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和票房齐飞 这些惊悚电影如何能够赢得偏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3:04 1

摘要:这些电影或出自名导之手,或有IP加持,均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惊悚题材在整个电影市场中仍属小众,但其带来的刺激与沉浸式体验,却是其他类型电影难以比拟的,也因此让不少观众“又爱又怕”。

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同甘共苦》官宣定档,简短的预告内容让不少观众惊叹于该片的大尺度。

不过,除了尺度引人注目之外,该片能够引进国内,似乎并不令人太过意外。毕竟不久前,已有好几部惊悚电影相继上映。

前有经典IP《死神来了:血脉诅咒》,以及《达·芬奇密码》导演的新作《伊甸》,后又有“毁童年”系列的《小鹿斑比:清算》

这些电影或出自名导之手,或有IP加持,均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惊悚题材在整个电影市场中仍属小众,但其带来的刺激与沉浸式体验,却是其他类型电影难以比拟的,也因此让不少观众“又爱又怕”。

尤其在去年夏天,两部好莱坞惊悚片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异形:夺命舰》斩获7.86亿票房,《寂静之地:入侵日》则收获1.29亿。

在今年已上映的几部作品中,《死神来了:血脉诅咒》(以下简称《死神来了6》)表现最佳,票房突破1.6亿,有望冲击2亿大关。而《伊甸》和《小鹿斑比:清算》自上映以来,票房预测仅停留在百万量级。

除了这些影片,还有《复活她》《凶器》等多部海外惊悚电影近期在网络上获得了较高关注。事实上,《同甘共苦》在官宣定档之前,就已通过流媒体平台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也让外界对其市场表现抱有期待。

这一系列的市场成绩与预期,不禁让人好奇:究竟什么样的惊悚电影能够赢得观众的偏爱?

我们不妨简单分析近两年爆款惊悚电影的“破圈”优势。

就拿去年的《异形:夺命舰》和今年的《死神来了6》来说,它们原本就是在惊悚类型中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IP。

《异形》系列与《死神来了》系列自千禧年起便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在那个版权意识尚未完全建立的年代,它们或多或少成为了许多人娱乐消费的选择。

尤其是《死神来了》,自2000年上映后,就在全球掀起了一阵惊悚风潮。

它与《异形》那种外太空怪物带来的恐惧不同,更贴近中国传统文化中“命中注定”的观念,甚至带有“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五更”的玄学式宿命感。电影将死亡描绘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即便暂时逃脱,也依然被某种规则所束缚。

《死神来了》第一部的导演和编剧黄毅瑜是一位在中国香港长大的华裔电影人。他在作品中强化了“宿命”这一概念,以“预知死亡—逃脱—宿命追杀”的创新设定,使该片成为“死亡创意”的代表。

电影中,“死神”从未现身,也并未明确其是否存在,却始终如影随形,牢牢牵引着观众的神经与情绪。

这种叙事设定与观影体验吸引大量观众走进影院。最终,该片以2300万美元的投资换来了1.1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功实现了以小博大。多年后的《死神来了6》复刻了这一成功,以5000万美元成本收获全球超3亿美元票房。

至此,该系列六部影片的总票房有望突破10亿美元。事实上,《死神来了6》早期在北美市场的预期并不高。

由于第四部和第五部口碑平平,“死亡创意”一度被认为已经枯竭,《死神来了5》更曾宣告为该系列的终章。然而《死神来了6》回归后,在延续前作风格的同时,于烂番茄和MTC等平台均获得系列最高评分,不仅是一场充满情怀的“回忆杀”,更是对这一题材的创作升级。

那么,《死神来了6》为何在中国市场也有不俗表现?

该系列风靡全球二十五年,但《死神来了6》是首部被引进内地院线的作品,“首次”身份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基本盘。

内容上,该片回归并强化了系列初期的叙事模式,极大满足了国内恐怖片影迷的喜好,也迎合了普通观众的猎奇心理。

这种内容层面的爆发,与去年《异形:夺命舰》的路径颇为相似——复刻前作的精华,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

不同的是两者的上映档期和口碑表现。

《异形:夺命舰》与北美同步上映,豆瓣开分7.7,成绩亮眼;而《死神来了6》比北美晚了三个月上映,期间盗版资源已在网络流传。尽管该片前期在豆瓣评分一度超过7分,但随着盗版传播,分数逐渐滑落至6.9分,未能形成持续的口碑效应。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预售偏好上:《死神来了6》预售热度远高于实际市场表现,而《异形:夺命舰》更多依靠映后口碑拉动购票。

类似情况在《伊甸》和《小鹿斑比:清算》中同样存在——盗版资源流出,口碑也未达预期。

相比前两部IP的认知度,《伊甸》和《小鹿斑比:清算》在宣传上缺乏明显抓手。

《伊甸》的官方抖音强调影片改编自真实幸存者的故事,突出人性中的生存对抗;而《小鹿斑比:清算》甚至未开通官方抖音,微博更新也不频繁,宣传力度明显不足。

这些情况同样为即将上映的《同甘共苦》带来挑战与机遇——如何借势已被传播的内容和影片话题,探索惊悚类型在国内市场的更多可能性。

与《死神来了6》不同,《同甘共苦》没有IP基础,也不同于传统惊悚片,它属于典型的“肉体惊悚”(body horror)类型——通过对人体畸变、腐化、侵入或失控的刻画,营造怪诞与恐惧。

这类影片在近年的欧洲电影节和奥斯卡颁奖季中屡受关注,如获得戛纳金棕榈的《钛》,以及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某种物质》

《同甘共苦》以男女主角的亲密关系为切入点,呈现情感与肉体的交互与融合。这种对身体恐怖的极致处理,使该片在年初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被不少北美媒体誉为“年度最佳惊悚片之一”。

从去年开始,中国内地院线引进了多部海外恐怖惊悚片。自《异形:夺命舰》创下进口恐怖片票房纪录以来,《寂静之地》等片也让观众看到这一类型的多样化。

自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立“午夜惊奇”单元、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设立“午夜场”单元以来,展映的多部海外恐怖新片均反响热烈,如《逃出绝命镇》《小丑回魂》《罪人》等更是一票难求。今年上影节期间,热门惊悚片《罪人》已被国内片方购入版权,计划引进上映。

未来还会有什么惊喜,我们继续期待!

来源:1905电影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