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方志敏见到出狱的未婚妻谬敏,激动地说:睡觉不要脱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3:33 1

摘要:1927年春天,赣东北的油菜花已经漫山遍野,刚当选为弋阳县农民协会委员长的方志敏,正站在县城的渡口,遥望远去,内心非常焦虑。

1927年春天,赣东北的油菜花已经漫山遍野,刚当选为弋阳县农民协会委员长的方志敏,正站在县城的渡口,遥望远去,内心非常焦虑。

因为他的未婚妻缪敏,正被关押在南昌的国民党监狱里。

说起两人的缘分,还要始于三年前的弋阳高等小学。

当时19岁的方志敏是学校里的“激进分子”,经常在课后组织同学讨论《新青年》杂志。

而15岁的缪敏是全校为数不多的女学生,扎着麻花辫,总是坐在教室第一排,认真听着方志敏说的每一句话。

有一次课后,缪敏鼓起勇气问方志敏:“先生说的‘解放’,什么时候能到我们乡下?”

“等我们把黑暗撕碎,光就来了。”方志敏微笑着回答,缪敏内心一颤。

随后,北伐军攻克南昌,江西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当方志敏在弋阳发动农民运动时,缪敏就跟着他四处奔走,最终,在革命活动中两人迸发了爱情的火花。

可是要知道,白色恐怖时期注定幸福的时光不能太久。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随后江西的国民党右派开始大肆逮捕共产党人。

几天后,缪敏在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组织学生游行时被捕,一同被捕的还有8名进步学生。

当消息传到弋阳,方志敏正在主持农会会议,他猛地拍案而起,要立刻带人去救人,却被身边的同志死死拉住:

“现在出去就是送命,等时机成熟再想办法!”

那一晚,方志敏把怀表贴在胸口,一夜未眠。

彼时,缪敏被关押在南昌陆军监狱的女牢里,牢房阴暗潮湿,墙上爬满青苔。

当国民党狱警第一次提审她时,把一份“悔过书”拍在桌上:“只要你承认自己是共党,写份悔过书,马上就能出去。”

缪敏从容一笑拿起笔,却在纸上写下“革命无罪,爱国何错”八个字,狱警一看简直气疯了,直接把她又关了三天禁闭。

但缪敏知道,方志敏一定在想办法救她,而她能做的,就是坚决不投降与敌人斗争到底。

确实,方志敏确实没停下营救的脚步。他先是通过南昌的地下党组织,找到监狱里的一位同情革命的看守,给缪敏送去了一件夹袄,夹袄的夹层里藏着一张字条:“坚持住,我在等你。”

然后他又联合弋阳、横峰的农会会员,筹集了一笔钱,通过国民党内部的进步人士疏通关系。

谁知就在营救即将成功时,南昌的形势突然恶化,国民党右派开始“清狱”,凡是不认罪的都有可能被秘密处决。

听到消息的方志敏心急如焚,赶紧日夜兼程的赶路,三天三夜没合眼,硬是从从弋阳赶到了南昌,然后躲在监狱附近的一个破庙里,观察监狱的动静。

只不过他盯了几天后,发现狱警把一批批犯人押出去,并没看到缪敏的身影。

方志敏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未婚妻到底是什么情况,可以说简直如若针毡,但又不敢贸然行动。

直到7月25日,他通过贿赂门外看守得知,“缪敏的因为‘案情不重’,加上有人担保,明天就能放出去。”

听闻此话,方志敏激动得差点喊出声,喜极而泣。

7月26日清晨,南昌的赣江边,方志敏穿着一身粗布短褂,戴着草帽,早早地等在渡口——按照约定,缪敏出狱后会从这里乘船返回弋阳。

彼时他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缪敏爱吃的糯米糕,还有一件新做的蓝布衫,是他特意为未婚妻做的新衣服。

可以说方志敏的心已经激动不已,目光紧紧盯着船头当他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时,再也忍不住,一个健步冲了过去。

彼时的缪敏瘦了很多,脸色也苍白,头发有些凌乱,但眼里的光还在。

当她看到方志敏,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扑进他的怀里:“志敏,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方志敏紧紧抱着爱人,轻轻拍着缪敏的背,反复说:“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然后方志敏想起手里的布包,连忙打开,把糯米糕递给缪敏:“快吃点吧,你肯定饿坏了。”

缪敏接过糯米糕,咬了一口,却又哭了——这是她在家时最爱吃的,方志敏一直记着。

随后,两人坐在渡口的石阶上,聊着分别后的日子。

很快,太阳渐渐升高,雾气散去,方志敏突然想起什么,拉着缪敏的手,认真地说:“敏妹,如今形势紧迫,以后睡觉,记得不要脱衣服。”

起先缪敏愣了一下,但随即明白了方志敏的意思,不脱衣服睡觉,就是为了一旦有危险,能立刻起身转移。

“我知道了,以后都不脱衣睡。”缪敏郑重的点点头。

其实这句话虽然没有甜言蜜语,却藏着两个革命者最朴素的牵挂。

要知道,在动荡的年代里,两人能活着相见,能随时准备应对危险,就是最大的幸福。

待太阳快落山时,方志敏陪着缪敏乘船返回弋阳。缪敏感觉幸福极了,她靠在方志敏的肩膀上,看着远处的青山,轻声说:“等革命成功了,我们就在龟峰下盖一间小房子,每天一起看日出,好不好?”

“会的,一定会有那一天。”方志敏将爱人紧紧搂在怀里。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江西的革命形势再次掀起波澜。

彼时,回到弋阳后的方志敏,立刻组织农民武装,准备发动秋收起义。而缪敏也没闲着,她走村串户,组织妇女做军鞋、送粮食,还负责照顾起义军的伤员。

不过,到了晚上睡觉时,缪敏牢记方志敏的话,真的不脱衣服,并且枕头边还放着一把剪刀,那是用来防身的,也是用来随时准备销毁秘密文件的。

1928年1月,方志敏领导了弋横起义,成功后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而就在那一天,他和缪敏在弋阳的漆工镇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虽然没有婚纱,没有戒指,也没有热闹的宴席,但两人满脸喜悦,在战友们的掌声中,对着党旗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继续坚持革命。”

婚后,缪敏担任了根据地的妇女部长,与方志敏一起,白天为革命奔走,晚上挤在简陋的茅草屋里,有时太累了,就靠着墙睡着了,而“睡觉不脱衣”,也成了他们夫妻间的最大默契。

就这样,在革命的道路上,两人始终并肩作战、伉俪情深。

当方志敏率领红军在前线打仗,缪敏就在后方组织群众支援;当方志敏写下《可爱的中国》,缪敏就帮忙抄写、传播;当敌人“围剿”根据地时,他们一起转移,一起躲在山洞里,饿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山泉水。

1934年11月,方志敏率红十军团北上抗日期间,怀有身孕的缪敏留守苏区。临别前,她拆掉自己的毛衣为丈夫赶织新衣,而方志敏也对爱妻承诺:“打败日本强盗就回来接你”。

然而谁曾想,这一别却成永诀 。

1935年1月,方志敏在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不幸被俘。在狱中,他写下了许多文章,字里行间满是对革命的忠诚,对缪敏的牵挂。

在6月期间,缪敏也因叛徒出卖被捕,当时,敌人以“一墙之隔的妻子”为诱饵劝降方志敏,但他断然拒绝:“处在这事无两全的时候,我只有走死的一条路。”

后来,方志敏在给缪敏的信中写道:“我们的爱情,是革命的爱情,它不会因为我的被捕而结束,反而会因为革命的胜利而永存。”

令人痛心的是,同年8月6日,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

当缪敏在狱中得知噩耗后,悲痛欲绝,但她没有倒下,佩戴黑纱悼念,面对劝降坚定回答:“我为革命生,愿为革命死!”

1937年缪敏出狱,随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中,难能可贵的是,无论顺境逆境,她都始终践行着清贫廉洁的家风。

1977年,缪敏在北京病逝,临终前,她叮嘱孩子们:“把我和你父亲葬在一起,我要陪着他,告诉他,我们的祖国,已经如他所愿,变得可爱了。”

如今,方志敏和缪敏的墓并排立在弋阳的烈士陵园里,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也刻着那段跨越烽火的革命爱情。

来源:寻史鼎记

相关推荐