位置,这些早已刻进肌肉记忆的技巧,让她习惯性用“完美与否”衡量每一次演唱。然而,指挥部的老师却一次次按下暂停键:“你们的声音太‘干净’了,干净得听不见对家乡的眷恋,听不见家破人亡的悲愤。”后来的训练里,老师教她用胸腔共鸣传递痛感,教她在“爹娘”二字处放缓气息,可是对着用手机录音练习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听不出自己声音里的温度,她想,我的歌声甚至无法打动我自己,又怎么能打动广场上的听众?

这份迷茫,直到学校组织观看历史影像《南京照相馆》才被彻底打破。当看到银幕上的普通人冒着生命危险守护民族记忆时,姜欢桐突然懂了:她们的歌声从来不是简单的“暖场”,而是刺向遗忘与谎言的利刃;大学生合唱团的每一个音符,都该是历史的回声。

当她再次站在学生活动中心排练场地,当《松花江上》的前奏响起,“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的歌词刚一出口,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漫进眼眶。这一次,她不用再刻意调整气息——声音里自然流淌出的,是对东北黑土地的眷恋,是对苦难岁月的悲愤,是对今日安宁的珍视。在天安门广场,当昔日的苦难与今日的祥和在歌声里形成最刺眼也最有力的落差,她和同学们终于用最真诚的声音,把中国故事唱给了世界听

9月3日活动当天姜欢桐在天安门广场拍照留念

2

同袍之谊汗水为墨书写的“战友情”

长达数月、人均240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考验着每一位同学的意志。

化学学院的肖子锋回忆起一次外出训练,他因低血糖突然晕倒。那一刻,他最担心的是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到整个团队的荣誉,“害怕因为我的原因导致学校也不被信任从而减少点位”。然而,当他稍作休息立刻返回点位时,迎接他的不是责备,而是身边同学默默竖起的大拇指和一句句“加油”。

带队老师从那以后,每次出发前都会反复叮嘱大家注意身体,补充血糖。这件事让他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集体不仅有钢铁般的纪律,更有家人般的温暖。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整个北师大充满人文关怀的坚实臂膀。

演练及正式活动后的红糖姜茶、向日葵和感谢信

3

家国之情泪洒广场的瞬间共鸣

孙琦恒是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硕士生,在广场合唱团中担任男高音声部小组长,不仅负责声乐针对性训练,更身处离天安门城楼和分指挥最近的【第1排26列】,在祖国的心房感受着最强烈的脉搏。

对他而言,每一首歌都是一次时空穿梭。唱响《松花江上》,是为“九·一八”事变后同胞对国土统一的强烈愿望而悲歌;唱响《太行山上》,仿佛与抗日前辈一同站在战场之上,呐喊出“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那里灭亡”的决心;唱响《保卫黄河》,是为中华民族面对侵略时“挥动着大刀长矛”奋起反抗的力量而高歌。从悲愤到坚定,从激昂到自信,四首暖场曲串联起一部浓缩的民族抗争史。

分列式开始前的《请您检阅》,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军人的崭新风采。而当大会结束,《歌唱祖国》的旋律响彻云霄,和平鸽与彩色气球腾空而起时,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那一刻,他深刻地感受到,如今的祖国早已不再是过去任人宰割的模样,强大的国防力量足以“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孙琦恒在校内训练中负责声乐针对性训练

作为一名历史学院的学生,这次活动将成为我一生的烙印。我很荣幸能成为历史的亲历者,更期待自己能成为历史的讲述者与传播者。

——广场合唱团成员 刘心雨

不负先辈们的殷切期望,抓紧新时代的接力棒!

——广场合唱团成员 郭志强

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火种,从未熄灭,它就在这旗帜的经纬中,在军乐的节奏里,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血脉里奔流不息。山河犹在,国祚绵长,吾辈必当尽责,守护这盛世荣光。

——广场合唱团成员 程柯洋

当我在天安门广场上回望人民英雄纪念碑,并转身目视城楼、高声唱出那句泣血之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做到了对自己一直以来的要求:为先烈悲歌、为人民高歌。

——广场合唱团成员 潘行宇

我们因此而相遇,共同站在广场,聚拢,是一簇火,散开,是满天星辰。在未来的不同领域,都会有我们青春的光亮,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都会有我们青年的声音。

——广场合唱团成员 于海生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有些东西被唤醒了,是中国人民骨子里的血性,是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脊梁!

——广场合唱团成员 王禹衡

B.我们在志愿服务队:用奉献诠释担当

“我们或许不在直播的镜头里,但我们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每一次指引,每一次微笑,都是我们对‘和平’二字最庄重的承诺。”

1

平凡之光在看不见的角落,我们就是坐标

在积水潭地铁站的远端集结点,灯光很亮,直直地照在志愿者朱莉娅的脸上。作为远端集结点志愿者,她负责为观礼人员指引卫生间、吸烟区等位置。

第三次演练的当晚,大雨滂沱,她和同伴与几位环卫师傅一同在院子里等待观礼人员。雨下得很急,环卫师傅们冒雨一遍遍清理积水,三人并排,拿着扫帚一齐将积水推至院外,步伐一致,动作一致,院子里只听得到“唰、唰、唰”的扫水声。

休息时,一位环卫师傅看到只穿了短袖和薄雨衣的朱莉娅,默默将自己的外套递给她保暖挡雨,没有多余的寒暄,转身又走入雨中。朱莉娅接过衣服,看到师傅胸前别着一枚闪亮的党徽。后来她才得知,这些师傅有的天亮后要送孩子返校,有的家中孩子才两岁,但他们仍选择坚守岗位,做着又脏又累的工作,只为了“干净”二字。

朱莉娅感悟到:“伟大,不只在广场上和镜头里,更在这些默默无闻却一丝不苟对待岗位的人民身上。‘人民’两个字不是口号,是夏夜院子里整齐的队列,是一次次打扫移动卫生间的耐心,是每个人虽然疲惫当脸上仍带着的笑意。”

朱莉娅与积水潭地铁站环卫工人合影

2

守望之暖有一种默契叫“等你下班”

在志愿服务队中,有一个由三位带队老师和一位带队学生骨干组成的“F4团队”,其中,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硕士生卢以若担任了本次志愿服务队全体志愿者的“守望者”。

从接到任务的第一天起,F4便像久别重逢的战友,默契分工、高效协作,投入各项保障工作。几乎每一天,工作群中都会涌现关于如何优化服务流程的讨论,彼此加油打气的声音也从未间断。在岗位上,她带领各岗位志愿者顺利完成三次演练和一次正式活动;在岗位之外,她积极响应指挥部安排,参与多次推演会议,并组织志愿者开展技能培训、团队建设等多样化活动,持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由于带领的岗位不同,每次服务结束返校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受线路安排影响,卢以若所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服务岗的志愿者总是最后一个返回学校。

但无论多晚,带队老师们、校团委的老师与工作人员,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校内停车点,迎接每一批归来的志愿者。王欣钰作为每次演练最早结束服务的带队教师,每一次都坚持等到最后。她在自己的工作记录里,一次次写下独特的“下班宣言”:

“2025年8月10日凌晨2点59分接到最后一位志愿者卢以若,我下班!”

“2025年8月24日天下雨凌晨5点18分接到最后一位志愿者卢以若回宿舍,我下班!”

“2025年9月3日活动当日下午13点21分终于在正式当天第一个接到卢以若,开始今天的迎回工作。”

这简单而质朴的记录,是师生间最温暖的守望。卢以若说,志愿者之间无私的支持、F4之间坚实的情谊、校团委为每一位志愿者准备的祝福信件、向日葵和温暖餐食……所有这些细微而坚定的举动,让她深刻体会到:志愿精神,不仅在于服务他人,也存在于每一个守望的瞬间。

四位带队师生的暖心工作记录

3

青春之肩于万无一失中扛起“青年担当”

历史学院的杜泽慧是东南观礼台的志愿者,同时担任第2小组组长,主要负责现场服务工作。

她所在的东红低4观礼台,观礼嘉宾有很大一部分是驻京部队的官兵。由于志愿者需要进行统一的观众互动,而官兵们却要在仪仗队和战旗方队经过时起立、敬礼,这给现场协调带来了挑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大会开始前一天,她便在台长的组织下与官兵进行工作对接。活动当天,她们再次提前明确相关指令和动作流程,并特意向官兵前后区域的观礼人员做了解释和说明。当整齐的仪仗队迈着铿锵步伐经过,当火红的战旗迎风招展,她身后的驻京官兵全体肃立敬礼,目光坚定、身姿挺拔。那一刻,他们庄严的姿态感染了台上每一个人,也让她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使命与荣光。

当盛典的宏大叙事落幕,一份意想不到的温暖,在散场的人潮中悄然绽放。同一个观礼台的志愿者张晶琪,在出口处挥手送别嘉宾。海陆空三军嘉宾忽然驻足,目光落在她胸前的证件上,微笑着清晰念出:“张晶琪同学,再见,你也辛苦了!”其他嘉宾也都点头致意,军装肩章在阳光下格外鲜明。她愣了两秒,随即更加用力挥手回应。

青年志愿者的担当,既体现在毫厘不差的精准执行中,也闪光于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互动里。

杜泽慧、张晶琪所在观礼台工作人员合影

抗战的先烈们,为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而战斗,抛头颅、洒热血,在烽火中筑起民族脊梁;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有一群青年志愿者坚守岗位、传递敬意,为守护这份记忆、传承这份精神而担当。这份跨越时空的“有关”,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应有的历史自觉。

——前门东路停车场线路引导流动岗志愿者 冯锦琪

这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源于她坚韧不屈的民族脊梁;这个民族之所以屹立,在于千千万万人民坚定的信仰与行动。此刻,我胸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确信:这个时代终将属于我们,而我们,也定不会辜负这个时代!

——东南观礼台服务保障岗志愿者 宗亚雯

当我看到和平鸽飞向蓝天,心中便升腾起无尽的自豪,更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此刻,我们是“胜利荣光”的见证者,今后,也应该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笃行者。

——东南观礼台服务保障岗志愿者 林维越

伟大的精神从不只存在于历史中,而在每个普通人的行动里;青年的担当也不只是口号,而在每一次认真学习、每一次志愿奉献、每一次为集体着想的选择里。

——东南观礼台服务保障岗志愿者 潘宇鑫

当和平鸽振翅高飞,彩色气球漫天升起,整场积累的激动与自豪顷刻涌上心头……回头望去,全场观众早已自发挥动红旗、齐声高唱。我深深感到:我们心意相通,无须引导。

——东南观礼台服务保障岗志愿者 程先楷

艺术楼的晨光天安门的朝阳

不动声色的坚守心潮澎湃的欢呼

207名北师大青年用行动回答了时代的命题

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

更是精神的传承者

这段经历

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大思政课”

在每个人心中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接下来

北师大青年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

重要讲话精神

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民族精神

自觉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重任

接续永久奋斗的青春誓言!

参与师生名单

广场合唱团

向上

曹 野 陈镜宇 陈星宇 程柯洋 仇玉骢

金圣杰 李博文 李俊霆 梁子涵 刘兆行

马向阳 邱兆丰 孙琦恒 王鹏宇 王 瑞

王思翔 王新源 王宣凯 王翊沣 王禹衡

肖子锋 徐浩然 许云宣 杨国林 杨嘉乐

杨 圳 赵寅初 陈昊翔 陈家乐 于海生

程弟洋 董天石 方熙智 郭嘉誉 郭志强

哈治同 贾康宁 刘博文 刘国卿 刘润泽

潘行宇 祁鼎威 史鹏玉 宋京泽 王钧鸿

王唯涵 王业成 吴启民 徐子轩 袁士翔

岳鸿羽 张策翔 张家豪 张靖元 赵鲁川

赵庆玙 俎兴照 曹雨辰 曾一智 陈嘉祺

崔天予 方 欣 郭圣洁 胡开元 姜欢桐

姜雅然 刘 倩 刘心雨 芦婉晶 马艳娟

孟依楠 任煜杰 谭颜池 田博涵 万心悦

汪诗媛 王可馨 王昱涵 吴涵玥 吴嘉琪

向晖蓉 杨苒君 应林珊 张 格 张宁珈

张怡晗 郑 艺 叶尔兰泰·马丁尼亚提

岳靓文泽 米孜拉甫·阿巴拍力克

志愿服务团队

向上

石月婵 林维越 杨东方 卞荷月 于天歆

张启月 邱伟城 赵 育 余 淅 胡家瑞

李 畅 刘环宇 赵雅婕 张泽浩 贾耀杰

康钰钏 饶少旗 王韵琀 程先楷 苏元博

刘茂顺 王靖元 田秋蕊 刘荣三 安章博

张晶琪 高 凯 杜泽慧 潘宇鑫 刘登奇

尹春颖 李依依 宗亚雯 林小淳 蒋洪艳

姜 峰 李亚南 令狐涛 段知含 涂子皇

潘 越 李聪颖 曹泽钜 张小乔 蔡润庭

王 楠 张文婷 傅焮宇 汪照昆 韩子宜

剡小娟 张诗琪 肖松焘 赵翊然 安文杰

周若男 王熙霖 冯锦琪 史慧一 赵佳文

刘昌豫 高禄欣 林旖旎 郭禹伯 黄 越

高绎雯 孙晓璇 谭绪晴 崔晰然 甘庆丰

张瑾然 王宣尹 解溢茗 刘安宁 刘宜涵

王欣钰 蒋佳庆 缪小龙 陈 寇 连 捷

徐艺萌 谭尧木 徐芳瑶 潘坤楷 刘鸿星

侯佳一 宋佩仰 凌 萍 白靖瑄 朱莉娅

岳泽宇 连阳宇 彭菲儿 唐子蓉 杨昕彤

杨佳敏 张哲鸣 马 杙 郭书瑄 王云瑶

刘 缤 汪寅澜 海佳丽 吴文琪 耿 珣

卢以若 何雨晗 王钰莲 郑慧超 赵梓妍

赵涤非 张智媛 张雯淇 张佳欣 王浩泽

梁佳越 殷佳蕊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